藥明明碼顧延:推動健康數據共享 解碼數字化生命|華興醫療觀點

月初結束的第六屆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領袖峰會,包括香港致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肇越、Novocure執行董事長 William F Doyle、Ansun Biopharma首席執行官唐南珊、藥明明碼首席數字官顧延、藥明巨諾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李怡平,以及歌禮制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吳勁梓等在內的近百位重磅嘉賓上臺發表演講、討論分享。觀眾一致評價:議題熱門,陣容璀璨,一票難求。

我們希望這些寶貴而精彩的思想火花,也能分享給更多關注Healthcare行業發展的讀者,而不僅限於到場的接近600位全球醫療與生命科技領域的頂尖科學家、企業CEO和投資人。

從11月5日開始,我們挑選好評度和關注度最高的論壇和演講,在每週一伴隨Healthcare週報推送一篇精華分享,基於現場實錄精編呈現。感興趣的讀者,讓我們週一不見不散。

演講者 | 顧延 藥明明碼首席數字官

在分享以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藥明明碼,藥明明碼是基因大數據的賦能平臺,提供端對端的基因服務,從你的Sample到最後的解讀。2015年我們收購了冰島的明碼(NextCODE Health),成為全球使用頻率最高的基因數據分析平臺。在技術上我們具有非常明顯的領先優勢,我們的合作伙伴包括 Google、亞馬遜、微軟等等。我們有一個近百人的醫療基因解讀團隊,研發力量雄厚。今年7月份,我們發佈了數據共享平臺LifeCODE.ai,表達了以AI的形式解讀生命密碼的願景。

基因數據的量將遠遠超越互聯網

首先我想和大家聊聊,什麼是數字化生命。每個行業對數字化的理解是不一樣,比如在互聯網領域,談到數字化的第一反應就是線上、移動,不管是Game或是移動支付,甚至是被動的數據收集,包括手錶和手機,它們無時無刻不在追蹤我們的信息;對搜索引擎公司而言,數字化生命可能是線上畫像;對電商公司而言,digital life就是用戶的購買行為,通過分析用戶的購買行為,做出線上畫像,以便更準確地推送消息。中國幾個大公司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但實際上,最大量的是基因。隨著測序成本的急速下降,基因數據的量會遠遠超過現有所有網上信息的總和,包括視頻、遊戲、社交,都會指數級地超越,這才是真正的大規模的數據。通過基因測序,我們人類第一次把一個真實世界跟虛擬世界結合在一起。

數字化生命對健康行業意味著什麼?我們認為,數字化生命幫助勾畫每一個人完整的健康畫像。並且通過分析個體日常行為數據,逐步完善健康畫像。

一個月以前,我在一所知名大學與學校的AI團隊交流。這所大學有很多學霸,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因此有的同學容易產生壓抑,甚至有自殺的傾向。學校一直想通過一種方法儘早地判斷同學們的精神壓力,於是這個AI團隊想了一個辦法:能否通過跟蹤一個同學的定位來分析他的精神狀態?比如哪個同學連續三天沒離開宿舍,那麼或許就代表這個同學可能心理有一些壓抑,需要學校的心理醫生介入。經過一年的嘗試,他們發現效果十分明顯,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藥明明碼顧延:推動健康數據共享 解碼數字化生命|華興醫療觀點

演講者顧延

本來看上去根本不關聯的數字卻影響了我們的數字畫像。多維度的數字畫像能更好地描述健康狀況,並且做長期追蹤。很多人的健康數據彙集在一起是很有意義的。測序之後,就會有所有的健康指標,再將這些健康數據整合在一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人群、社區、社會,這反過來會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以基因數據探路新藥研發,瓶頸何在

大家可能聽過精準生活、精準健康,它的本質就是基因數據和多維度健康數據的融合,反過來讀懂你的生活。

從長遠來看,要達到精準醫療,中間有一步Personalized diagnostics,怎麼能通過多維度的數據、AI、精準的方法進行診斷。我們以為在近幾年,數據所產生最大價值的地方,可能就是醫藥行業對新藥研發,這包括新藥靶點和新藥的通路發現,也包括通過數據的方法提高臨床實驗的效果,更好地爭取CFDA approval。

今天,數據驅動的新藥研發帶來了機會,我們能夠加速提升新藥的效果。新藥研發耗費時間很長,如果數據可以縮短我們的時間、縮減成本,我們認為健康數據在短期裡面最能夠影響這個行業的領域就是藥物的研發。

要做到這一點,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很艱難的詞叫Collaboration。合作是多層次的,其中包含兩點:一是數據層面的合作,至今,沒有一個公司或行業已經擁有了所需要的所有數據,數據需要分享。其二,要做到數據驅動的新藥研發、數據驅動的大健康,會涉及到傳統的IT、AI、大數據、雲計算等等技術,同時也涉及到藥物、臨床、基礎科研的專業知識,這需要多領域合作。

合作看似容易,但實際上具有挑戰性,我個人認為,其中最大的挑戰是數據分享,這裡面涉及到法律法規。中國儘管在這方面的法律法規逐步健全,但總體來講,仍存在模糊地帶。

第二個挑戰是隱私,既然談到了數據分享,便涉及到個人隱私,尤其是基因數據。大家對基因數據不瞭解,網上有很多傳聞,基因數據是否可以倒推出一個人,現在是否有技術造成超人或病毒。雖然這裡面科幻程度更高,但是,在人的潛意識裡,大家對隱私有很深的顧忌,如果要共享,怎麼才能保證我的隱私不受侵犯?

第三個挑戰是利益分享。為什麼要分享我的數據,分享數據以後對我有什麼幫助。我們調研過很多用戶、見了很多機構,說到底,最根本的是,分享對我有什麼幫助。

意識到這個問題,不少機構和國家都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嘗試。在國外,有的政府在介入,比較出名的有UK Bio-Bank,他們收集了50萬人的基因科學數據;美國NIH嘗試在做百萬人的數據集;中國近期開始做一個百萬人表型數據的收集,這些是政府行為。也有一些私有公司在嘗試,如冰島在1996年deCode,普查冰島40萬人的基因,然後把基因數據跟健康數據結合,做新藥研發,在癌症和心血管病方面有許多發現。

加入數據共享,讓數據活起來

最近,區塊鏈比較火熱,一些創業公司在嘗試,如Luna DNA。我們希望,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證健康數據能夠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條件下,在保護消費者隱私的情況下,實現利益分享。

我們期望,通過區塊鏈技術,能把醫院測序公司,甚至硬件藥廠以及個人的數據轉起來。因為數據只有活起來才有意義。

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發佈了一個產品——聯合搜索,這個理念是數據仍屬於合作伙伴雙方,通過搜索方法可以得知每個合作伙伴需要的數據,只有經過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數據分享。一方面保證合作伙伴的利益權利,另一方面也保證項目得到收益以後,每個合作伙伴的貢獻都在區塊鏈裡面記錄下來,按照貢獻分成,我們希望這個機制能夠推動健康數據的分享。

這是Celgene做的案例,剛才我們談到很多數據分享,數據分享到底能產生什麼價值?Celgene用了群組學數據和表情數據,在敗血病、骨髓病方面做了一些探討。它把所有的數據放到我們的平臺上做標準化,通過AI找到新的靶點,找到新的通路。所以,數據或基因驅動新藥研發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

對中國的製藥行業,我們一直在說,我們數據有了以後,中國誰會用。中國製藥行業今天很多還是在跟隨國外的藥物,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肯定會做新藥。而做新藥我個人覺得我們就應該採取最新的、更有效的新藥研發的途徑,數據驅動就是其中很好的一個案例,它能夠把人群分的更精小、更細,能夠找到更強的關聯。當我發現了通路以後,我們的新藥將更加有針對性。

藥明明碼顧延:推動健康數據共享 解碼數字化生命|華興醫療觀點

這(上圖)是我最後一個幻燈片,前幾年中國很火熱的共享經濟。幾年以後,共享經濟慢慢平緩下來,甚至有人在反思:我們共享經濟是不是對的。我認為,共享是要盤活你的現有資產、如果需要重新投資,而且每次使用都需要有巨大的運營費用,這便不叫共享,這其實是新的業務模式。而數據共享則剛好符合了剛才我們說的兩個條件。我們是幫助盤活現有的數據資產,而且數據資產的使用有一個特性:它可以N次使用,而且每次使用的成本幾乎為零。而且更有意義的是,數據共享能實現1+1>2的效應,共享會比單個的數據得到的結果好10倍、100倍。歡迎大家一起參加我們的數據共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