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送花被罰站?如何阻止攀比之風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如何阻止攀比之風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教師節當日,北京一小學的老師在學校門口罰站送花的學生,難道是老師認為禮不夠貴重嗎?

經過記者的深入瞭解,原來是老師帶學生到校門口找家長取回花束,並且只在校門口站了20多秒,在沒有找到家長後就讓孩子進了學校。該校一直秉持著“拒收一枝花”的傳統,每年都會告訴家長,不要給老師送禮,哪怕是一枝花。但是還是會有家長偷偷的送禮,都會被該校老師拒絕。為什麼在學校三番五次表明不收禮後,家長還要明著暗著送禮呢?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如何阻止攀比之風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禮尚往來”的習慣,只有送禮才能更密切的往來,每逢節日,都要找點理由來送禮,小到膳食大到貴器,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送禮漸漸變成了攀比的工具,送的禮越貴重得到的“照顧”就越多,收禮者也會根據禮物的貴重把送禮者分個等級,慢慢就養成了一種奢靡之風。官場尤為反對這種不良風氣,一旦發現嚴懲不貸。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如何阻止攀比之風

但是如果收禮者的職業換成“老師”,好像大家的反應就不會如此激烈,甚至是習以為常,自古中國人對老師就有送禮的習慣,為感謝老師對自己的教育,都要對老師行叩拜之禮,並獻上“贄敬”。但是漸漸的就變了味兒,禮物越送越貴重,家長提心吊膽生怕自己準備的禮物不如別人,而導致自己的孩子得不到好的照顧,或者被欺負。這根本就是一種禮無止境的不良現象,攀比之風越盛,教育本身就會參入雜質,人心越來越浮躁,只貪圖眼前的恩惠,而忘了自己的本職。

教師節送花被罰站?如何阻止攀比之風

所以,學校的做法就是杜絕送禮風氣,鼓勵學生給老師寫卡片或者鞠躬來表達感謝,這就跟古代給老師行叩拜之禮一樣,時代在變,感謝的方式也可以變化,鞠躬就是一種非常好的表達尊敬和感謝的方式,值得很多學校效仿。除了學校,還有醫院也是一樣,只有徹底杜絕送禮才能阻止攀比之風繼續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