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走訪株洲市馬安健等名師新秀

本網訊 一名炎陵鄉村教師,將“複式教育”推向全國,在他的影響下,家族成員有7人成為教師;當大學教師的父親,退休後回到攸縣老家“種文化”,熱心鄉間少兒教育,兒子秉承師德,無微不至關注每個學生,成為校園熱心人……

教師,雕琢人的靈魂,構築生命的大廈,被譽為陽光下最偉大的職業。該市現有教師46000多人。在這個群體中,有很多人子承父業,秉承師德仁心,堅守三尺講臺。

9月4日,教師節來臨前夕,記者走進二代人同持教鞭家庭,傾聽他們的故事,感受兩代人的教育情懷與教壇人生。

正如一位訪者所言:“在父輩耳聞目染言傳身教中,覺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於三尺講臺,是一場等待與相逢;之於家族,是長大後我就成了你!”

弘揚高尚師德,潛心立德樹人。菁菁校園,兩代教育人用生命書寫完美答卷。

馬安健和他的教育“馬家軍”

馬安健與教育結緣,經受過不少“碰撞”。1957年7月,馬安健準備報考師範時,反右整風開始,他當教師的大哥被劃為“右派”,並被清除出教師隊伍。馬安健受到株連,被取消報考師範的資格。

教师节,走访株洲市马安健等名师新秀

(鄉村教師馬安健)

面對挫折,馬安健沒有放棄,他在村裡義務辦起了農民夜校。經兩年努力,村裡30多個文盲全部脫盲。

當時的棚村,三個生產隊三面大江環繞,一面高山相隔。1959年,大隊黨支部決定派他去那裡,解決40多個適齡兒童上學難問題,到那個無任何辦學條件的村子裡創辦一所複式小學。

在當地幹群的支持下,他借民房堂屋做教室,把廚房放在擺放棺材屋的角落裡,一間潮溼陰暗的房間作臥室,用舊門板塗上鍋底灰和桐油作黑板。沒有課桌,群眾送來梳妝檯、八仙桌;沒錢買粉筆,他用小竹竿做模具,然後灌進高嶺土泥漿,曬乾掰開就成了粉筆。沒錢買紅墨水,他就用蔬菜藤莧子擠出紅汁替代紅墨水。就這樣,他用蘊含睿智的土辦法,創造了教學的簡陋條件。

教师节,走访株洲市马安健等名师新秀

(馬安健老師和學生在一起勞動)

學生交不起學費,他就帶領學生開展力所能及又有資源且不損害群眾利益的勤工儉學活動,對學生實行免費上學。得知家長為撐木筏渡江接送子女上學而犯愁,他拜撐木筏高手為師,經過20多天工作日之餘的苦練,終於掌握了過硬撐木筏橫渡大江的本領,確保學生按時上學、回家。

從此,“孤島”棚村迴響起了琅琅讀書聲。三年的創業和教育教學實踐,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讚譽,也為他探究貧困山區基礎教育路邁開了第一步。

後來,馬安健回到了家鄉澎溪,擔任魯坑小學民辦教師。

為了確保鄉村學校學生學得好,他開動腦筋創立了複式班課堂教學“動、靜交替搭配法”“課堂四步教學法”“短動教學法”, 研製出30多種符合兒童獲取知識的教具,使學生學得好、學得活、記得牢。其中,“漢字結構分析示教板” 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

在魯坑大橋未建前,他堅持27年如一日接送學生上學、回家。他7次救出了9名落水臨危的兒童。被他1987年從洪水中救出的尹靈劍,成才後念念不忘。2013年自己設計,自己掏錢,花了30餘萬元為學校建了面積兩餘畝的“感恩園”,銘記校情師恩 。

教师节,走访株洲市马安健等名师新秀

(1968年,馬安健老師在進行家訪)

一輩子堅守鄉村教育,馬安健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株洲市有突出貢獻專家”、獲得湖南省首屆徐特立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馬安健已經年近八旬,來到炎陵縣鹿原鎮澎溪村馬安健的家,記者剛剛進門,就被客廳牆上高懸著一塊“教育世家”的大匾吸引了。令馬安健特別自豪的是,馬家幾個兒女擇業、擇偶時都以教師為先,兒子、女兒、兒媳、女婿都是教師或者在教育崗位,大家庭中有7人成了教育人。

馬安健曾與二兒子馬永清在魯坑小學同事7年,上陣“父子兵”,期間留下不少“佳話”。

兩個馬老師,怎麼區分呢?不說學生犯難,連同事也為之“糾結”。馬安健說,年紀老的,學生就叫“老馬老師”,同事叫“老馬”;年紀小的,學生叫“小馬老師”,同事叫“小馬”。

讓人捧腹的是,馬安健與馬永清兩人在學校時,也彼此稱對方“馬老師”。兒子管爸爸叫“馬老師”,爸爸也管兒子叫“馬老師”。學生和同事見了,只有一個樂字。

沿著父輩的足跡前行,馬安健一直是兒女們追趕的標杆。

在市八中校園,從事信息技術教學的周牧雲老師一直被人稱道,他首辦株洲市機器人制作實驗班,還帶領學生在全國機器人制作大賽中摘金奪銀。周牧雲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馬安健的小女婿。

“岳父一直是我仰望的目標,我一直都想成為他那樣師德高尚的人,也一直在努力。”周牧雲說,岳父常常掛在嘴邊教育晚輩的話是對師德最好的註解:“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光教書不育人不是稱職的老師。育人的關鍵在養成,從小抓起,從小事抓起,言傳身教。養成教育抓到了位,最調皮的學生都會變好。”

馬家兒女以父輩為榜樣個個棒。目前,馬安健也“離職不離崗”,還擔任著魯坑小學名譽校長,時常到學校看看,關注著學校發展。而馬家的孫輩更是青出於藍勝於藍,兩人考入清華大學,一直唸到博士。

夏家兩代人,踐行師德仁心

汽車駛入攸縣譚家壠村,83歲的退休大學教授夏昭炎居住於此。

退休前,夏昭炎是湖南科技大學的教授,教文藝學、美學、中國古典文藝美學以及中國文化概論。

69歲那年,他突然發現胃部出了問題。那年,萬家團圓的正月初一,他住進醫院,被確診為癌症。得知癌症後是什麼心理?他說:“始而驚,後淡定。”當初手術時,他還帶著最後一批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研究生,在病房裡,還堅持給學生修改畢業論文。

胃被切除了四分之三,當時躺在病床上的他,格外思念家鄉,和家人商量後,便返回了家鄉攸縣譚家壠村休養。

那些年,他在北京的孫子每個假期都要回來,而每次回來都要背滿滿一大包書,完成學校佈置的讀書筆記作業。夏昭炎想,如果家鄉有一個大的書屋,有各種各樣的書,孫子就可以免除路途背書之苦了。此後,他便與老伴每年花費1000多元訂閱各種書刊,儘可能滿足孫子的讀書需求。為了減輕孫子獨自讀書的寂寞,便約同村三兩孩童一起來家裡讀書,一起寫讀後感。

讀著讀著,他發現孩子們對書的渴望遠遠超過他的想象。即便孫子不在,孩子們也會主動跑來,找書看。

孩子們對書的渴望,再次點燃了教學多年的夏昭炎內心深藏的一團火。他育人的慾望,本就沒有熄滅。他對之後的路,似乎突然有了定位。

2008年起,夏昭炎開辦的 “少兒假期學校”“老年學校”“農家書屋”相繼掛牌,除了讓孩子和村裡人愛上閱讀,與書本為伴,他還為寒門學子設立獎學金,不定期舉辦各種才藝比賽。

如今的高橋農家書屋所在地,也叫“鄉賢館”,是石羊塘鎮的鄉賢文化活動中心。在這裡,夏昭炎還會給村民們宣講一堂堂生動的黨課,輔導孩子們閱讀,高橋農家書屋也成了湖南科技大學、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的社會實踐基地。每年假期,都有許多大學生來此支教。

從夏昭炎創辦的高橋農家書屋模式中得到啟發,攸縣政府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大力推廣“門前三小”惠民工程,將小廣場、小書屋、小講堂融合在一起,把文化服務點搬到了村民家門口。

“莊外應教幾十年,回到鄉村做鄉賢。和風細語搞說教,播種文化勝種田。”這首詩歌的作者,是株洲攸縣石羊塘鎮譚家壠村的一位普通村民夏正凱。他說,在全村村民心中,夏昭炎教授是大家公認的楷模。

大學教授 “種文化”,在稻花飄香的農村,種起了一畝畝滋潤村民心靈的“文化田”,築起了一座座書香氤氳、充滿歡聲笑語的“文化糧倉”,老教授夏昭炎由此聞名全國,他和妻子楊蓮金當選2017年“十大讀書人物”,成為本年度獲選“十大讀書人物”中年齡最長者,也是當年我省唯一獲此殊榮者。

教师节,走访株洲市马安健等名师新秀

(大學教授夏昭炎全家福)

夏雲奇是市二中一名生物老師。父親的行為,夏雲奇一直看在眼裡,也影響著他的選擇和待人處事: “小時候,看爸爸對自己帶的研究生特別負責特別好,有時候很晚了有學生來問問題,爸爸都是不怕疲倦一絲不苟地講解。”

“本來想當兵,但父親影響了我的選擇。我接過父親的教鞭也成為了一名教師。”在校園,夏雲奇被老師們親切地稱為“阿夏”,雖然是生物老師,但對信息技術特別精通,電子產品有了毛病,同事們也已經習慣了“找阿夏去……”

教的學生無數,有時候畢業的學生們回來看自己的老師,說到他對孩子們的種種關照的細節,比如送上感冒藥呀,比如一次促膝的教壇談,學生聲淚俱下,夏雲奇卻完全茫然:“我對所有學生都很好 ,記不清了。”

一次學校設備起火,夏雲奇衝上去滅火,結果手機摔壞了不說,還讓濃煙嗆得“幾天吐出來的痰都是黑的。”今年暑假,在湘潭休假的他路遇居民失火,他又是毫不猶豫地衝上前,保住了居民財產,但卻被突然落下的玻璃砸傷了右手。

見到夏雲奇,他依舊躺在湘潭市中心醫院的病床上進行康復訓練。“回學校上了幾天班,右手拆了石膏後發現完全不能動彈。”

同為教師的妻子心痛丈夫,“他呀,別人的事情最重要,就是這個性格,隨了他的父親。”

教师节,走访株洲市马安健等名师新秀

(夏雲奇和妻子)

父子兩代,用各自不同的人生,在踐行師德仁心的路上前行。

女兒接班父親曾執教過的鄉村學校

“我的父親也是鄉村教師,我是接過了他的教鞭,繼續鄉村教育事業。” 55歲的文玲,鬢角已經有了些許白髮。

35年堅守鄉村教育,曾在株洲縣洲坪鄉、南陽橋鄉(現南洲鎮)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現在在南陽橋鄉中學擔任教師。

文玲的父親是株洲縣洲坪鄉退休教師,1958年從寧鄉師範畢業後來到株洲縣南陽橋鄉。文玲從小跟隨父親在學校度過了學生時代,本是農村孩子的她,又與鄉村學校結下了不解之緣。

洲坪鄉新塘學校是文玲工作的第一所學校,當年吃的是食堂飯,睡的是土築房。後調入洲坪鄉昭陵中學,一家三口住的是潮溼黑暗的房子,同事們管他們家住的房子叫“貓耳洞”、用紙紮的門叫“凱旋門”。1995年調入南陽橋鄉中學後,人到中年的文玲老師來到了當年父親工作過鄉村任教,她倍感親切。

文玲對學生的愛也和父輩一樣,特別關愛家庭困難的學生,畢業班王興(化名)的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父親身體不好,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家庭經濟困難。文老師走訪村委、鄰里,瞭解情況後,動員同事、學生,帶頭捐款捐物,並親自把捐來的錢物送到學生家中,其父子感動至極。3年中,文玲為王興捐款3600餘元,捐物80多件,衣物大多數是動員親友捐贈的。後來,王興被株洲縣第五中學錄取。

用博大的胸懷關愛學生,文玲成為孩子們口中的“媽媽老師”。

獲評第四屆“株洲最美鄉村教師”提名獎的那一刻,文玲動情地說: “踏上父親走過的路,站在同樣的講臺,鄉村教師是我終生的追求、無悔的選擇。”

教师节,走访株洲市马安健等名师新秀

(課堂上的文玲,給學生的是滿滿的愛)

從小跟父母在校園長大,這裡像是家

初見李妮婭,她彷彿是從古典詩詞裡走出來的溫婉細膩的女子,身材嬌小,容顏清秀,聲音清脆又不失溫柔,臉上永遠帶著淡淡的笑容。

李妮婭是市八中教師,教高中語文。她的教學秘訣之一是“親和力特別強。”年長的同事親切地稱呼她為“婭妹子”,年輕的同事則喜歡叫她“婭姐”,學生們更喜歡親暱地拉著她跟她分享心事。

李妮婭說:“父母都是教師,爸爸教小學數學,媽媽教中學地理,對校園特別親切,就如同回家。”

出身教師家庭,選擇教育便成為一種自然。

“甘願做麥田守望者,不僅僅教授知識,更願意帶領學生去領略、感悟生活之美,呵護學生成長在人生的蔚藍天空之下。”李妮婭說。

出身教師家庭,也讓李妮婭習得當一名老師的精髓:老師除了愛學生之外,還要讓自己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李妮婭說,這也許是做教師的父母,給予自己最大的財富與啟迪,“他們讓你懂得,如何去做一名最好的老師。”

李妮婭說,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告訴學生你是個怎樣的人,你有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如果老師做得很好,學生就會不自覺地去模仿,你要求他們怎麼做,他們就會按照你平時影響到他們的去做。

剛開學時,正趕上創衛,大掃除特別頻繁,學生平時沒做過什麼家務活,不知道怎麼搞衛生,李妮婭帶著兩個衛生委員,指揮他們如何合理安排程序,合理分配人員。學生用水淋淋的拖把拖地,越拖越髒,她什麼也沒說,拿過學生看來髒兮兮的拖把就用手擰乾,汙水濺在衣服鞋子上也無所謂,學生再也沒人嫌髒了,紛紛用手擰拖把,師生合作,共同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

“我用這樣的方式既教了學生如何安排工作,又告訴了他們該怎樣對待自己的責任。”從那以後,李妮婭幾乎可以不過問班上的衛生了。

教書育人,李妮婭總結出最有用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看李老師怎麼做的,你們就怎麼做,拿李老師做標準。”

李妮婭,用她的智慧、汗水和品德,培育了無數芬芳的桃李。(通訊員 成建梅 王亞 郭格 易文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