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編制內外的差別竟然這麼大!

在事業單位,有沒有編制,對職工的工資、職稱、社保等有很大影響。同時,國家正在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未來事業單位編制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對職工產生哪些影響?不知道這些關鍵內容就虧大了!有工作得你好好看看↓↓

事業單位職工

據統計,截至2014年,我國有事業單位111萬個,事業編制3153萬人。其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佔總人數的3/4,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

編制內外的差別竟然這麼大,這些你都瞭解嗎?

事業編制

事業編制是指各類事業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其經費由國家事業費開支。與行政編制相比,事業編制使用範圍廣泛,總量不斷增長,經費開支形式多樣,受社會政治經濟發展因素的約束較強。

編制到底有多重要?

對於事業單位來說,編制是崗位設置、核定收支和財政給予補助的依據。而事業單位可分為全額撥款、差額撥款和自收自支三種情況。其中,全額撥款、差額撥款是財政全部或者部分負擔“人頭費”。

在事業單位存在“用工雙軌制”的情況下,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現象。

編外員工和編制內員工相比,收入差距是一方面,還難以享受到編制內員工完整的福利待遇,如落戶口、評職稱等,得不到平等的機會。

事業單位編制內外的差別竟然這麼大!


編外人員

據分析,編制對於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來說如此重要,但數量卻十分有限,在一些單位甚至變成一種稀缺資源,高等院校和醫院在這方面最為突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編外人員多的單位有的佔到一半,少的可能也有20%到30%左右。”

關注玉溪中公教育微信公眾號【yxzgjy】招考信息、課程信息不漏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