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應用改善醫療服務趨勢研究報告

微信應用改善醫療服務趨勢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醫療機構藉助微信開展網上預約掛號、報告查詢、移動支付,已成為優化就醫流程的“殺手級”應用,有望在很大程度上拉動醫療健康消費需求升級。

《報告》對目前微信應用已經覆蓋的362個城市的2057條數據、10個有代表性的應用案例進行了分析研究,對相關數據作挖掘、整理、分析,從微信覆蓋、活躍度以及微信醫保支付等多維度進行研究。重點研究了微信應用在改善醫療服務(特指非臨床服務)方面的進展,特別是在彌合信息不對稱矛盾、提高服務水平等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從宏觀上看

微信應用已經基本實現在全國省級行政區劃的全覆蓋。從全國來看,微信在健康醫療的應用活躍情況呈現明顯東西差異,尤其是在經濟發展較好與人口較稠密的東部地區,微信應用在醫療領域的活躍度要明顯高於中西部。

微信應用改善醫療服務趨勢研究報告

即便是在微信應用評價領先的省份之間,其活躍度差別也很大。活躍度最高的浙江省和最低的北京差異在50倍以上。導致這些差異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與微信應用在當地醫療機構的普及程度、應用深度有關,另一方面又與當地醫療行業用戶在開展微信應用時是否開放評論接口有關。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上海等醫療資源集中的城市在利用微信等互聯網連接方面表現不夠突出,顯示出優質醫療資源的不足導致改善醫療服務的挑戰性總體上更為巨大。

患者在微信上對醫療機構的評價排名前15的省份分別是浙江、河南、福建、廣東、寧夏、重慶、江西、江蘇、湖南、雲南、遼寧、海南、山東、四川和北京;在城市層面,廣州在用戶服務評價中排名“一枝獨秀”。

從中觀上看

微信應用已經被醫療機構、區域預約服務平臺、醫保支付方、醫藥零售門店等作為創新流程、改善患者就醫體驗的重要技術載體和應用入口。預約掛號、移動支付、健康科普,是目前微信在醫療領域應用活躍度最高的業務。

從微觀上看

醫療機構藉助微信開展網上預約掛號、報告查詢、移動支付(包括醫保支付),成為優化就醫流程的“殺手級”應用。據統計,全國已有約60%的醫院開通了與微信相關的醫療服務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在藥品零售的社保支付、統一患者身份(電子社保卡)、促進分級診療等方面,表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

無論是醫療業務用戶(即醫療相關業務和服務的消費者)還是大健康用戶(主動開展健身運動的健康管理用戶),微信應用的主體都是女性,分別佔到59.76%和57.18%,比醫療業務男性用戶的39.52%和大健康用戶男性的41.95%,分別高出近20%和15.23%。顯示相較於男性,女性更傾向於用微信工具管理自身的健康。數據顯示,醫療業務用戶和大健康用戶的主力軍是21-30歲的用戶,分別佔到43.96%和41.10%;其次是31-40歲用戶,分別佔到33.73%和27.35%。

數據說明,21-40歲用戶是使用微信應用管理健康的主要用戶,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對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的熟絡與生俱來。隨著這部分人群的年齡增長,預計今後通過線上使用非臨床服務的比例將會逐漸增多,呈現向線上轉移的趨勢。

微信醫保支付用戶男女比例分別為38.83%和61.17%,女性健康醫療消費比例明顯高於男性。21-30歲人群佔醫保支付用戶群比例最高,達到41.22%;其次是31-40歲的人群,佔到39.25%。

說明年齡越輕(互聯網原住民一代)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快。41-50歲的人群僅有15.11%。醫保支付人群中本科大專佔比最高,達到61.85%。醫保支付用戶數量位居前三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成都和汕頭。其中,深圳遙遙領先。

應用成效上看

微信應用在醫療行業的普及,有助於緩解“看病煩”問題。從具體應用成效看,相比人工窗口出示付款二維碼的支付動作,用戶更偏向於公眾號支付、掃碼支付等自助式支付體驗,這一支付方式與傳統支付方式最核心的區別就是免去了在掛號、繳費等環節排隊的“煩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