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中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八阵图”,实战能力究竟如何

蜀相诸葛亮无论政治还是军事,在三国时期都是超一流的水平,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在政治上,诸葛亮将蜀汉治理得井井有条、经济繁荣,足以支持自己的连年北伐;在军事上,诸葛亮以小国寡民之力,打得司马懿“畏蜀如虎”,不敢正面野战。

《三国志》中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八阵图”,实战能力究竟如何

《孙子兵法》中有“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三国志》评论诸葛亮“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很多人就误认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不强,甚至赶不上郭嘉、法正之流。且不论《三国志》的评价是否客观中肯,自古以来,正兵的重要性要远远高过奇兵。即使不擅长奇谋,也无法掩盖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三国志》中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八阵图”,实战能力究竟如何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陆逊,逃到白帝城。陆逊引兵追击,在鱼腹浦突然感觉到一股杀气,怀疑蜀军设下伏兵,倒退十里。后来经人询问得知,诸葛亮入川的时候,用石堆在沙滩上摆成“八阵图”,所谓的杀气就来源于此。陆逊不相信“八阵图”的威力,闯入阵中被困,幸亏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出手相救才逃了出来。

《三国志》中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八阵图”,实战能力究竟如何

历史上陆逊并非是因为“八阵图”的阻拦,而是担心曹魏集结军队浑水摸鱼而撤兵。陆逊的推断是正确的,没过多久魏军果然南下伐吴,但是吴军主力已经撤回,没有给曹魏可乘之机。不过“八阵图”这种兵法是真实存在的。《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杜甫也有“名成八阵图”的诗句。

《三国志》中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八阵图”,实战能力究竟如何

《三国志》虽然有关于“八阵图”的记载,但是并没有详细的实战记录。那么“八阵图”的威力究竟如何,真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吗?我们可以从其他的史籍中参略一二。《晋书》中记载,东晋名将桓温在攻打成汉的时候,见到“八阵图”旧址,并且看破其中的精妙之处,说此阵是“常山蛇势”。常山蛇是传说中可以首尾互救的蛇,意指“八阵图”前后顾应,难以攻破。

《三国志》中只闻其名,未见其形的“八阵图”,实战能力究竟如何

《晋书》中还有一次“八阵图”的实战案例。鲜卑军队攻下凉州,西晋名将马隆毛遂自荐,以三千五百人西征凉州。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用几万人阻截剿灭马隆,马隆使用偏箱车(一种灵活多变的战车)组成“八阵图”,一边战斗一边前进,最后突破重重包围来到武威,斩杀秃发树机能,收复凉州。马隆的获胜固然与其智谋密不可分,但也足以体现“八阵图”的作战能力了。

参考文献:《晋书》《三国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