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見大!如何巧妙為商品“降庫存”?

庫存滯留是很多商家都在擔心的問題,賣出去得到的是利潤,賣不出去的都將轉變為虧損。但是面對消費者喜好的變化多端,市場新產品的供過於求,誰都很難保證自己的產品一定會受市場歡迎。面對庫存滯銷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當往常的銷售方式不在適用,產品在更新迭代的市場面前不具有競爭力的時候,需要打開思維另闢蹊徑。

以小見大!如何巧妙為商品“降庫存”?

一個事實是:和營銷無關,產品自身缺乏競爭力。一個目的是:我們不是為了賣產品而賣產品,不管怎麼做,最終是為了盈利。一個思維轉變是:如果產品吸引力不強,能否為產品降級,通過銷售有競爭力的產品獲得利潤,這些利潤可以彌補降級成本並且與銷售原產品的所得利潤相當?直白的說,就是通過賣其他產品的方式,獲得的淨利潤符合出售原產品的預期價值。

實現這個目的,需要精心策劃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這裡舉一個思維方法的例子以供參考。

一家文具店因進貨過多和市場需求等問題導致一批水筆滯銷。對於這種更新速度較快品,滯銷越長時間,後期售出的可能性越小。為了解決水筆銷售問題,老闆想出了一個辦法。

以小見大!如何巧妙為商品“降庫存”?

通過生意關係,老闆低價進了一批碗(批發價1元/個)和精美的遮陽傘(批發價5元/把),設計了一個抽獎活動,規定100%中獎。獎品為碗(內放30張券)、水筆(內放20張券)和遮陽傘(內放50張券),抽中碗和水筆免費拿走,抽中遮陽傘只需另外支付10元就可帶走。

以小見大!如何巧妙為商品“降庫存”?

圖片源自網絡

顧客對於免費的東西一般沒有抵抗力,都會選擇參加。在這個過程中,商家是否盈利了?通過計算會發現,投入的總成本是碗和遮陽傘的進貨價280元,而這場活動的總收入是遮陽傘的另付額500元,互相抵扣後,相當於這批水筆在不知不覺中賣出220元,巧妙降庫存。

例子是個假設,其中包括產品本身、進貨量、批發價等都是變量因素,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節。需要闡明的是這個活動中靈活的思維方法,將主產品作為引流產品,他產品作為盈利產品,設置特定的營銷方法,最終達到獲利的目標。

當下很多企業門店面臨諸多引流、銷售、盤活資本、轉型等諸多問題,希望多種案例分享能夠帶來些許啟發,需要更多案例可私信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