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老师的那些好习惯


优秀老师的那些好习惯


1、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

教育教学的每一天都应该是新的,教学需要创新,创新能给课堂注入活力。

2、有颗成为名师的心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对于教师而言,要有一颗成为名师的心。

3、听课要学会“品”课

古人品茶,注重一个“品”字。一堂有活力、智慧和情趣的课,也需要听课者用心去“品”,才能咂摸出其中味道。

4、让自己“现代”起来

一定要与时俱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是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

5、精彩人生需笔耕

笔耕不止是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教师杰出教育成就的熔炉,是成长的摇篮。

6、善觉悟,有恒心

永远对新事物保持敏感——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

7、向周围人学习

一个聪明的人能拜一切人做老师。因此,教师向周围人学习,要善于把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8、做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运用认知能力去认识真理,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只有那些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发现奥秘。

9、习惯“研究”自己

“认识自己”,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作为教师,要习惯“研究”自己。

10、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

教师要拥有研究机会。当前,教育教学要求教师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去。

11、读书要“品”书

读书是一门艺术,会不会“品”书,对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教师只有通过“品”书才能达到为知、为己、为人的读书境界。

12、“嫉妒”是一种进步

教师所应有的“嫉妒”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仇恨心理,而是要通过“嫉妒”学会见贤思齐。

13、练好“三字一话”

“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是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技能,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练好“三字一话”意义深远。

14、教师,不妨跨学科听课

当前,教师在全面提升学科素养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唯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

15、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

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活。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河流。

16、要有良好的心态

心态是命运的控制塔,心态一定程度上决定我们人生的成就,教师更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17、健康是前提

教师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这是有效地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之根本。

18、为生活创造快乐

真正希望过“很宽阔、很美好的生活”,就创造它吧。教师也应拥有生活的快乐。

19、宽容是一种美

宽容是一种美,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品格。

20、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心灵的健康也会给你无穷的力量。教师,不妨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