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語”的萌芽

“謎語”的萌芽

謎語源自中國古代民間,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創造的文化產物。

謎語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測的隱語,也可引申為蘊含奧秘的事物。謎語源自中國古代民間,歷經數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它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集體智慧創造的文化產物。謎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謎語來源於中國古代民間,是古人集體智慧創造的,無法把謎語的發明權落實到某一個人。

謎語的起源

謎語最初起源於民間口頭文學,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生產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後經文人的加工、創新有了文義謎。一般稱民間謎為謎語,文義謎為燈謎,也統稱為謎語。

最早的謎語,先由民間集體創作,口傳心授,當初並未引起文人的注意,所以在文字上沒有反映出來;這樣就形成了長期流傳在不識字的勞動人民口頭上的民間謎語;另外主要是在上層社會和文人中流傳的文字謎,由書面傳播。

“謎語”的萌芽

遠古時代,人們在進行語言交流時,偶爾會由於某種特別的原因,不便直截了當表達思想,而要通過拐彎抹角、迂迴曲折的語言來暗示另一層內容,這就有了“謎語”的萌芽。

曲折隱喻

有文字記載的所謂“曲折隱喻”的語言現象,最早出黃帝時代《彈歌》詩裡的“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即隱示人們製作彈弓、獵殺野獸的情形。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這種謎語雛形已十分流行,並有了名稱,叫“廋辭”和“隱語”。戰國後期出現了賦體隱語,其中以荀子的《附論篇》最具代表性。此賦體已基本具備了民間謎語中賦體謎的特徵,大約產生於兩千三百年前。

到了漢代出現了射履活動,就是把東西放在器物下面讓人猜。我們有時候還把猜謎語叫做射履

北朝劉勰《文心雕龍》中寫到:“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

“謎語”的萌芽

宋代謎語的迅速發展,早就了一批專業謎語和謎社組織,同時誕生了“燈謎”。從此開創了民間謎語和燈謎兩條腿走路的新格局。此時距今大約八百年。

“謎語”的萌芽

元明兩朝,謎語繼宋之後仍盛行不衰,蒙族人照樣愛玩謎語。到了清朝中期以後,中華謎語進入成熟期。

謎語風格大致可以分為主流、民間、典雅和通俗

風格四種類型。

中國在騰飛。(猜化學名詞)謎底:昇華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猜京劇劇目)謎底:《全部羅成》

民間:民間風格的猜謎多以百姓常見、熟悉的事物為謎材,謎面語言朗朗上口,易記易傳。大多數民間猜的謎都屬於這種類型。

典雅:典雅風格,又稱“書家意”。此類謎作注重文采,書卷氣濃厚,多以典故入謎,或以前人詩詞名句做面,在扣合上追求貼切自然,渾然天成。猜答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舉例如下:

霜禽欲下先偷眼。(猜《西廂記》)謎底:恐怕張羅

蕭疏聽雨聲。(猜《漢書》)謎底:此天下所稀聞

到黃昏,點點滴滴。(猜國外名著二)謎底:《天才》《黑雨》

通俗:這樣的謎猜起來障礙要少的多。因為謎面多源於生活,使用通俗的語言。即使是成句,也是平易近人的。在扣合方面,即使有別解,也只是漢字一字多義等手法。所以大眾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

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猜一禮貌用語)謎底:首長好

故友兩離別。(猜陰曆一名詞)臘月

可以看出,以上謎作樸實無華,深入淺出,而且扣合貼切,妙趣橫生。可見通俗並非庸俗、粗俗,所謂“俗而不雅”就是這個道理。

隨著謎語的繁榮,還經常看到一些謎語故事、智力競賽及意智遊戲之類的競猜題,有人也稱之為謎語,其實這不能一概而論。

“謎語”的萌芽

事物謎

也叫做民間謎語,兒童謎語。除了少量的字謎以外,事物謎的謎底大都是一些我們生活中常見常用的“事”和“物”。比如動物、植物、各種器具、用品、人體器官、自然現象、宇宙天體……它常常採用朗朗上口的民謠或者短詩歌的形式。比如:

猜字:有馬行千里,有水能養魚,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種穀物。謎底:也。

猜動物:有頭無頸,有眼無眉,有尾無毛,有翅難飛。謎底:魚。

猜植物:有絲沒有蠶,有洞沒有蟲,有傘沒有人,有巢沒有蜂。謎底:蓮藕。

猜機器:別看名字消極,其實卻很積極,成天忙著勞動,幹活特別賣力。謎底:拖拉機。

猜用物:哥倆一般高,出門就賽跑,老是等距離,總也追不到。謎底:自行車。

猜日常用品:有嘴不能說,有肚不吃饃,雖說無胃病,黃水吐得多。謎底:茶壺。

猜人體器官:根底不深站得高,要長要短看愛好,為求姿容儀態美,難計功夫費多少。謎底:頭髮。

猜自然現象:像雲不是雲,像煙不是煙,風吹輕輕飄,日出慢慢散。謎底:霧。

猜勞作:千人萬人織錦繡,曲背彎腰汗直流,本來一片汪洋海,轉眼之間變綠洲。謎底:插秧。

水果謎語:黃皮包著紅珍珠,顆顆珍珠有骨頭,不能穿來不能戴,甜滋滋來酸溜溜。謎底:石榴

“謎語”的萌芽

文義謎

文義謎也叫燈謎。它的謎底是表達任何一種意義的文字。所以謎底的範圍是相當廣泛的。它包括單字、各種詞語、詞組、短句等等。

“謎語”的萌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