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十年河东十年西,世事如棋局局新。10年前,和马云每日“对骂”的还不是刘强东,而是他;10年后,江湖却几乎没有他的传说……

1.被称“中国最老的互联网企业”

他1992年开始创业时,马化腾还是深圳大学大三学生,张志东(新浪)、张朝阳(搜狐)在美国深造,马云则在杭州兢兢业业地当他的英语教师,他的企业被称为“中国最老的互联网企业”;

10年前,他还是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最大的对手,比马云“资历老道行深”,和新秀马云经常隔空互怼;

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10年前,他参加央视《赢在中国》节目,一位还一事无成的穷小子向台上的他预言:马云将打败他在电商领域取胜。

当时已是商界大佬的他坐在台上,大笑这个年轻人在说傻话,他不以为然地说:“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都不相信我,你凭什么要他们信任你?”

网传,这位叫张向东的年轻人后来创立万网公司,被阿里巴巴以5.4亿人民币收购,成了阿里旗下子公司,而曾在台上的大佬却几乎淡出人们视野;

10年间,因为对C2C、B2C以及支付工具趋势无动于衷,他眼睁睁看着马云和阿里像变魔术般,搞出了千亿万亿级别的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服……而他和他的企业只是勉强“活了下来”;


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如今,阿里市值3873.4亿美金(约2.6万亿人民币),他的企业市值仅剩56.11亿人民币,一个阿里相当于463个慧聪网!

说来唏嘘不已,不过短短10年,马云已经“封神”,而曾经的“电商教父”郭凡生和他的慧聪网,如今尚有几人识?

2.曾几何时的“北慧聪 南阿里”

1955年生于北京的郭凡生,比马云大9岁。

经历过上山下乡的时代,当兵后赶上恢复高考,大学毕业后在研究所工作几年,研究经济学与改革理论,是个学问家。

1992年“东方风来满眼春”,郭凡生想将自己的经营理念付诸实践,拿出自己多年积蓄7.4万创办了慧聪网。


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慧聪网一开始的业务是做杂志,就是在杂志上刊登各种企业的供应,采购,招标,代理等重要信息(即黄页)。

他和员工一块儿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将家电、计算机等经销商的报价信息收集起来,油印1本《中国商情快报——家用电器》刊物。


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当人们要买电器时,只要买他这本刊物,就能知道最低价是哪家,他的刊物风行一时。

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分类广告之父”。

2000年后,中国互联网萌芽,恰逢数以百万计的中国民营企业开始做外贸生意,这时出现一个问题:大多中国老板不懂英语,而到中国采购商品的老外,也大多不懂中文。

这时,就需要提供给双方一个交易平台,好解决“鸡同鸭讲”的困境。

差不多同时,马云也发现这个商机搞了阿里巴巴。

而在线下已做这方面生意几年的郭凡生,也注意到此。于是他把企业采购,销售等信息从纸上搬到网上。

马云的阿里巴巴依靠浙江,主做小商品和外贸,而慧聪网则偏向于大件商品。

阿里有诚信通,慧聪网就有买卖通,“北慧聪,南阿里”说法在业内流传。

3.10年前和马云互怼的是他

2003年12月17日,慧聪国际在香港上市,一夜之间创造了126个百万富翁,风头无两。

那时,郭凡生身上的光环颇多,他被称为:中国家族企业管理界大师和思想教父,而慧聪网则是“一张互联网电子商务界光芒四射的行业名片”。


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令人感叹的是,也是在2003年,马云开始淘宝战略,从B2B拓展到C2C领域,淘宝几乎奠定阿里巴巴今天的格局。

当马云宣布淘宝在12个月内实行免费政策,并且在三年内不盈利时,郭凡生和许多媒体或许还认为马云疯了。

也是在那几年,江苏的刘强东做出两大决定性战略决策,一是向全品类扩张,从只做3C产品转为一站式购物平台,二是决定自建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为京东如今对抗阿里打下基础。

可那时,和马云“抬杠互怼”还轮不到强子,挑大梁的是郭凡生。


他曾是马云最大对手被称“电商教父”,现在却没人再记得他!

马云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在阿里和慧聪网还差距不大时,马云就曾吹牛逼:“就算用望远镜,也找不到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在哪里。”

听到马云的高调言论,郭凡生立即通过媒体回怼:“马云能说出这种话,不是中国其他企业家无能,就是他马云自己无知。要不是他望远镜有问题,就是他眼睛有问题。”

对于马云要颠覆整个B2B行业的说法,郭凡生也嗤之以鼻,认为马云很多时候在“睁眼说瞎话”。

在一届互联网大会上,郭凡生还通过TOM科技频道,建议马云多增加些经济学素养,多掌握些经济学常识。

无论背后原因是什么,阿里与慧聪网早就不在同一数量级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他们曾经那么那么地“接近”过……

商场如战场,慧聪网与阿里的“命运轨迹”从B2B原点出发,在分岔路口做出选择,造就如今迥异的局势。

正如人生一般,不要太在意自己的起点在哪,一旦出发,盯着对手,勇猛向前追寻终点才是正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