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的家教心语(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最近买了一套四大名著儿童读物,本想读给儿子听,可小家伙静不下来,只想玩小车。于是,我便自己看起来,这几本书粗略翻了一下给我启发比较深,尤其是《红楼梦》。

这么多年我喜欢《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比较多,始终没有读懂红楼梦。因为看那些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感觉好头痛。对于为什么《红楼梦》叫做石头记一直很疑惑。直到看了这套连环画的第一页才明白了。原来,贾宝玉是一块女娲补天不要了的石头,千百年过去,石头有了灵气,对自己的身世深感不满,于是托付僧人和道士把他带到人间。二仙把破石头变成美玉,并投胎到富贵人家。后来,富贵人家衰败后,石头记录了它这么多年的经历,便有了红楼梦。

《三字经》里的家教心语(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读《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就想起贾宝玉来。一块没用的石头,在人间也变成了神话,也挺有意思的。

想当年,我读小学五年级,因为和几个男生整天调皮捣蛋,所以成绩特别不好。我父母的做法就是,发现我成绩老是60多分,就直接打一顿,习题本上顶多批“已阅,XXX!”然后说,“你看别人家的xxx多么争气,老娘当年学习成绩数一数二,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而和我一起的另外一个调皮的男生,他爹就不这么批语。总是写一些很有涵养的文字。当有一次他的作业本是50多分,老师让家长签名。他爹就题了一句“美玉应当精雕细刻……家长:XXX”。看了那一行字,我震惊了……后来,那孩子成绩一直就比较稳定的提升。我在想,我要有这样的爹就好了。

《三字经》里的家教心语(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所以,在我看来,很多小朋友小时候都是一块美玉。可惜在不同的家庭,家人对待他们的方式不一样,他们也就长得不一样了。有的家庭用刻刀慢慢雕琢孩子,于是孩子会有比较正的三观和处事方法。但有的家庭,却是用砍刀去对待玉石。于是就得到了令人厌恶的怪石,最后还要逢人便说,“我怎么生了一个怪物啊。”岂不可悲?

《三字经》里的家教心语(五)——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孩子是一只蜗牛,反反复复,慢慢吞吞的折磨着我们的耐心,就看我们能不能忍住了。有时候看见孩子屡教不改,我也很愤怒,然后我坐在离他比较远的地方,闭上眼睛,想想我的过去,也就释然了。于是,重新去引导他的行为,让他在游戏中巩固正确的方法,我才蓦然发现,他已经慢慢变了。每当我听到孩子他妈对他说,“这孩子怎么这么顽固,就跟他爹一样。”我望着一脸懵的孩子,对她说,不急,孩子会变的。

办法总比问题要多,孩子是家长的镜子,你对他急,他就会对别人急。你对他温和,他就会学着去排遣自己的情绪。很多人说,对孩子不能太好,好了会放肆。于是粗暴对待,效果很快。殊不知凡事三思而行,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将会成为一颗种子种在他们心田。好行为会传染,坏行为也是一样,所谓善恶只在一念间。

不要怕和孩子起冲突,不要怕孩子因为想要什么东西而和你哭闹。这些都是教育的好机会,关键在于家长如何言传身教的引导。人不学不知义,这个义就来自家长对待事情态度的熏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