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了不起的軍士長,再見!

這一站,軍營。下一站,故鄉。三十多歲的年紀,額頭上卻已爬滿“抬頭紋”。立冬時節,老兵開始喃喃自語:“看見梧桐樹上的葉子了嗎?等它們都落完了,我們就該退伍了!”從18歲起,老兵就在這座軍營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戰友。如今,該輪到別人送他們了!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在送別連隊的退伍戰友。年年送老兵,今年輪到別人送他了。每每看到這張照片,老王都會很感慨!

在軍營,絕對大多數的士官服役年限止步於16年。16年,一段刻骨銘心的最美青春,在軍營定格揮灑。從青澀的小張小王變成了大夥口中的“老張老王”,除了收穫肩章上的兩道粗拐,還有過硬的專業技能和一摞獎章證書……臨近“退伍季”,我們為您介紹幾位軍營“老炮”,講述不平凡的故事,向了不起的軍士長致敬!今天亮相的是東部戰區某部二營一連四級軍士長——

王京:操控衛星瞄準勝戰“準星”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王京,江蘇南通人,中共黨員,原系空軍某部警衛戰士。現任東部戰區某部一營一連衛星站站長,四級軍士長軍銜。入伍16年來,先後參加“東線2006”“使命行動2013”“聯合行動2015B”“烏鎮峰會”“G20峰會”等重大通信保障任務20餘次,獲得過總部表彰,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帶領檯站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雖然嘴上說要早點回家陪妻子孩子,可心裡還是很捨不得這熟悉的營房。訓練結束,老王又來到這片自己摸爬滾打了十幾年的訓練場。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在一起的時候不覺得沒有時間,快離別了才懂得時間不夠,還有好多話沒來得及跟戰友絮叨。菜地,成了這段時間老王常去的地方。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得知老班長王京即將退伍離開部隊,不少曾經他帶過的兵,通過視頻表示不捨。有的還相約,退伍那天一定來送他。受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溫暖,老王別提多開心啦!

2002年,王京如願入伍,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空軍,在安徽某空軍基地從事地勤警衛工作。那一年,他17歲,和大部分新兵一樣,懷揣著飛天夢。為了圓夢,他立足本職,又不安於現狀,小到日常內務標兵的評選,凡是榮譽都是他奮鬥的方向標。

尋夢路他越走越寬,兩年後,一紙文書卻改變了他的一切。列車呼嘯而過,衝破了安徽和江蘇的邊線,衝破了空軍與陸軍的分界,開始了新的專業跨越。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這張老照片,定格了王京(後排左一)當年的“輝煌”:照片上有的當了軍官,有的當了地方企業主管,有了當了小老闆。就連自己的老班長遊湖根(後排右一)也在家鄉幹得風生水起,想到這他舒心多了,不會再有“我的老班長,你現在過得怎麼樣”的擔心了!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當年,他和戰友一起參加掃雪除冰任務。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當年,他和戰友一起執行跨區機動保障任務。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當年,他作為衛星專業的“大拿”挑起重大演訓執勤的重擔。

“士官太重要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習主席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在聽取士官代表發言後,發出這樣的感慨。作為“兵頭將尾”,他們猶如齒輪,堅定地運轉在基層各個關鍵崗位上,特別是中高級士官,專業上他們是“主心骨”,生活中他們像“老大哥”,有了這樣一根根堅實的“頂樑柱”在,官兵們心裡可踏實多了。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擔任示範觀摩課目負責人,為全營官兵當“樣板”。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受領任務後準備出發的王京。透過這張時隔多年的老照片,依然可以看出當年老王的沉著和淡定。任何時候都讓人感到託底、可靠,這就是老兵的獨特魅力!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一馬當先跳進水裡,穿著救生衣和戰友一道,清理營區水面雜草。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日新月異的裝備更新換代,對信息化時代的士兵提出了更高要求。王京積極學習勇於探索,掌握了全部衛星裝備的理論和操作,是單位名符其實的“衛星通”。

每一次重大通信保障任務,都有王京的身影。他所帶領的班排出色地完成了多次通信保障任務,憑藉通聯暢通全程無誤,實現業務迅速高效,帶領檯站榮立集體三等功一次。2012年,他憑藉優異專業素質得到官兵的一致認可,並取得單位專業課目紀錄賽第一名,榮獲“雙百”紅旗臺站、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當兵16年,王京格外珍視這些軍功章。每一枚勳章背後,都是動人的故事。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王京獲得的獎盃和獎牌,“含金量”十足。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常年執行任務,這身衣服其實很少有機會穿,臨近退伍,王京仔細地把軍功章綴了上去,他要在退伍那天穿著上臺,向軍旗告別。

致敬了不起的军士长,再见!

王京是一個閒不住的人,習慣把自己這些年的教案材料歸類整理,留給連隊的骨幹。

16年的軍旅生涯讓王京對部隊有著濃濃的情,

他的情源於基層,也落在基層,

從學兵到帶兵,他最牽掛的就是兵。

最驕傲——只要能聽到熟悉的戰士得了這個獎那個獎,不管他們還記不記得我這個老師,都比自己拿獎還高興!

最後悔——沒經過軍校培訓。年輕時沒有好好學習,入伍只有初中文化。雖然努力考學但是由於底子薄未能如願,發奮學習才有了現在自學考試的大專文憑。

最遺憾——自己帶過的一個戰士,在訓練中小腿墜地骨折,最後評殘退伍了。他專業很好,學習能力特別強,假如他還在,說不定能提幹!

窗外,食堂裊裊炊煙,像是鐵打營盤連綿的故事;

屋內,王京一根接一根的“紅南京”,

抽完了他戎馬生涯的16年,

久久不散的煙是他永恆的軍旅情。

王京,了不起!

作者 | 徐兵、方向、劉光亮

監製 | 陳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