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到底寫過《史記·今上本紀》嗎?有什麼依據嗎?

小馬哥75416


眾說不一。

我個人覺得是有寫過。但絕對不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史記·今上本紀》。

史記是紀傳體史書。

紀是專門寫歷代帝王的。

包括:五帝本紀

夏本紀

殷本紀

周本紀

秦本紀

秦始皇本紀

項羽本紀

高祖本紀

呂太后本紀

孝文本紀(原篇己闕,從《漢書》補)

孝景本紀(原篇己闕,從《漢書》補)

孝武本紀(原篇名為‘今上本紀’,原文己闕,褚少孫據《封禪書》補並改篇名)

有人覺得不可能,為什麼?

今上是什麼啊?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劉徹!

是司馬遷寫下那些文字時還健在還活著的漢武帝!

正因此篇本紀寫成時,劉徹尚在世,無法知道其諡號,所以此篇為“今上本紀”,等他百年後,有了諡號,才又改為孝武本紀。

還活著你就給他寫史?你敢給他寫史?還敢說三道四的?

也許別人不敢,但司馬遷未必不敢。

你看,他竟然寫了《項羽本紀》,又沒當過什麼皇帝,更重要的是這人還是高祖的對頭啊!居然給了皇帝才有的待遇!怎麼說也不能入本紀啊,給個世家,給個列傳才對!

但司馬遷就是給他一個《本紀》的皇帝待遇。你說他能是怕事的人麼?

你說這不能證明什麼,好,他還寫了《呂太后本紀》

怎麼,不應該是孝惠本紀麼?這不是明明是罵呂太后干政專權麼?這不是明明白白說孝惠帝無能麼?

但司馬遷認為,不錯,這是事實啊!

我就要這麼寫。

所以司馬遷並不是怕事的一個人。

那麼他在漢武帝還活著的時候,先把已經知道的漢武帝做過的事先記載一番,留給後人做資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須的。

那麼,他不怕被殺頭麼?

當然不怕,因為這本書他清楚的很,不會被皇帝老爺看到。

費孝通先生在《〈史記〉的書生偏見》一文中說:“太史公不是個貪生怕死的人,更不會不知道自己的落場。他忍辱偷生寫完這部《史記》,最後在自序中還明白寫出:“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

看到沒有,寫完了是藏起來的,根本就沒有人看到,皇帝也看不到。

司馬遷完成《史記》後,曾經將它整整塵封了20年!直到公元前73年漢宣帝繼位,司馬遷的外孫楊惲才把這部52萬多字的鉅著捧出,公開發行,天下才得以瞻仰太史公筆墨的風采!這時候漢武帝早死了,壓根就沒看到過史記。

至於有朋友說這個今上本紀已經不是當初的原文,這我倒不覺得奇怪。哪朝哪代會不改寫史書呢?


山東花和尚


肯定寫過啊!

至於理由很簡單:司馬遷在寫《史記》序裡面有提到過內容分為:本紀十二,世家三十,列傳七十,書八,表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其中本紀有

1《五帝本紀》,

2《夏本紀》,

3《殷本紀》,

4《周本紀》,

5《秦本紀》,

6《秦始皇本紀》,

7《項羽本紀》

8《高祖本紀》,

9《呂后本紀》,

10《孝文帝本紀》,

11《孝景帝本紀》,

12《今上本紀》【寫的時候漢武帝還在世,沒有諡號,所以稱為《今上本紀》,後世根據漢武帝死後的諡號改為《孝武帝本紀》】

剛好本紀十二篇。

如果說沒有寫漢武帝的《今上本紀》,那就缺一篇會是誰的呢?縱觀歷史,有資格上本紀的,也只有漢武帝了。


七柳仙生


個人觀點,他是寫過的。中國古代的史家有一種不畏事不畏死而秉筆直書的高貴傳統。史上有名的例子有晉國史官董狐、齊國史官太史不畏強暴, 敢於秉筆直書的著名故事。史官董狐毫不懼執政大臣的威權, 直書其罪, 曾經得到孔子的讚揚。而齊國的崔杼弒死國君,齊太史直書曰:“崔杼弒其君。”崔杼就把太史給殺了, 太史其弟接著還是這樣寫,而又被殺。其三弟又書, 崔乃作罷。齊太史兄弟為記下崔杼弒君的罪惡, 前赴後繼, 連續被殺, 仍義無反顧。古人

的一些貴族精神幾乎是今天國人無法理解的。司馬遷身處當世,更應義不容辭地寫下當代史。另外,司馬遷作《史記》,是藏之名山,以待後世的,大約過了二十年,司馬遷死後才被後人獻出來。這就更沒有理由不寫今上本紀了。

不過,成書時漢武尚在,今上本紀沒有寫完整也應該是肯定的。


卜澮


現在通行的《史記》,有《孝武帝本紀》,也就是孝武帝即漢武帝,司馬遷活著時的皇上,今上。至於是否《今上本紀》,《史記》歷經兩千年,後人重新編輯,也有可能。


趙日金141


所謂的《今上本紀》,“今上”,意思就是當今皇上。司馬遷撰寫《史記》的時候,當朝皇帝就是漢武帝劉徹。所以,《今上本紀》其實就是《孝武本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