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凜冬將至?被要求不要“精緻”艦艇 航母核潛艇製造或受影響

受到美國新版《國防戰略》及在遠洋海域與中俄爭奪制海權的目標驅動,美國海軍造艦經費近年來持續增加,美海軍領導層也對一改奧巴馬時代的艦隊萎縮頹勢、重振全球海軍雄風的前景頗為樂觀。然而,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近日發佈的專題文章稱,由於特朗普向五角大樓“攤派”預算縮減指標,要求2020財年國防預算從2019財年的7190億美元降至約7000億美元,五角大樓不得不在各軍種項目中尋找“苦主”來替特朗普“分憂解難”。

一些美政府和海軍內部人士認為,靡費巨大、且在近年已得到“前所未有”增長的海軍造艦預算或首當其衝,成為軍費縮減的第一受害者。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分析師也認為,由於美海軍造艦預算在2018至2019財年的增長幅度已經遠超美國會的“心理底線”,因而一旦軍費緊縮的決定下達,國會恐怕也會尋求在“最後一分鐘”奪走美海軍的經費。那麼,究竟哪些艦艇的製造計劃可能受到軍費縮減影響呢?急於尋求對策的美海軍已經開始從五角大樓高官的表態中尋找“蛛絲馬跡”。

近期,五角大樓二號人物、美副防長沙納漢在一次討論海軍作戰能力建設的會議表示,在海軍裝備經費的劃分中,海軍航空兵目前獲益最多。同時,雖然五角大樓仍期望美海軍可以裝備更多艦艇,但海軍也應著眼於“正確”的兵力結構,尋求擴大數量而非追求“精緻”的艦艇。對於海軍造艦計劃是否會受到損害的疑問,沙納漢則含糊其辭地加以迴避。針對沙納漢的言論,美媒猜測,包括航空母艦、瀕海戰鬥艦、核潛艇和船塢登陸艦等主力艦船的後續製造都可能受到影響。

美海军凛冬将至?被要求不要“精致”舰艇 航母核潜艇制造或受影响
美海军凛冬将至?被要求不要“精致”舰艇 航母核潜艇制造或受影响

由於沙納漢在發言中直指海軍航空兵“分奶酪太多”,因而充當美海軍航空力量作戰平臺的航母建造計劃恐怕會成為軍費裁剪的首要目標。美國戰略和預算評估中心分析師布萊恩·克拉克認為,美海軍以往在遭遇預算壓力時,就經常通過減緩航母的採購進度、延長製造週期等手段,來降低每年航母建造項目所分擔的經費。考慮到福特級航母首艦在建造時耗資驚人且維持現有航母艦隊的日常支出負擔太大,美國海軍很可能放緩現有航母建造速度。同時,鑑於目前聖安東尼奧級Flight2型船塢登陸艦的後續建造計劃尚未立項,且首艦撥款已超過5億美元,在美海軍的兩棲作戰需求並不迫切的情況下,新型船塢登陸艦的建造也將被延緩。

通過玩“賬本遊戲”,美海軍起碼還可以付出多等幾年的代價保住大型艦艇項目。然而,對於艦體較小、造艦計劃又特別龐大的瀕海戰鬥艦來說,軍費縮減的“大棒”就未必那麼客氣了,或許會直接砍掉後續造艦計劃。原本用於在近海執行低烈度作戰任務、保障“由海向陸”的作戰行動的瀕海戰鬥艦,在如今海軍發展重點回歸爭奪制海權的形勢下顯得格外“雞肋”。昂貴的單位採購價格、孱弱的武備和快而無當的高速性能,也使其成為希望提高制海能力的美海軍高層的“眼中釘”,繼續建造的前景並不樂觀。

此外,在美國戰略核威懾能力中扮演“頂樑柱”角色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後續建造計劃雖然不太可能被縮減,但考慮到其高達72億美元的單艇建造成本,想維持現有潛艇部隊規模和新建潛艇預算之間的平衡,也需要美海軍預算部門費一番思量。

美海军凛冬将至?被要求不要“精致”舰艇 航母核潜艇制造或受影响

除導致美國海軍現有造艦計劃的延宕和萎縮外,軍費縮減還可能帶來其他負面影響。美國眾議院海上力量委員會成員普遍認為,造艦預算萎縮將導致近兩年剛剛獲得喘息之機的美國造船業再次陷入困境。如果現有造艦計劃被砍,就可能迫使剛剛擴大規模的美國造船企業再度裁員,導致技術工人的流失,進而延誤正常造艦週期並增大出現質量問題的風險。從長遠來看,主要依賴海軍訂單為生的美國船舶工業的研發製造能力,也將再度受到重創。

從美國預算決策體制的角度來看,造艦經費的縮減也可能對2020年度國防預算的通過,乃至對特朗普政府的“預算大局”產生消極效應。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核潛艇和瀕海戰鬥艦等項目遭遇裁減,進而使承接造艦任務的船舶企業受到損失,則處在這一選區的議員和民眾很可能選擇對特朗普政府“用腳投票”,尤其要考慮到目前擔負造艦任務的企業多數位於投票支持共和黨的所謂“特朗普州”。可見,軍事政策變更對政治格局產生的“蝴蝶效應”也不容小覷。

在經歷了奧巴馬時代持續的艦隊規模萎縮後,美國海軍在擴軍備戰的“春天”中沐浴未久,“銀根緊縮”的“凜冬”就不斷臨近。特朗普上臺之初發出的“讓美軍再次強大”的豪言壯語猶在耳畔,而美國海軍還能否繼續坐享短暫紅利,恐怕外界為還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文/馬騏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