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為復辟,想出一石二鳥之計,把《四庫全書》賣給日本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溥儀退位,清王朝滅亡。

溥儀雖為退位皇帝,但仍住在紫禁城內,生活費用由民國政府撥給,照舊過著皇帝的生活。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馮玉祥倒戈回京,軟禁了曹錕,吳佩孚垮臺。馮玉祥派鹿鍾麟帶兵入紫禁城,逼溥儀離開了皇宮。

溥儀為復辟,想出一石二鳥之計,把《四庫全書》賣給日本人

溥儀

溥儀貴為皇帝,是有野心的,被趕出紫禁城後,他沒了經濟來源,又心繫復辟大業,便開始想盡辦法撈錢。

溥儀一方面勾結帝國主義,另一方面又周旋於國內軍閥、政客之間。但這需要經濟基礎,他為了籌措經費,將目光盯上了故宮中的文物。

中國曆代宮廷都有收藏文物的傳統,宮廷收藏一代代傳下來,已經相當豐富。明清兩朝的皇帝更加重視文物收藏,特別是乾隆時期,宮廷的收藏達到了極盛。

溥儀為復辟,想出一石二鳥之計,把《四庫全書》賣給日本人

清朝滅亡後,這些文物都應該收歸國有,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他在《清室優待條件》中規定“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其原有之私產由中華民國特別保護”的條文,把紫禁城內的錢財和文物,都給了溥儀,成了他的私產。

溥儀在皇宮時,對宮中文物任意處置,1922年,溥儀以宮內經濟緊張為藉口,企圖把珍藏在紫禁城保和殿的《四庫全書》賣給日本人,雙方已經談好了120萬元的價格。

當時的愛國人士得知後,極力反對,最後在民國教育部的阻止下,保住了這部國寶。

溥儀為復辟,想出一石二鳥之計,把《四庫全書》賣給日本人

溥儀當時是想一箭雙鵰,既得到了大量復辟經費,又拉攏了日本帝國主義,得到了他們的支持。

可惜,他的如意算盤落空了,民眾是愛國的,即使再窮,也不能把祖宗留下來的東西賣給外國人。

《四庫全書》如果真的流入海外,對我國可謂極大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