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界的“AlphaGo”大戰!這場人機叉車巔峰對決意義幾何

無人智能技術現在已經不滿足於某一個環節的升級,它更想改變的是我們的整個流程。

來源 | 運聯傳媒(ID:tucmedia),作者 | 楊宏遠

9分38秒,7分05秒;7分09秒,6分25秒。

這四組數字是11月23日,智久機器人新品發佈會現場6V6叉車『人機大戰』的最終成績。9分38秒和7分09秒分別為人工駕駛叉車完成12件貨物入庫和出庫的時間,7分09秒和6分25秒則為無人駕駛叉車完成入庫和出庫的時間。(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查看現場直播回放)

2016年,AlphaGo打敗了李在石;今天,無人叉車打敗了6名參賽的叉車師傅。據瞭解,此次「人機大戰」面向全國海選徵集參賽的叉車司機,最終入選的都是各物流公司經驗豐富、技術嫻熟的最優秀員工,其中不乏工齡達5-10年的「老師傅」。

物流界的“AlphaGo”大戰!這場人機叉車巔峰對決意義幾何

這樣的數據擺在我們面前,讓任何人都無法忽視一個事實:這股人工智能的颶風已經向物流行業迎面襲來,無人化、智能化的時代已經到來。

我們在驚歎於無人叉車勝於人工的速度和準確性、安全性的同時,更要了解到,無人化、智能化的設備不僅在改變著物流搬運裝卸的效率,也在改變著物流整體的運營模式。

無人叉車的好日子來了

物流企業都在面臨著物流成本整體提升帶來的壓力。

「現在整個物流行業講的最多的,第一個是科技物流,第二個是降本增效。」智久機器人CEO張龍說道,「從物流行業的成本結構來分析,物流行業大的來說分三個部分,幹線運輸、倉內操作還有接貨送貨,成本就從這三個環節產生。」

而以倉內操作環節為例,主要面臨的是三個方面的成本:人力成本、場地成本和設備成本。

「大倉難找,一倉難求」的局面是倉儲物流企業面臨的最直觀的壓力,這帶來了貨量的增長和固定的倉儲面積之間無法平衡的矛盾,倉庫的面積不能支撐業務的快速增長。

物流界的“AlphaGo”大戰!這場人機叉車巔峰對決意義幾何

智久機器人CEO 張龍

人力成本,也是物流企業的一項逐年增加的壓力。正如張龍所說,現在的物流行業人力操作工,從招聘到用工等各個方面都面臨比較大的瓶頸。招聘的成本越來越高,從通知200人面試到1人錄取,轉化率只有0.5%。而入職的新員工第一個月基本上沒有產出,而即便是一名非常有行業經驗的叉車司機,面對新工作環境也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

同時,人工作業的產出難以把控,忽高忽低,甚至可能造成貨損貨差。而且人工操作還面臨一個很大的隱患:工傷安全。

因此,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無人倉出現,也有越來越多的智能化設備企業參與其中,更多的企業希望用科技的力量改變倉內操作的現狀。

智久機器人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智久無人叉車+智能托盤+多層貨架+JDS+LMS。簡單來說,就是用無人駕駛叉車替代人工駕駛叉車,並通過智能托盤將叉車與儲位信息連接。

這種連接,突破了庫區的概念,所有的庫位信息都被記錄進數據庫裡,能夠整體提高倉儲的利用率。同時,把平面倉改建為立體倉,將貨架從原來的一層擺放結構變成三層甚至更多層的擺放結構,相當於在原本倉儲面積的基礎上增加1倍或者1.5倍的實際倉儲面積。

「這套解決方案有兩個副產品。第一,能夠有效解決局部爆倉的問題。比如說今天北京的貨量突然增加,在傳統操作中,只能將放不下的貨堆到通道或者其他區域。但是無人叉車的存儲技術是將整個倉庫的儲位看成一個非常大的數據庫,也就是說北京的貨可以隨機隨便存放,取貨時是數通過貨物的運單號條形碼來查找。第二,能夠更加精準地找到貨。」張龍說道。

物流界的“AlphaGo”大戰!這場人機叉車巔峰對決意義幾何

《運聯傳媒》瞭解到,中國叉車市場需求巨大,且每年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在倉儲無人化技術備受關注的今天,叉車智能化更是成為了重要的市場需求。目前,智久無人叉車主要應用於分撥中心、中央配送倉(CDC)、區域配送倉(RDC)三種場景。

據悉,智久機器人的AGV無人駕駛叉車產品,已在德邦等企業的分撥中心率先實現了應用。德邦快遞副總裁姚曉舟在發佈會上表示,「德邦快遞精準定位大件快遞(3-60公斤),重視對科技的投入,希望藉助人工智能,提升物流效率。德邦快遞現在僅叉車司機就3000個人,如果智久公司能夠通過科技改變這個現狀的話,對物流行業的成本節約,庫內流轉將有很大的作用。」

物流界的“AlphaGo”大戰!這場人機叉車巔峰對決意義幾何

德邦快遞副總裁 姚曉舟

無人叉車改變了什麼?

在發佈會現場,張龍分享了一個自己的創業小故事。

三年前,當智久第一代無人叉車成功地交付給某製造業客戶使用時,他用手機錄了一段視頻,發給他在物流行業的一位師姐看。這位師姐看完之後對張龍說道,「你這個產品速度太慢了。」當時不服氣的他便跟隨師姐去到了貨場,立馬被震撼到了。張龍意識到,物流企業對操作環節的時效有著更高的要求,無人叉車必須要有速度。

經過三年的研發實驗,目前智久機器人的速度已經達到了直行3米/秒,轉彎1.5米/秒的速度。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搬運效率。

而且相比於叉車司機,無人駕駛叉車可以長時間內始終延續高效、穩定、精準的工作,不會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這也是提高搬運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點,從發佈會現場的「人機大戰」中也可以看出來。

搬運效率的提高,是無人叉車帶給行業的第一個改變。第二個改變,是無人叉車可以更大程度地減少搬運中的損耗。使用無人叉車進行可重複的物料搬運可大幅降低產品、材料和場地方面的損耗,並保證作業環境安全。

物流界的“AlphaGo”大戰!這場人機叉車巔峰對決意義幾何

第三個改變,是可以降低成本。這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無人駕駛的搬運作業可以減少人員的招聘、培訓、試錯成本。第二個方面,無人叉車可以在惡劣場景下執行物料搬運。第三個方面,區別於其他AGV無人駕駛叉車,智久採用RAAS(Robot-As-A-Service)模式,企業可按需租用,客觀上解決了「支付成本高、試錯成本高、維修維護成本高、退出成本高」的問題。

第四個改變,是無人叉車更適用於大規模作業。在現場的「人機大戰」中,在調度系統的統一指揮下,6輛無人駕駛叉車平穩行駛,相互之間的避讓配合有條不紊,貨物擺放也精確規範,搬運工作始終保持流暢運轉。

「單純考慮速度的因素,無人駕駛叉車最多與叉車司機打個平手。」張龍說道。「無人駕駛叉車在多機調度、多車協同、行走路徑優化等方面更具備優勢。」

第五個改變,是無人叉車更加柔性化,適應性更為廣泛。對於這一點,張龍用智久機器人的平臺化部署能力來舉例說明。智久機器人將無人叉車任務流程配置化,場景不同也無需二次開發。

《運聯傳媒》瞭解到,智久採用了目前最新的自然導引技術,無需鋪設反光板、磁帶磁釘等。因此,只需要一週左右的部署時間就可以實現場地應用。而且無人叉車具有開放的能力,可接入客戶的自動化設備,對接各種類型的系統,包括智久未來會推出的各種無人車或輔助設備。為此,張龍打了一個比喻:「我們的叉車就像優盤一樣可以即插即用。」

一個產品的背後,是一整套的解決方案。一場「人機大戰」的背後,是無人技術對傳統物流的顛覆,全流程自動化的到來,或許就在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