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称“不觉得杜嘉班纳这家公司有辱华的动机”,你如何评价?

读剧慧眼


1.使用中国的人员和场地≠尊重中国,更可能是利益驱动的商业行为而已。胡主编用使用中国的人员和场地来佐证他们没有侮辱,错了,对他们的评价太美好了,他们并不是小天使,只是为扩大中国市场而进行的交易行为罢了。当他们被质问的时候,就露出了他们丑恶的嘴脸。

2.前后过程:宣传片,贬低筷子和中国→对话,恶意辱骂→回应,矢口否认推卸责任说黑客作恶→言论,对你们只看到歧视而遗憾→视频,对于这种文化分歧表示抱歉。。。没有一个是真诚的,对中国人民情感和尊严的伤害他们并不在乎,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还要体谅他们什么呢???所以胡主编的想法我真的不同意。

3.这一次好像比以往的阵势更大,全民都在嘲讽辱骂,胡主编若是说我们的抵制要理智,爱国要理性,可能接受的人更多,可是他偏偏说“我并不认为他们在辱华”,从根源上否定了大众们的抵制原因,所以他被抵制也是正常。其次根据上面1、2两条,DG的所作所为绝对构成了辱华,我们没有头脑发热,而且官媒也进行过回应,所以胡主编,你被骂实属活该。


yamb1234


看过杜嘉班纳的那个视频,视频并无太大问题,尽管视频做的比较二,但绝对没有主观故意的辱华,我们也没有必要那么不自信,不能认为一个长的丑的女人用筷子吃披萨和意面,吃的很蹩脚,就认为是辱华的。



这个事件的问题是那个更二设计师,简直比那个二的女人更二。他的言论是辱华的,这才是让这个事件升级的主要原因,客观讲,设计师并不能完全替代公司,因为设计师的问题,而打工司,多少有点不公平,但是公司的问题在于没有重视这个舆情,所以也就是咎由自取了。


公司的公关团队有点“井”,横看竖看都是二,他们第一个回应是,账号被盗,这是我们早就不玩的理由,他们拿出来自然骗不了中国网民与明星。所以舆论用了自取其辱这个词来表达。包括章子怡和共青团。

最后公司认错,但已经是蠢到家了,孩子死了来奶了,于事无补了。

其实,这件事的理想处置是:1、道歉认错,设计师的错,也是公司的错,因为设计师与公司是有关联的。2、割接,应该开除割裂,度过难关,保住公司。3、产品打折。


韩东言


DG当然不想激怒钱袋子,所以才用种种隐晦的手段表达歧视的恶意,试探国人的底线,这样做即使面对指责,也有借口为自己开脱。傻子也能看出来其目的何在,结合事主在私信里暴露的人品和种族主义倾向,其动机一目了然。某些白人就是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对文化差异有精神洁癖,需要什么动机?不说别的,光是吃狗肉一事就够他们到处喷了。这几个广告,处心积虑恶意满满,还是为了宣传一个品牌来华捞金,打你一个巴掌还让你说不出哪儿疼,国人该不该愤怒?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破牌子对中国人如此侮辱,是不是也要把胸怀打开欢迎其他外国品牌如此效仿?

胡轻描淡写地说其只是“二”,我不认为他看不出来这几条广告的用意,除非是装瞎。人家抖这个机灵给你看,胡就偏偏很配合。还引出“九一八”,即使不了解这个DG事主,也总该了解本国的历史。九一八是什么事件?被你拎出来讽刺本国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医学救不了某些人


首先确认:发表辱华言论的杜嘉班纳公司的斯蒂芬诺.嘉班纳,就是杜嘉班纳的第二号创始人(Stefano Gabbana)。而并非一般设计师或员工。

他的言论完全能够代表杜嘉班纳公司的官方立场。

常言道: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斯蒂芬诺.嘉班纳的辱华视频和言论是蓄意而为。在一些西方国家人的眼中,中国是落后愚昧的,他们从根上没瞧得上中国人。希望国人一定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力戒祟洋媚外。国与国交往应遵循外交‘’五项原则‘’。各国公司和民间交往,最基本的是尊重各自国家民风民俗。‘’筷子‘’是中华民族传统餐具之一,被杜嘉班纳说成‘’两根小棍棍‘’。如按他们的思维逻辑,我们是否可称西餐具叉子为‘’像粪叉子一样‘’呢?只是我们中国人不和他们一般见识而已。所以中国网民驳斥他并让他道歉。他不仅豪无悔改歉意,反而变本加厉诬蔑中国‘’是屎一样的国家‘’。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杜嘉班纳公司的本质决定的。绝不是‘’教养‘’问题可以避重就轻。请问这个世界上哪个国家哪家公司哪个人敢于公开恶毒咒骂中国?!只有杜嘉班纳这个‘’蝎子巴巴---独一份‘’!他小小的杜嘉班纳公司就仗着在中国卖几年奢侈品,走几场时装模特秀就不可一世了,未免太狂妄了吧。

捍卫祖国尊严,中国人匹夫有责。广大中国网民和明星的做法十分正确!杜嘉班纳已是‘’吃不了---兜子走‘’(参照配图)。让杜嘉班纳带着他们的狂妄滚回意大利米兰去吧。中国人不稀罕他!

作为《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的相关评论和观点,令国人遗憾。凭他的专业来讲,太失水准。应该三思而后行。


宇宙之光a


一个人没有宠辱不惊的心态就不可能会成功,一个自信的人不惧任何挫折和磨难,更不会为了别人的冷眼和嘲笑而生气。自卑的人才会害怕别人的指责和冷眼,极度的自卑会变成极度的自傲。

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有一个邻居今年三十多了,坏毛病不少,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谁都不能说他坏话。如果让他知道了哪个人胆敢说他坏话,他无论如何都要找到这个人,不解释清楚、不赔礼道歉就绝不放过。当然像他这样的人,几乎是没有几个朋友的,谁看见他都是躲着的。

偶尔朋友请他出来吃顿饭,还要看他的脸色。因为他很敏感,哪怕是任何一句话,他都会怀疑别人在说他。久而久之再也没有人愿意和他在一起玩了。有一次他小舅子喝完酒在他老婆面前说了他几句,晚上他回家后知道了,跑去岳父岳母家大吵大闹,结果最后老婆也和他离婚了。这段时间好久没有看见他了,听说和老板吵架被辞退了,回老家去了。

必胜非勇,必查非明。一个没有包容心的人是不会被尊重的,一个没有包容心的民族注定不会强大的。

只要你有足够的自信,宠辱不惊的心态,怕什么嘲笑,怕什么辱骂。D&G只是一个意大利公司而已,他除了嘴巴臭还能怎么样?他口不择言只能证明他素质差,难道他说我们像屎一样,我们就真的变成一坨屎吗?如果我们真的是这样的心态,那就太看得起他了而我们就成为一个笑话了。你们想想每天一大波人天天骂美国天天骂特朗普,人家鸟都不鸟你。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金色五菱超级大面包


一个五官不正的人今天居然霸屏了;我去,让他滚远点,不想再看见这个名字...



崔老师粉丝之一


这个胡的身为总编,我想说说你这些话只有两个动机。

第一个:想吸引眼球制造话题,站在媒体的角度,当然希望炒作话题,最好就像分出正方反方,但是这一次真的不同,我不是愤青,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绝对不会姑息这种侮辱整个民族的行为,你dg设计师特立独行可以,但是言论自由是有底线的,一个触犯到其他民族底线的人得到这样的对待理所当然,这种行为只能说带着自大,傲慢,愚蠢。

第二个:给dg当公关枪手,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自己丧失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底线,这件让所有中国人愤慨的事情成了你赚钱的手段让人鄙视,你可以选择加入外国籍了,祖国不欢迎这样的人,因为你没有起码的良知和做人底线,拿着昧心钱希望你能睡好觉吧,估计很多网友会乐意人肉你过去的一切,除非你是完人,否则估计不会比高铁占座男的下场好多少


紫玄修行


对于《环球时报》总编辑的文章,笔者认为有些避重就轻。

1.胡总编认为杜嘉班纳(DG)没有辱华动机?笔者提出一些质疑。那么那段《起筷吃饭》的视频是不是有不妥之处?或者说是不是有过失之处呢?胡总编为什么只字不提呢?整个视频我看过了,整个视频看下来让人有些不舒服,因为视频中的三个意大利食品不适合用筷子吃,也确实有讽刺之意。即使文化上有差异,退一万步说最起码是不是犯了“无心之过”呢?既然有过错就道歉改正,这是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很难吗?可他们只是含糊其辞的表示

:“GREAT SHOW因故改期,对由此所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看来杜嘉班纳(DG)认为:活动改期比什么都重要。下图为胡主编的文章。




2.既然这个视频影响(讽刺)了他国文化,有些不妥之处,那就道歉认个错就完事了呗。但他们毫无诚意,这难道不是傲慢吗?胡总编你认为:这只是他们不懂中国,很二的公关团队问题?那么一个正规的大公司,会应聘一些很二而却不懂中国的人来做中国公关?请问胡主编:“您会不会用很二不懂编辑的人做编辑呢?完全说不过去嘛,逻辑混乱。

3.胡主编“您”把DG设计师那么严重的辱华言论称作:“脾气坏缺教养”6个字就概括了?这是不是避重就轻呢?而且很离谱的避重就轻。这个说法难以服众啊,还不如你说他帐号真的被盗了呢,最起码还有一点合理性。你说他吧唧中国消费者?这还真有可能,准确的说是吧唧钱。但这和尊不尊重别国的文化是两码事啊?下图就是胡主编所说的:“脾气坏缺教养”?笔者难以接受胡主编的观点,大家来看看。


其实这件事不但国人很愤怒,也有很多同样使用筷子的国家网民表示不满,一些欧美民众也纷纷谴责DG。杜嘉班纳(DG)事件不断发孝,海外媒体也纷纷报道,一些国外网民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笔者看了他国的网民评论,更坚信杜嘉班纳那段视频是有严重“过失”的,所以笔者认为胡主编的这篇言论,涉嫌只是为了博眼球之嫌。下图为日本和韩国网民的一些看法。




那么作为《环球时报》总编辑不会没注意到上述的报道吧,那么DG设计师的如此言论,你让国人应该怎么想才对呢?再说了就它们公司的奢侈品,我们普通老百姓也买不起。就算倒闭对我们没任何影响,何况他们还那么傲慢。不知胡主编出于什么心态,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言论。我相信胡主编一定看过DG设计师的言论,那些话真的不是“脾气坏缺教养”的问题,那是赤裸裸的歧视与挑衅行为,所以我完全不同意胡主编的观点。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对于老胡,我觉得他冒任何言论都很正常。

胡锡进,老胡,环环的总编。也是一个舆论场上的牛逼人物,曾关注过他,但总觉得他像个孩童,心智未熟的那种,有点老可爱的味道,他的言论忽左忽右,飘忽不定,让人无法从其言论中摸清他的真实意思!

王局志安曾调侃他是:墙头草,东风东倒,西风西倒!

上次,曾家在瑞典游玩,半夜被送至坟场,网络上好不热恼,说戏精出国表演,把中国传统经典戏“一哭二恼三上吊”传播到国外去了,让瑞典人民感受了一番“丑陋的中国人”是如何精彩演绎这部戏的。可咱们可爱的环环总编老胡,胡锡进力挺曾家,让人大跃眼镜,后因舆论比较猛烈,改口说对这种辱华行为要清算!

而这次,民众都在抵制,说这是辱华行为,铁证如山,要让这个意大利奢侈品牌记住,咱大中国不是你想辱就能辱的,各路人马纷纷加入抵制队伍,淘宝等商家也纷纷下架他们的产品,上海的有关部门也说要彻查此事……嘿...怪了哈,爱国如斯的可爱老胡竟然说,咱缺少自信,长了一颗玻璃心!

可见,老胡心,海底针,比女人心还难搞懂!

所以,舆论放过老胡吧,批评一多,他准会黄顾左右而言他,自嘲一番,嘻哈一番,就翻遍了……


宝爸社评


杜嘉班纳辱华事件,我支持老胡的观点。

杜嘉班纳辱华事件自11月21日开始,一直发酵到现在。 先是杜嘉班纳宣传片里一组中国元素的内容引发网友热议,然后杜嘉班纳设计师亲自与中国网友争议,并说出中国就是一个屎国的辱华言论,彻底惹怒了中国网友。

为了表示对杜嘉班纳傲慢的愤慨,陈坤,李冰冰,迪丽热巴,王俊凯等一干演艺明星和模特首先表态集体拒绝参加发布会。

紧接着国内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唯品会等几大电商平台也全部下架杜嘉班纳所有产品。

虽然事后杜嘉班纳主动宣布取消了发布会,又解释说设计师辱华言论是被盗号,已是于事无补。


此次国内民众对杜嘉班纳辱华事件的愤慨和声讨,群情激昂,表现出来的团结,很是让人欣慰。

民众的国家荣誉感越来越强,对外国来华生意却不守中国规矩的容忍度越来越低。

外国人可以来华做生意,我们表示欢迎。

但我们也最恨那种端起中国的碗吃饭,放下筷子就骂中国娘的不良企业。

连共青团中央也在官博上表态:



这次官方民间的态度,出奇的一致。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回答外国记者就此次事件提问的时候,也说出:我们不想把此次事件上升为外交问题,但你们也该问问中国民众怎么想。

荡气回肠!


就在民众欢欣鼓舞,终于得到政府层面支持的时候,《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出了一篇在有些人看来不和谐的文章,给大家泼了一瓢冷水。

老胡文章的观点是:

他不相信杜嘉班纳公司有辱华的动机。

理由是:

1.杜嘉班纳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就为了这场时装秀,没有理由为了辱华去砸了自己的场子。

2.所以造成此次事件与此次活动的中方雇员没有话语权或者根本就是二杆子有关。

3.杜嘉班纳的设计师只是个傲慢无知缺少教养的家伙。公司层面巴结中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去有意辱华砸了自己的饭碗。

冷静想想,老胡说的确认不无道理。

老胡的身份不一样,《环球时报》总编辑,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的表态实质上也是对时下民众激昂的情绪打了一支镇静剂,间接的也向杜嘉班纳,向意大利释放出我们的善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我本人能够理解老胡的想法,也绝对支持他的态度。

遗憾的是,网上出现不少针对老胡的杂音,对老胡冷嘲热讽,极尽挖苦之能。

兄台,这样好么?

即便老胡说的完全与民众的想法背道而驰,我们也应该容许有不同的声音。

百花齐放才更显娇艳。

何况老胡说的还句句在理?

爱国热情值得尊敬和赞扬,但一味的打着爱国旗号鲁莽冲动,就变成了狭隘的民粹。

我们不能只凭自己的意志去绑架老胡的思想。 而且从某种层面上讲,我们的思想深度还远远不如老胡。



中国和意大利就好比一个村子里的两个大户人家,儿孙满堂,人口众多。

突然有一天,意大利家有个小子杜嘉班纳来到我们家串门,顺便做点小生意。

杜嘉班纳的一个手下一不小心说了几句坏话得罪了中国,中国家的小的们群拥而上,一致对付杜嘉班纳。

骂也骂了,生意也不做了,还把杜嘉班纳以前放在我们家的货物丢了出去,不让其上架。

还能怎么样? 总不能为了个杜嘉班纳小子,发射枚东风——26,去轰人家罗马家门口的意大利大炮吧?

小孩子玩归玩,吵归吵,打得头破血流也罢,只要人家不是故意的,不是受家长指使,闹闹也就算了。

大人们这个时候的责任就是拉扯开两家小孩,不让矛盾进一步激化,影响两家关系的长久未来。

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多个朋友多条路。

老胡是大哥,他不可能参与打架,尽管他心里也可能是牙痒痒,恨不得磨拳擦掌。

但他不能动手,不但不能动手,还会给几颗糖粒子给杜嘉班纳小子们吃。 否则就可能会被意大利家认为是中国以大欺小,以多欺少,恃强凌弱。

老胡的职责就是那个劝架的,他说的那番话也是给彼此台阶下。

事情已经开始平息了,大家也就散了吧。

养足精神,各找各的门路,各干各的活。

我们不惹事,我们不怕事,我们也不会得理不饶人,没有原则上的利害冲突,我们会大事化小,小了化了。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只是这次,大家可千万别误会老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