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说曹操大将徐晃不惧关羽却怕赵云?


其实并不能说不惧关羽怕赵云,因为古代人用兵讲究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

我们读三国,都知道关羽是在曹操的身边待过一阵子的,那时候曹操可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拉拢关羽啊!

曹操既然摆宴席,肯定是要找陪席的人的,虽说关羽经常说自己熟读《春秋》,曹操可不会去找一帮文人书生去当陪客。



既然不能请读书的,也就只能叫徐晃,张辽他们这帮子武将作陪了,那时候曹操身边的武将那可对关羽都是客气有嘉,张口闭口都是叫哥的。

曹操身边的武将虽说都在武力上有点欠缺,但是这帮人却都是文武双全,没有一个说是不懂兵法谋略的。

而对于这些将军来说,他们在没有战争时都会在自己脑子里设想假想敌的,特别是自己比较忌惮的人。


我认为曹操当时敢与放关羽离开,成全自己的好名声。

应该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曹操手下的人已经对关羽进行了各种研究。

大体上已经把关羽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基本都摸清了。

而这些人中被比做“周亚夫”的徐晃应该是收获最大的人。

可以说关羽樊城一战敗的并不冤枉,一个知己知彼,一个两眼摸黑,这只能说古人留下的老话是有无穷智慧的,不闻着,吃亏就在眼前,这也需要我们现代人也要提起警戒!

而徐晃对于赵云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接触的机会的,因为赵云一直被刘备困在身边,根本就不给别人研究套路赵云的机会。

到虽说徐晃没有接触过赵云,但赵云组织过的小型军事战役却从来没有敗过,号称“常胜将军”。


这就不能让人小看赵云了,因为以小见大,从这些小型战役中可以看出,赵云的军事素养是刘备手底下其他将军没法比的,这也包括关羽,而且赵云这个人是比较谨慎自信的人,要么他也不会当刘备的贴身保镖当这么久,都没有听说刘备被刺杀过的事情出现在演绎中。

而在长板桥一战中,赵云单枪匹马七进七出单骑救主,一连杀死五十多名曹将,我想当时徐晃也是看到了的,而且对这个军阵中敢与穿白袍来去自如的赵云是非常忌惮的。

特别是多年来,徐晃从没有获得关于赵云有效的信息,更对此人一知半解,这也就造成了他对赵云的忌惮。

说到这了,欢迎大家批评指教,只是不要喷人,我脾气也不好一点就炸,谢谢大家理解。


兔酷酷


为啥徐晃不怕关羽,却独独怕赵云?



这是因为,徐晃战场上遇到关羽、赵云时,大背景、作战条件不同,从而导致徐晃心态产生巨大变化。



按照时间顺序,先说徐晃单怕赵云。一是在长坂坡,徐晃亲眼目睹赵云勇猛果敢,留下深刻印象;二是华容道第一道卡口,被赵云截住,曹操丞相指名让徐晃许褚双战赵云,虽有当时全军败退大背景,但赵云不畏曹营双猛,奋力搏杀,徐晃许褚略略过招,就赶紧自动放弃,加入逃跑大军;三是汉中战役时,徐晃张郃奉命围堵黄忠,赵云突破重围,勇救黄忠,又重返包围圈,救出张著,气得曹操亲自组队,追击赵云,又被赵云轻松化解,还射杀大批追兵,致使拥挤践踏落入汉水,伤亡甚大。



再看徐晃不怕关羽,这说的是襄樊战役后期,徐晃作为第二批支援梯队,奉命出兵援助驻守樊城的曹仁,出兵前,曹操亲自召见,面授机宜,其中最关键的,是告诉徐晃别怯战,因为曹操已经和孙权联通,孙权答应出兵荆州,从侧后夹击关羽,这时候的徐晃,就凭这颗定心丸,难道还需要再怕吗?如果还怕,恐怕这将军也就别当了,轻点退休养老,重点治罪入狱,作为吃这碗饭的,不算过分吧?还需要指出,徐晃和关羽是老乡、熟人,俗话说,老乡见老乡,再孬乐洋洋。徐晃和关羽虽为敌对方,但一个老乡就排除了恐惧、紧张,防范戒备自然就放开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年徐晃怕赵云,大多数情况下,曹军本身处于败退、或者不利局面,加上徐晃年轻,历练、经验、心理都不太成熟;而不怕关羽,这些因素全翻转过来,自然就没有了再怕的理由。在这些条件下,就是换成赵云,估计徐晃的“怕”症至少也会好多了。(012)


流誉后


最讨厌这种“谁谁不怕这个,却怕那个”的问题了。哪有什么怕不怕的?三国演义的武力,徐晃是一流,关羽、赵云都是超一流,相差很微弱。徐晃对关羽、赵云肯定都打不过,但应该能够支持几十个回合不败。


演义中,徐晃和赵云遭遇的次数并不多。汝南之战和当阳之战,徐晃都没能碰上赵云(但是和徐晃差不多的张郃则与赵云有交锋)。在火烧赤壁后,曹操兵败逃亡时,徐晃打过赵云:

操教徐晃、张郃双敌赵云,自己冒 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徐晃张郃双战赵云,有惊无险,未见高低,也未见徐晃怕赵云。

至于所谓的徐晃怕赵云,应该是在汉水之战时,赵云的高光时刻:

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 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 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这一段确实有写徐晃张郃害怕赵云,比在赤壁后表现差远了。但硬要说为何如此,因为这是赵云的高光时刻。别说徐晃怕,整个曹军都怕赵云。就跟前面白马坡徐晃二十回合输给颜良,关羽一刀斩了颜良一样。

而所谓徐晃不怕关羽,主要就是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徐晃在战场上和关羽战了八十回合。而为何徐晃有这个胆子呢?那是因为在之前徐晃已经从曹操那里,知道东吴会偷袭关羽后方;也从曹仁那里知道关羽中了毒箭,右臂武力。这种情况下,也不过是战平八十回合。再看看当初华容道前,徐晃一样对着关羽求饶,真没显得多不怕关羽。


巴山夜雨涮锅


小编提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徐晃算得上大小战役无数,与许褚战过,马超战过,庞德,颜良文丑战过,关羽劈颜良是如何劈的,他看得清清楚楚,颜良完全是措手不及,他怎么不敢战,虽然他看到赵云舞枪如遍身梨花瑞雪纷飞,心生寒意,同样他不是与张郃双战黄忠时间太长疲劳,也会和赵云一战,


小竹心


题主的问题,是没有看全《三国演义》吗?其实,喜欢赵云很正常。赵云的人品在正式历史就很好,加上小说的艺术美化,就更是完人。但是,“完人”就一定是天下第一吗?一定要这样吹嘘他吗?如果说小说美化了赵云的武艺,那是没有错,可在罗贯中笔下,赵云也是猛将之一而已。而且给他留的“尾巴”并不少,只是很多人都喜欢选择性忽视而已!

《演义》中徐晃跟赵云的相遇只有三次;

第一次是赤壁之战;曹军在失魂落魄之际遇到赵云。曹操命“张郃、徐晃双敌赵云”,这个“双”字,就很清楚地说命,张郃徐晃仅有两人,而赵云的是“一彪军”。败逃中以两个人,抵敌赵云+他的一彪军,很难堪吗?如果你是徐晃,败逃中已经精疲力竭,碰上一个你打不赢的敌人,带着一彪军来追你,这一彪军尽量少算点,至少有三百人以上吧?你就一个同伴,要抵住赵云加上他的三百人,你敢上吗?徐晃、张郃上了,而且毫发无伤的全身而退。

第二次是汉水之战;徐晃+张郃,从一大早,就与黄忠恶战,一直打到太阳偏西,也没拿下黄忠。这时赵云率三千生力军来了,徐晃、张郃用屁股想,也知道打了大半天,连黄忠都拿不下,何况要打败黄忠+赵云两个顶级武将?只是罗贯中实在爱赵云,让他耍了一把花枪而已!

第三次就是汉水之战没几天之后的事了;徐晃背水列阵,明挑黄忠+赵云。这是“徐晃惧赵云”吗?黄忠说:“今徐晃恃勇而来,且休与敌;待日暮兵疲,你我分兵两路击之可也。”云然之。两大虎将,为什么要等一个“害怕赵云”的徐晃“兵疲”才动手?黄忠不是“一身是胆”,可赵云为什么就同意黄忠的说法呢?何况徐晃“兵疲”后,他二人并不是去战徐晃,而是分两路冲击徐晃正在撤退的军阵。

为何没有人问;“赵云、黄忠不惧许褚,却怕徐晃”?


傲视苍穹39


首先,徐晃看到关羽有伤,再者,徐晃了解关羽忠义性格对他无防备,又是旧识,说说好听的话叙叙旧,等待援兵。一切准备妥当主动权在自己手里了,再露出獠牙。而与赵云不同,战场上跟你没说的,直接开杀,不给你争取援兵的机会。只能说关羽看错了人,太相信徐晃了,导致了自己无法收拾的后果。成就了“走麦城”这个悲剧的成语。


阳光海岸59108


换句话说:曹魏手下有哪个大将敢单挑关羽!二爷虽然有很多不胜战绩,但是对于曹魏那帮怂包吓都吓死了,演义中曹魏武将没有一个牛逼的,吕布、华雄、颜良、文丑、张飞、马超等基本都一个人吓退一帮,只有曹老板有性命之忧许褚才会拼命。


经典之作三国志


徐晃接触过关羽,他懂关羽有仁慈的一面。关于赵云他只一知半解,所以有所惧惮。


难忘历史的改变


演义里张颌带着徐晃都不敢跟赵云打,你说徐晃不怕关羽那是关羽受了箭伤且年迈,巅峰时期许褚跟他一起上也不是对手,徐晃在颜良手里连二十回合都走不出去。


明149266215


这个问题很简单, 赵云会文,善于谋略,而关羽就有些过分依赖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