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将军,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中,随便乱取了个外号就成了好汉

即便是没有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一定听说过“水泊梁山有108位好汉”这事,同时咱们也应该知道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的好汉都是虚构出来的,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梁山好汉根本没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但虚构的角色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相应的历史原型,比如本文的主角,他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将军,施耐庵几乎是将这位将军和他的事迹照搬进了《水浒传》,可他却并没有给予足够多的笔墨来让这位将军(好汉)有啥精彩的表现,反倒是随便给他取了一个名不副实的外号,就让他混上了梁山。

古代一将军,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中,随便乱取了个外号就成了好汉

(关胜剧照)

熟读过《水浒传》的朋友就一定深有感触,这梁山上的大部分好汉不仅配不上“好汉”之名,甚至就连他们自己的外号都配不上,往往越是实力弱的好汉,那外号就越夸张,比如“小霸王”周通、“摸着天”杜迁、“云里金刚”宋万之流,不是霸王就是上天的,乍一听以为是啥猛将,反观“行者”武松、“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这些真正有实力的人,外号取得言简意赅,因为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外号来包装自己,但本文要说的这位好汉,你若是不细心点看,都不会觉得他名不副实,接下来咱们就聊聊他。

话说在五代时,刘守光于公元911年登基称帝,史称桀燕,前晋自然不会坐视他崛起而不管,于是便派出了大将周德威前去讨伐刘守光,刘守光也不怂,他也派出麾下大将出战,两位将军打了些回合后,周德威示弱了,他选择逃跑,而刘守光麾下那名将军则选择乘胜追击,结果对方突然回头一锤,那将军马蹄来不及停住,直接被一锤放倒后被生擒,刘守光麾下那名将军名为单廷圭,这名字熟悉吗?

古代一将军,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中,随便乱取了个外号就成了好汉

(单廷圭剧照)

没错,在《水浒传》中也有这么一位单廷圭,这人号称“圣水将”,上了梁山之后被排在了第四十四把交椅,如果说这两人只是名字一致就说施耐庵硬把五代的那位单廷圭写进《水浒传》未免有些牵强,然而读了《水浒传》原著后你就会发现,这俩人连经历都差不多,活脱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在《水浒传》中,单廷圭本事朝廷将领,与那魏定国奉命征讨梁山,结果在凌州与关胜作战时却出现了这样一幕,当时关胜与他斗了二十多个回合后调头就跑,单廷圭以为对方不敌他,所以前去追赶,结果关胜是诈败,他以那拖刀计将单廷圭打下马,之后将他生擒,看到这里,你是否有种“这集我看过”之类的感慨?

那么为什么说施耐庵是随便给这单廷圭取了个外号呢?“圣水将”这个名字,难不成单廷圭配不上吗?如果你读得够仔细就知道他的确是配不上这个外号。

古代一将军,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中,随便乱取了个外号就成了好汉

(魏定国剧照)

​在原著中单廷圭的表现的确不够出众,尤其是拿与他同期出场的“神火将”魏定国来作对比,那他简直就是弱爆了,魏定国擅长火攻,他手下有五百绛衣火兵,魏定国与关胜等人对抗时的表现也算是有勇有谋了,在后续的作战中,他的火攻也非常便于发挥战术意义,反观单廷圭,他自称“圣水将”,可他手下带的却是五百玄甲兵(重甲起兵),和他的作战特性并不符,有凑数之嫌,再看单廷圭的特技,说是会“水浸兵”这项技能,然而原著中压根就没表现过,那不等于吹牛吗?

古代一将军,被施耐庵写进水浒传中,随便乱取了个外号就成了好汉

(阮氏三雄剧照)

而且单廷圭以水攻闻名,却从不与梁山上其他水战出色的好汉们一同作战(有人说水攻不等于水战,前文已解释,他也没用过“水浸兵”这种水攻绝技),比如“船火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阮氏三雄还有“混江龙”李俊这些角色在水战中的表现都比他要强,他算哪门子的“圣水将”?

如此看来,施耐庵就是把五代的那位单廷圭强行写进了《水浒传》中,莫名其妙的给他取了个“圣水将”的名号便让他上了梁山当好汉,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