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軍艦為什麼就像蛋殼一樣,一觸就破?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現代戰艦一般都不具有裝甲,而且噸位不夠大,面對大噸位的貨船與其相撞,往往受傷的都是軍艦。比如去年美軍麥凱恩號驅逐艦就被撞成重傷,而貨輪則僅有擦傷。

最初海軍的作戰主要就是以火炮和魚雷等兵器,因此防禦這些武器的打擊也很簡單,那就是採用厚重的裝甲防護。當時的戰列艦都是皮粗肉厚的典型代表,在諸如彈藥庫,水線等關鍵部分都設有裝甲帶。

但是自從飛機出現後,戰列艦幾乎成了案板上的魚肉,面對飛機的攻擊毫無應對之力。後來導彈又開始成為各國軍隊的制式武器,各國相繼開發出導彈驅逐艦,導彈巡洋艦等這些武器,在這些攻擊距離遠,殺傷威力大的武器面前,裝甲防護沒有任何作用,因此各國開始拋棄裝甲,追求高航速,機動性,航程等這些性能指標,因此如今的現代軍艦大多數都是裸奔的,完全沒有任何裝甲防護。

至於近些年頻出的撞船事故,其實主要是軍艦的原因。大型貨船往往都是數萬噸甚至十餘萬噸排水量,操作極為困難,加上節省燃油考慮,因此航線一般非常固定,反而是軍艦機動性好,航線不固定。近年的幾次軍艦撞船事故主要都是因為軍艦指揮、觀測等部門工作不到位引起的。


前沿陣地


隨著航空兵主導海戰以及導彈時代的來臨,以及軍艦火控技術的巨大進步,作為軍艦主要防護工具的裝甲帶在現代海戰中的防禦效能已經被大大地縮減了,就算你戰列艦裝有再厚重的裝甲,一旦面對航空兵的攻擊機和反艦導彈的立體打擊,那隻能是分分鐘被吊打的節奏。於是,“盾”也出現了進化:軍艦設計師們拋棄了那些厚重的裝甲帶,除了保留了一些重要艙室(如作戰情報中心CIC)的裝甲防護以外,軍艦表面只剩下了用來防禦輕型速射火力和彈片的一層薄裝甲,主動防禦系統成為了軍艦在新時代的“盾”:CIWS、海拉姆、電子干擾系統等主動防禦手段的發展和進步為軍艦提升防(ren)御(pin)做出了重大貢獻!日本海上自衛隊艦艇上安裝的美製MK15“密集陣”近防系統(CIWS) 或許可以認為,招架一下比硬抗的要好😂



Minimalismman


這個是因為軍艦的作用和功能發生了變化,

現在的軍艦基本上沒有以前那種近身肉搏,用艦炮互打,基本上是遠程攻擊,遠程防衛,防空防空反潛,類似於古代士兵冷兵器時代,全身盔甲,現在士兵沒有了盔甲,軍艦同樣的道理。大量裝甲是雞肋,在厚的裝甲一但被導彈擊中就是紙一層。還影響軍艦本身的機動性,留下多餘的噸位可以加入現代科技。



刁山娃


是科技的發展使海軍作戰理念和戰術發生了變化,依靠軍艦搭載的各種雷達探測裝置和遠程進攻型武器形成比傳統的大炮鉅艦更有效的攻擊,現代戰艦強調攻擊手段多樣化,超視距作戰,遠程化,機動靈活則需要犧牲防護力,使用放空導彈和近防炮增強防護力,傳統的大炮鉅艦受制於技術限制,只能進行視覺範圍內的傳統戰鬥,所以防護力極其重要。


惡之箴言


在導彈面前,400mm和4mm也沒什麼區別


皇家騎士16


我不認為古代軍船就有多硬,你有什麼樣的盾,我就有什麼樣的矛。發展科技文明這國不搞矛那國就在搞基本是同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