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童贞

大家好,观复博物馆是马未都先生创办的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请关注我们的头条号,我们不定期为粉丝赠送观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

静笃君按:“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圣经·马太福音》)

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1533-1603)一生颇爱请人为自己画像,其肖像以寓意深刻著名。在流传下来的女王像中,除了我们前文介绍的“鹈鹕肖像”和“凤凰肖像”之外,还有一系列“另类”像——“女王持筛肖像”:

女王的童贞

▲ 油画《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筛子肖像”》(1579)

乔治·高文 作

现藏于华盛顿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

女王的童贞

▲ 油画《英女王伊丽莎白一世 / “锡耶纳筛子肖像”》(1583)

小昆廷·马赛斯 作

现藏于锡耶纳国立美术馆

女王的第一幅“持筛肖像”是由她的宫廷御用画师乔治·高文(George Gower, 1540–1596)于1579年创作的,是女王“筛子”肖像系列的鼻祖。在这幅肖像上,女王肩头右边皇家徽章下面写着“STANCHO RIPOSO & RIPOSATO AFFANO”,这是一行诗,出自文艺复兴诗人彼得拉克《爱的胜利》,意为:“疲惫不堪,我休息过了,仍在休息,却精疲力尽。”这位终身未嫁的“童贞女王”一生中并不缺少爱情,她却用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情爱与婚姻的抵制。

女王的童贞

▲ 油画《维斯塔护火贞女图西亚》(十六世纪)

意大利文艺复兴肖像画家莫罗尼(G. B. Moroni,约1521-1580) 作

现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

女王手中那引人注目的金筛子也与彼得拉克有关,它源于这位意大利文艺复兴诗人的另一作品《童贞的胜利》,在这首诗中,彼得拉克赞颂了古罗马著名的童贞女——灶神庙护火贞女图西亚。图西亚是古罗马历史上最著名的童贞女之一,她是灶神维斯塔的女祭司。

女王的童贞

▲ 油画《维斯塔护火贞女图西亚》(1874)

法国学院派画家赫克托(L. L. Hector,约1829-1900) 作

私人收藏

维斯塔护火贞女(Vestal Virgin)的主要任务是守护罗马维斯塔神庙的炉灶,保持圣火不熄。女祭司必须是童贞女,而图西亚却被人怀疑不贞。于是图西亚向灶神维斯塔祈祷求助,灶神便施神迹,让图西亚用一个筛子从台伯河取水,水存于筛中,一路送到维斯塔神庙,此间滴水未漏,向世人证明了图西亚的贞洁无瑕,谣言被攻破。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筛子就是童贞女的象征。

女王的童贞

▲ 油画《维斯塔护火贞女图西亚》(十八世纪)

意大利新古典主义画家科维(D. Corvi,约1721-1803) 作

现藏于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手持筛子,就是在向世人表明,自己如古罗马维斯塔护火贞女图西亚一样,是童贞女,欧洲宫廷里所有关于她的流言蜚语都是无稽之谈。而女王佩戴着的珍珠项链以及腰间那镶满珍珠的腰带,也都是贞洁的象征。这些都在与女王肩头右边彼得拉克的那句诗相呼应,向世人表达了女王对婚姻的抵制——这位“童贞女王”,愿意为了英格兰和英格兰人民,终身不嫁。

女王的童贞


▲ 釉彩陶盘《维斯塔护火贞女图西亚》(1538)

Francesco Xanto Avelli(约1487-1542)作

现藏于伦敦华勒斯典藏馆


此外,金筛口沿上的铭文“A TERRA ILBEN / AL DIMORA IN SELLA”意为“善落于地而恶留于鞍”,这句话是在向世人暗示,女王能够分辨善恶忠奸,是一位英明君主。

我们每天发表历史艺术文物相关文章及马未都录制的视频,同时发送馆藏品照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朋友圈和朋友们一起分享吧!谢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