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沒有雙系統手機?

淡淡的笑了62259306


很多年以前,當我們談起智能手機時,大家口中的“操作系統”曾經是相當百花齊放的:Windows Mobile、Plam、BB(黑莓)OS、QNX、塞班、Ubuntu、Limo(Linux Mobile)、Bada、MeeGo、甚至就連Windows Vista也曾一度出現在手機上……在那個時代,如果有人說,未來全世界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會變得只剩下兩種,那他一定會被視為瘋子。

經典刷機神器:HTC HD2

但事實就是這樣諷刺——當安卓和iOS“兩分天下”的時代真的到來的時候,曾經熱衷於刷機、折騰手機系統的發燒友們也並沒有發出多少不滿的聲音。看起來,無論是安卓還是iOS,兩大巨頭的確都將自家的系統生態經營得相當不錯,以至於消費者幾乎沒有什麼不滿了……

錯!不滿還是有的,只不過,這一次的異議者並非小眾數碼極客們,而是佔據著相當一部分消費能力的企業用戶。在他們看來,儘管手機廠商們年年吹噓著掌上移動設備性能“趕超電腦”,但無論是安卓還是iOS,移動操作系統的辦公體驗都可謂糟糕透頂。一方面,小尺寸的手機鍵盤根本不可能提供足夠舒適的文字創作體驗;另一方來說,大量的專業軟件都不能很好地運行在移動設備上——什麼你說Photoshop有安卓版本?拜託,那就是個照片美化軟件好伐~功能能和PC版相比麼?

很顯然,相比於極客們光說不練的抱怨,有錢有購買力的企業用戶的不滿,極大地刺激了相關廠商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各種花樣百出的“手機雙系統”也就應運而生了~

比如說,咱給系統換個殼可好?

咳咳,別笑,俗話說,“窮則思變”——最早想到在手機操作系統上作出些改變,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商業用戶需求的,既不是安卓也不是iOS,而是窮的叮噹響的Ubuntu、以及市場眼看就要被搶光了的微軟……

2011年,老牌操作系統公司Canonical“先知先覺”,決定基於旗下口碑還不錯的Ubuntu系統開發一個夢幻的手機OS——它夢幻在哪呢?一方面是強調全手勢操作,不需要“虛擬機”,另一方面就是號稱要提供一個基於雙界面的“PC模式”。

當然,這個“PC模式”並不是直接在手機裡塞了個PC操作系統,而只是給系統配備了兩套“殼”(本質上就是兩個Launcher)——在手機上顯示手機界面,而一旦連接到PC顯示器,就換成類似PC版Ubuntu系統的界面,相應地軟件也會自動切換到類似PC版的模式。Canonical的如意算盤打得啪啪響——本身Linux確實有跨平臺能力,照說應該不難才對。

可是,萬萬沒想到啊……負責Ubuntu Mobile的開發團隊是如此不靠譜,搞了幾年之後,居然承認自家技術不夠,實現不了PC模式的構想了。不僅如此,Ubuntu Mobile的創意還被隔壁的巨頭微軟給學了去,這一搞,就搞出了Windows 10 Mobile,以及曾經轟動一時的“Continuum模式”。

嚴格來說,曾經搭載於微軟Lumia 950、惠普Elite X3等幾款WM手機上的“Continuum模式”,還真是有其實用價值的。它同樣也是基於兩套界面的“偽雙系統”。但是,和沒錢沒技術的Linux同行不同,微軟自家有成熟的Office套件,WM手機連接到PC顯示器上之後,不僅界面看起來真挺像桌面Windows系統,甚至還有近乎全功能的桌面Office可以用。

可惜,微軟高層對於這個本應大有前途的構想興趣缺缺,Lumia 950自此成為微軟“雙系統”WM手機的絕唱。但它成功展示了“智能手機+第二套界面,連接顯示器秒變電腦”這種模式的可行性。

三星Dex、錘子“TNT”,都可以視為這種雙啟動器模式的現代繼任者,它們本質上依然是安卓系統,但是都內置了一套針對桌面顯示器優化的界面和部分軟件,在用戶將手機連接到顯示器之後,確實可以體驗到多任務、窗口化的辦公體驗,同時還能毫無障礙地在“桌面環境”下撥打電話、收發短信,相當方便。

但是,“換殼”式的手機雙系統解決方案存在著一個最大的弊病:它本質上還是基於手機操作系統的底層,在實時多任務能力、大型生產力軟件的兼容性上和本來的手機系統並無區別。對於輕辦公用戶編輯一下文檔、PPT什麼的還行,但是要是進行復雜的創作,這樣的“換殼式雙系統”就沒有多大幫助了。

手機是可以聯網的,因此……

相比於常規的臺式PC乃至筆記本產品來說,智能手機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可以輕鬆實現全時聯網——而且,如果信號狀況良好(再加上流量足夠)的話,手機的網速甚至有可能比一些辣雞寬帶還好得多。

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如果廠商完全可以在服務器上提供一個真正的PC功能——只要手機連接到網絡,就能實現“遠程雙系統”的特殊體驗——有些廠商將其稱之為“雲主機”或者“虛擬電腦”。

Nvidia的GeForce Now雲遊戲業務,正是“雲主機”的典型應用

很顯然,相比於前一種在本地系統上“換皮”而來的桌面雙系統體驗,“雲主機”最大的好處是它理論上可以兼容任何操作系統,實現任意複雜的功能。比如說,只需要在服務器上運行一個Windows,那麼手機本身的硬件是否兼容Windows都不重要了——因為所有的計算、存儲、畫面渲染過程都是在雲端進行的,手機只相當於一個聯網的顯示器+觸摸板而已。

在這樣的雲主機上,你可以用手機“運行”完整的桌面3DSMAX、AfterEffect、Vegas等大型渲染程序,也能像Windows電腦一樣使用完整的桌面Office進行文檔編輯,甚至還可以直接在手機屏幕上玩到PC遊戲——流暢與否和手機幾乎無關,只要雲端服務器性能夠強就行。

看起來是不是很完美?但是——是的,但是,“雲主機”有三個巨大的缺點,一是其對網絡帶寬要求太高,如果手機網絡稍有波動,就會直接造成系統卡頓、掉線;二是由於所有數據存儲在雲端,這對於個人隱私保護顯然不太有利;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樣的雲端主機服務,價格實在不是一般人承受得了的……

說了這麼多,最後大家還是回到了老路上

“換jia皮de雙系統”不夠好用,“雲系統”更不靠譜,要滿足商務人士們用手機辦公的剛需,廠商們最後還是得老老實實地回到老路上去——給手機真正安裝兩套操作系統,平時用一套,真正辦公時“電腦模式”用另外一套。

最早實踐這個想法的廠商是HTC:在2008年,HTC推出了一款在當時看起來石破天驚的產品,HTC Shift。它擁有一塊7吋的大觸屏,內置了Windows Vsita 和SnapVUE雙系統,可以在貨真價實的“PC模式”和手機模式之間切換。真正實現了完整PC體驗的“手機辦公”。

當然,HTC Shift作為吃螃蟹的雙系統手機,付出的代價也是慘重的:由於當時的手機CPU根本不可能拖得動PC系統,HTC不得不給這部“超級手機”裝上了兩套CPU、兩套內存——實際上相當於真的將一臺電腦硬件塞進了手機裡,讓它和手機共用屏幕和硬盤而已。

時過境遷,後來的智能手機逐漸不再有性能上的掣肘,因此到了2011年,當摩托羅拉(那時候還不叫moto)就將Ubuntu系統直接集成到了安卓手機裡——插上專用的底座,手機就能驅動一個“PC系統”用於辦公和上網了。不過,摩托羅拉的創新沒有持續很久——當他們將旗下手機的安卓系統更新到4.0版本之後,Webtop(也就是雙系統)功能就又被取消了,並沒能堅持下來。

當手機“真·雙系統”功能再一次出現,已經到了2018年的今日:就在前幾天的三星開發者會議上,這家智能手機巨頭企業正式宣佈了全新的Linux on DeX解決方案——一種讓智能手機在“電腦模式”下真正運行本地PC操作系統的技術。

具體來說,三星和Ubuntu系統的開發商合作,為Galaxy Note9手機、Galaxy Tab S4平板兩款設備帶來了全新的雙系統機制。在安裝了相應的軟件之後,只要將手機連接到電腦(或者直接在平板上啟用相關的程序)——呈現在用戶面前的就不再是以前的“桌面版安卓”,而是一個獨立的Ubuntu 16.04LTS版桌面操作系統了。

它可以像PC上的Ubuntu一樣,通過官方應用商店安裝各種程序,也能提供和PC一模一樣的窗口化軟件界面、多任務運行能力,三星指出——如此一來,程序員就可以隨時隨地在他們的手機上寫代碼了~真是個惡魔(笑)。

說來說去,融合才是大趨勢

其實,從技術層面上來講,如今的手機SoC在絕對性能上確實已經超過了一些低端電腦CPU,至於ARM架構的兼容性問題,其實隨著幾十年的行業發展,如今也早就不成問題。不管是Windows還是Linux,原生ARM程序也都已經有一大把了。

在這種情況下,手機內置電腦“雙系統”早已不像往年那樣困難——理論上來說,只要手機廠商有心,真正的“手機變電腦”只不過是成本問題而已。

而且,不僅是手機可以實裝雙系統,關鍵的時刻變電腦。就連反過來的操作也不是不可能——君不見高通和微軟聯手推出的驍龍筆記本都已經出到了第二代,而蘋果據傳也準備推出基於自家ARM處理器的MacBook筆記本了麼?


三易生活


據《印度時報》報道,印度手機制造商Karbonn近日已經從微軟公司獲得授權,前者將在未來6個月內推出同時搭載Windows Phone系統和Android系統的智能機。



儘管目前我們還不清楚“雙系統”究竟會給用戶帶來什麼特別的好處,但該報道指出,這款“雙系統”手機的目標對象是專業人士和科技愛好者。

Karbonn公司董事長Sudhir Hasija在採訪中表示:“微軟放寬了對合作夥伴的限制條件,並未更多的潛在合作者打開了一扇大門。我們兩天前剛剛與微軟簽訂了合作協議,計劃在未來3個月內推出WP手機。”

去年十月,彭博社曾報道了一個驚人的消息:微軟希望HTC可以生產同時搭載WP和Android的手機。如果HTC這樣做,微軟會減少或減免專利授權費用。


零七數碼


雙系統手機可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