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书一定要趁年轻读?

用户64324579


年轻人,谈谈情、说说爱,挺好,哈哈。

那么,我就推荐几本心理和情感方面的书吧。

第一本:《进化心理学》作者 巴斯 豆瓣评分8.9

这本书从进化的角度分析人类的选择配偶的原因和机制。

非常赞的一本书,看完这本书,你对于男性和女性找对象的心理会更加透彻。

第二本:社会心理学 戴维迈尔斯 豆瓣评分:9.0

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好的著作,没有之一!!!

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好的著作,没有之一!!!

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好的著作,没有之一!!!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非常非常非常好,我绝对不是书托。

第三本:《幸福之路》罗素 豆瓣评分8.9

听书名就知道讲什么的了。

大神罗素写的,超赞。

第四本:《亲密关系》罗兰米勒 豆瓣评分8.7

搭配第一本《进化心理学》,是在居家必备之好书呀。

类似的书还有弗洛姆《爱的艺术》和《生命之爱》,也很赞!


冯起升


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伪文艺青年,一定要回答这个!

中国:四大名著不必说了,一定要读,第一次读不懂没关系,多读几次便是了,经典中的经典。《平凡的世界》《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白鹿原》《黄金时代》《尘埃落定》这几本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另外《一个人的村庄》《风中的院门》《沉默的大多数》,也很不错。如果你时间有限,建议读《平凡的世界》

外国:《百年孤独》《追风筝的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看不见的城市》。毛姆的书大家也都推荐了《月亮和六便士》《人生的枷锁》《刀锋》,也是非常值得看的。如果你有时间和一定的阅读水平,建议读卡尔维诺和卡夫卡的书。如果你时间有限,建议读《百年孤独》。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读书软件,非常不错,上面的书都是和厦门大学合作的,也有读者上传的。用过大多数读书软件,个人这个是最好的。
最后,欢迎热爱文学的朋友关注或加好友,交流学习。


车道之道


1.毛姆的三大长篇:《月亮与六便士》,《刀锋》,《人生的枷锁》,一气呵成读完三本,最大的感受是,每个人的人生不过都是自己的选择而已。

2.《约翰克里斯朵夫》,《平凡的世界》,生活嘛 ,自古多磨难。

3.《沧浪之水》,《国画》,《侯卫东官场笔记》,不管你当不当官,在中国,政治涉及到各个方面,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4.《上帝掷骰子吗》,《物理世界奇遇记》,《从一到无穷大》,《自私的基因》,《三体》,人人都应该懂点科普,要不好意思去看《星际穿越》。

5.《王小波全集》,就算不懂思维的乐趣,相信也能对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会心一笑。

6.余华的小说,《活着》,《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个人觉得余华比莫言强。


7.高阳的历史小说《胡雪岩全传》和《慈禧全传》,你若读不下去资治通鉴,至少要读一下历史小说吧。


8.《卡夫卡全集》,尤推《变形记》和《城堡》。

9.关于哲学,推荐《牛津大学通识读本》和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不推荐《苏菲的世界》和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不如买十本介绍自己感兴趣的哲学家的《牛津大学通识读本》,每本都不厚,细细的读,相信你的收获比苏菲多得多。

10:《教父三部曲》教父是男人的圣


经,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我平时也是一书痴,从大量的书里面精选出来这些书。这些书越早读,越能理解人性,了解世界,建立自己的思维体系,形成自己的思考认知方式,受益终生。


是木鱼君


一定要看《活着》这部书,如果可以也一定看下同名电影《活着》。书是余华写的,电影是张艺谋拍的。



作家余华,浙江海盐人,1960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后来随父母迁居海盐县。中学毕业后,因父母是医生,余华曾当过牙医,五年后弃医从文,进入县文化馆和嘉兴文联,从此开始文学创作生涯。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与北师大中文系合办的研究生班深造,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余华是中国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叶兆言、苏童等人齐名。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十八岁出门远行》、《世事如烟》,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战栗》及《兄弟》。


其中最出名就是《活着》这部小说。《活着》讲述一个人一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老人的人生感言,小说的叙述者“我”在年轻时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在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听他讲述了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家珍因患有软骨病而干不了重活;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故事本身非常精彩,原著会给你不一样的震撼。对于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人生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平淡而详实的叙述了一个人在大时代下的一生,每个人都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无论你现在是个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若那志


以过来人的身份,推荐10本绝对经典、一辈子都不应该错过的文学书:

越早读越好哈,骚年。

第10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理由:年轻人要勇敢滴去远方,去沙漠,去海上,追求自己的梦想(以及姑娘),穷其一生的经历,会告诉你人生的真谛到底是什么,即便那个答案很简单,就在你出发的地方,但不经历一番磨砺是发现不了答案的。

第9名:《了不起的盖茨比》

理由:这是一本严丝合缝的经典小说,全书挑不出一句废话、一个废字,作者的功力绝对是非常了不起的。另外,这本书还告诉你爱情有时候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女人是靠不住的!钱也是靠不住的!

第8名:《红与黑》

理由:满足一个少年对与贵妇发生一段销魂爱情的美好想象。这本书很可能会改变你对女人的年龄取向,从此以后只爱姐姐、阿姨,不再喜欢小姑娘。PS:刘强东肯定是没读过这本书。

第7名:《米格尔街》

理由:这本书是拿了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作家奈保尔写的。他的很多书都很好读,但我最推荐这本。因为你很难找到第二本把一群Loser的人生描写的如此妙趣横生,苦中作乐,可恨又可爱。每个内心里有Loser感的人,都不妨读读。绝不是廉价的鸡汤,但会让你悲悯和平和。

第6名:《悲惨世界》

理由:

我特别喜欢法国经典文学,我认为18、19世纪那段时间的作品至今无法超越,绝对是人类大觉醒、大悲悯、大改变的时代特有的文学作品。如果你没时间读更多,至少要读这一本,人生格局就不一样了。

第5名:《杀死一只知更鸟》

理由:很简单,骚年,你总有一天会成熟,成为一个社会的中流砥柱,那个时候,面对邪恶,面对群氓,面对利益,你还能固守一颗正义之心吗?能吗?在你同流合污之前,你最好读读这本,给自己保持纯真的一线希望。

第4名:《小王子》


理由:不用太多解释了,每个人都应该读《小王子》,关于爱情,关于人与人的关系,读懂了,你会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人,你会更珍惜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切记:电影不能替代原著!

第3名:《红楼梦》

理由:这本书,是人都得读吧?要不咋跟别人聊天?

第2名:《三国演义》

理由:这本书放在第二名的位置,是因为智力含量更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聪明人。当然,做一个好人更重要,相信你读完前面8本,会成为一个好人哒。

第1名:《莎士比亚全集》

理由:骚年,你应该劈柴喂马,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如果莎士比亚都没读过,怎么周游世界?


赵继成频道


有人说过,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所以趁着年轻多读书,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和走过的路。

趁着年轻一定要读的一本书,我强烈推荐《自卑与超越》,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书,前几天在十点读书会共读这本书,刚开始觉得有点不太懂,但之后自己再细细品味觉得真的很好,怪自己没有早早遇到这本书。《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并不是通过写什么小说来反映什么事件,它里面所讲的东西都跟我们切身相关,里面作者有对于童年记忆和梦的探讨,有针对家庭,教育,青春期,爱与婚姻,犯罪及预防等的一些社会性问题的观点的提出。而这些问题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我觉得这本书在年轻的时候看最好,这样自己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因为本书所讲内容是我们这一生都会遇到的。

最后分享一段我自己很喜欢的话:自卑与优越,是相辅相成的一对。自卑并非难以启齿的弱点,在面对更加优秀、美好的事物,自惭形秽并不丢人。自卑是固有的,是需要去超越的。而寻求优越感是所有人的目标!许多看似令我们不解乃至不忿的事情从这个角度看便都是可以理解的。从他人的目标出发去谅解他们的行为,你会发现一个更加包容的世界。


比比皆史


没有特定哪些说一定要年轻读,我觉得就要趁年轻的时候多读书,读好书。

给大家推荐一下我最近读的几本书吧。早就听说三毛,这个美丽而温婉的女子,可是看过她的书才明白她,了解她。

三毛的一生是孤独的,是流浪的。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这首诗读起来是镌刻着悲伤的孤独,她的一生都在寻求个安稳,可是却从没停止过流浪,只因为那心底,从不曾释怀的,年年岁岁从不消散的感伤。但她又是潇洒率性的,可以在撒哈拉的风里任凭长发舞出风情,也可以在温馨的家里为家人停驻脚步,这是个美丽而忧伤的女子,带着她对生命无尽而美好的期待,背着背包不停寻找,只为寻个安稳归处,忘记了悲欢。




​​​三毛,原名陈懋平,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温柔的夜》、《梦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宝贝》等。其之所以在中国知名,一半在文字,一半在她独特壮阔的生活方式。白先勇曾评价:“三毛创造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瑰丽的浪漫世界;里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不可思议的异国情调,非洲沙漠的驰骋,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经验造就了海峡两岸的青春偶像。”

第一次看三毛,读的是《撒哈拉的故事》,对于作者三毛这是一个平凡而又贴近生活的故事,对着我们来说三毛她给我们读者的是一个浪漫充满传奇色彩的的沙漠爱情故事,沙漠中的各种奇遇,异国风情,当地的传统,民族的风俗,思想文化,都极其引人入胜,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就出不来了,沉浸在三毛的的沙漠世界了,我被她的聪明,她的善良,和她所经历的种种一切深深的牵动着,沙漠里可怕的人心,十二岁出嫁的少女,一年甚至更久才洗一次的澡,可怜的哑奴,可怕的战争,沙漠里可怕的巫术……这一切的一切,都十分的传奇,这是一本好书,我认为三毛所有的书中写得最好的一本,当然其他的也不差,如果你爱读书,一定要好好读读三毛,因为我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三毛。


胖猴子最爱汪大东


杨绛先生曾对年轻人有过这样的一番警醒:年轻人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

为什么年轻人要多读书?临床心理学家Meg Jay表示:“20几岁对于一个人异常重要,在这段时期内,人的性格和世界观趋于完整,而如果你在30岁之前,还没有树立自己完整而独立的世界观,你就注定会失败。”

她的这番话意在提醒年轻人--要多读书。

那么,哪些书是我们应该趁年轻时读的呢?君从5个领域挑选了5本年轻人必读的书目。

黄仁宇,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 |

本书以明朝万历十五年为时间轴,选取了六位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包括万历皇帝朱翊钧、首辅申时行和张居正、廉洁模范海瑞、武将戚继光和学者李贽,结合了大量的史料,对他们的行为做了形象的还原与客观的分析。

推荐理由 |

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都需要了解,因为历史给予人们的不仅是回顾,更多的是经验。这本书便融会了作者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以启发。

了解文学

亨利•戴维•梭罗,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

内容简介 |

书中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读本书,能引领人进入一个澄明、恬美、素雅的世界。

推荐理由 |

年轻人要读文学,因为在文学艺术中,我们可以了解很多风土人情和文化,畅游前人给我们营造的经典生活。读完《瓦尔登湖》你会发现另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与自然的浪漫史,一种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人类永恒不变的希望接近自然并与自然融合的愿望。

经典励志

温斯顿•葛詹姆,美国作家。曾做过越战随军记者,后来从事专业写作。

内容简介 |

阿甘是常人眼中的弱智和白痴,但他天性善良单纯,加上天赋异禀,使他先后成为大学美式足球明星、越战英雄、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摔跤选手、国际象棋大师和商业大亨,既获得肯尼迪总统的接见,约翰逊总统的授勋,甚至还无意间发现了水门事件的真相。

推荐理由 |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提时代,我们的理想很多,可一旦长大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此时,励志书就如同一盏明灯,让你看见前方的路。因此,年轻人还需要读一些励志书。可以说,阿甘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质,适合借鉴给所有的年轻人。

学会管理


房事儿观察室


正好自己平时比较喜欢看书,年纪也不算老。说说一些对我影响比较大,同时看过好几次的书。(除了第一本,后面的排名不分先后哦)


  1. 《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是开始向大家极力推荐的一本书,尤其是那些觉得自己读书方法还不够理想的朋友。 在读书之前,先学习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2. 《围城》这本书看了好几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是不敢评论的,大家去看了自然明白。

  3. 《人类简史》可能是读过最棒的历史书。几乎涉及所有关于人类的重要话题,看完不得不佩服作者啊。

  4. 《活着》这本书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看哭过两次,看完很震撼,心也变得很沉。看完这本书,才发现现在的美好。

  5. 《基督山伯爵》一流的通俗小说,多少年后重读,还是那么激动人心,让人放不下。

  6. 《毛泽东选集》这套书共五本,我没资格评论,但是我推荐大家看。

  7. 《平凡的世界》看完这三本书,感触是: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

  8. 《黄金时代》我觉得你要是没有看过王小波的书,应该抽自己耳光,太好看啦。他的其他书也值得看。

  9. 《动物农场》

    这本书很薄,只有一百来页,但是特别的发人深思。

《穷查理宝典》

全新的观察视角。看完受益匪浅。读几遍都不为过。

先介绍这十本书,当然还有其他的好书。这里告诉大家一个我自己选书的方法吧。

我一般用豆瓣读书来选书。当看到一本书,或者是自己想看什么书了,就会去上面先看看评分、评论。一般比较经典的书、好书在上面的评分都会呈现P字型。比如:

五星、四星的占了绝大多数。然后三星、二星、一星很少。而且评分的人数很多,一般好书都是在5000人以上。这样的书都是值得去读几遍的。

自己花时间敲的,看完觉得好,顺手点个赞哇。(笑脸)也可以相互交流哦。

突然又想到一本木心先生的《文学回忆录》,就不去截图了。


创投小王子


既然题主的要求是一定要趁年轻时读的书,而且是小说,那我想应该推荐几本在年轻时读,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有所促进,已经出版超过三十年,已经有公论的经典小说。

一、《月亮和六便士》(The Moon and Sixpence)

毛姆的作品是以画家高更的经历为母本创作的。高更本来是一个颇为成功的股票经纪人,事业成功、家庭幸福,但始终觉得精神上无法被人理解、认同,非常苦闷。35岁时,这位仁兄点了绘画的技能点,开始了疯狂的创作生涯。最初,高更和梵高经历类似,一幅画也卖不出去,偶尔卖出一张速写,能乐呵好几个月。但他逐渐连画廊经纪人和艺术品买手也抛弃了,跑去塔希提岛专门描画那里的风土人情。2015年2月8日,高更的一幅题为《你何时结婚?》油画以3亿美元(1.97亿英镑)成交,创下艺术品最昂贵价格成交纪录。

毛姆创作这部小说,是在挖掘一个他一直以来探索的主题,即一个人独特的价值观和世俗观念之间的差别,一个人有很好的工作、很好的家庭,就一定会幸福吗?他内心在渴望什么,追求什么,这些价值如何得到满足?这是毛姆关注的重点,这个主题可以用书中的一段话来概括:“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一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的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地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我们好像住在异国的人,对于这个国家的语言懂得非常少,虽然我们有各种奇妙的、深奥的是行情要说,却只能局限于会话手册上那几句陈腐、平庸的话。我们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思想,而我们只能说的只不过是像:‘园丁的姑母有一把伞在屋子里’这类话。”

因此,当然,毛姆的小说可读性都很高,在毛姆的小说里,经常可以看到不断交织的对世俗风气和艺术家个人生活的描写,非常精彩。这部小说对欧洲当代风气的描述和把握可谓精准到如同一把手术刀,尤其是文化艺术圈中的种种现象,如今读起来依然不会觉得陌生(可能全世界艺术圈都差不多吧,笑)。

年轻时,读这本书,可以鼓励一个青年人勇于忠诚自己的内心,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能激发自己生命能量的事情是什么,不要怕一时不被人理解,对超越时代的追求,人们理解他们,总是需要时间的。一个人,当然不应该在年轻时就一头扎在车子、房子里,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只有物质条件,人绝对无法幸福,冯唐就说得很好,年轻时的经历是一辈子的养料。

这本书豆瓣评分最高9.2。推荐傅惟慈先生翻译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本子。

二、茨威格《象棋的故事》

这是茨威格的短篇,篇幅不长,但经常被拿来做合集的书名,因为它确实很好。故事不复杂,一个业余棋手B博士在开往南美的游轮上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于是“我开始”了解他的经历。

他竟然二十多年没有碰过棋子了,他的棋艺是自己练出来的。德国法西斯吞并奥地利时,他遭暗算被囚于大旅馆徒有四壁的单间内,无比空虚孤寂中靠一本偷来的棋谱消磨时光,他被棋谱,再反过来背,背熟了,就自己分裂出两个意识对弈,在漫长的孤独中练成了非凡的技术,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强,他也并不喜欢国际象棋,那对他来说,是苦难的见证。小说中有一句金句:“理解别人远比审判别人更为快乐。”

你可以从这个故事中读到很多茨威格的人文主义关怀,他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痴迷,对法西斯主义的控诉,对所有孤独的不被理解的人所怀有的同情,当然小说本身写得也很精彩。

年轻时读这本小说,可以让人明白一件事,不了解别人的经历,最好不要轻易下结论、贴标签,因为对方所经历的苦痛可能远超过你的想象。我们时常可以在生活中看到自以为是实则愚蠢之极的“审判”,一个女孩子这么晚出门本身就有问题(照这么说环卫工人凌晨出门干活全都是坏人?),抑郁症不就是一时想不开吗?(这是一种疾病,这是一种疾病,这是一种疾病),自己生意不干净,被人上门追债被侮辱不是活该吗(能说出这种话来的人不被人当人看也是活该)……

所有这些愚蠢的言论都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同理心是多么匮乏,倾听是多么重要,消灭愚蠢必须从娃娃抓起,所以我非常推荐这篇《象棋的故事》。推荐张玉书翻译的上海译文社的版本。

三、《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爱玲极端聪明,年纪轻轻就一副看透世情的模样,除了资质,跟她读了太多明清世情小说也不无关系。但也因此她的小说里从来不缺少洞见和金句。

这部小说是拿来了解爱情和婚姻的,关于爱情和婚姻,书里的金句大家应该也都会背了,“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但书里的金句可远不止这一句,“男人憧憬一个女子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唯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也许这是唯一的解脱的方法。”

“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认真的……爱到底是好的,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年纪轻,长的好看的时候,碰到的总是男人,可是到后来,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总还有别的”

祖师奶奶这本小说,除了让人了解爱情和婚姻背后的心机和疮痍,还让人清楚明白一件事,这件事杜拉斯讲得最好,“爱之于我,不是肌肤之亲,不是一蔬一饭,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想要超越生活的琐碎、无趣,想要经历一场冒险,去爱,爱代价不菲,收获更丰,也只有爱,可以让平凡的生活亮起一盏灯。

年轻人,多了解了解异性、多谈谈恋爱,多学着好好经营自己和生活,没有坏处。中文小说,哪个版本都可以了,看看官们喜欢了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