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速寫教案,教資面試一次過!新手要學會!

教案是你用於試講設計的預設,你需要先動一動筆頭,做一個”提詞器”。在試講環節,這張紙也是伴隨你帶進考場的,並在結束之前需要回收。如果要問應不應該脫稿?你知道的,從始至終拿著教案讀稿的動作並不能幫上你通過這次考試的任何忙,脫離備考紙,自信大方的試講才能讓考官青睞。

那麼,本篇內容,我們再研究一下教案的設計,以及備考這二十分鐘,到底應該忙些什麼。

20分鐘速寫教案,教資面試一次過!新手要學會!

教案的基本結構:

1、教學目標

2、教學重難點

3、教學過程(涉及導入、新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

4、板書設計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維目標的順序是不能動的。其中,知識與技能仍然被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放在了突出地位,後面兩個目標則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特徵。

小編認為教育三維目標是基於心理學說中的“知情意”(認識,情感,意志)對應出來的,意志對應的是過程與方法,認識對應知識與技能,情感對情感態度價值觀。

可能大家不太明白“知情意”這個心理學基礎大結構,“知情意”源自於西方哲學後被引入教育心理學中,其大致意思就是人先要認知了解,然後根據自己個體的利益來做決策(所謂的情感),然後付諸實施(所謂的意志),並且這三者是相互促進的。

其實我們科目二中德育裡也會講到“知情意+行”。必須講到,因為這是德育的核心。

那麼,如何表述三維目標?

-行為主體

教學目標描述的是學生的學習行為而不是教師的行為,所以你不可以使用“使學生”、“讓學生”以及“提高學生”“培養學生”等描述。而應該用“能讀準”、“能熟記”表明達成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

-行為動詞

常用行為動詞舉例

知識:認識、學習、學會、把握、瞭解、分析、區分、判斷、拓展、評價、掌握、運用、懂得

能力:表達、觀察、講述、選擇、發現、捕捉、提取、收集、修改

過程與方法:感受、嘗試、體會、參加、發表意見、提出問題、討論、積累分享、合作、探討、溝通、組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喜歡、體會、樂於、敢幹、抵制、有興趣、欣賞、感受、願意、養成、領悟

-行為條件

有時需要表明學生在什麼情況下或什麼範圍裡完成指定的學習活動,如“通過小組討論,完成”。

-表現程度

指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表現水準,用以測量學生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如“能準確表述”。

目標表述的四要素:

體現了誰?(學習者——主體或對象)

做什麼?(可觀察到的學習行為)

在什麼條件下?(支持學習的環境)

做到什麼程度?(行為的標準)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提出的學習任務,客觀存在於教材之中,關鍵需要教師準確的理解和把握,是“教師—教材”的關係。

教學難點則是具體的教學任務與學生主觀知識能力水平之間的差距,即“教材—學生”的關係,需要教師根據教學要求準確的判斷學生的能力水平。

-小編要說的是,不要糾結於教學重難點,你應該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思考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銜接融匯中。

3、教學過程

-包含:導入、新授、鞏固提高、小結作業

-當然這大多學科可以使用的基礎模塊,像體育學科就根本不會是這回事了

導入

導入的好壞就直接影響到了考官是否願意認真聽完你的試講,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首映效應。所以導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介紹兩個最常用的導入。

A.溫故知新

本節課的授課開端,先對必要知識點做鋪墊。在實際的課堂上,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每一節課的設置都需要能聯繫整個學期或學年教學計劃,所以能在試講體現這一點是非常不錯的。

B.設置情境

通過設置具體的、生動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能處於預設情景,促使學生參與課堂。

1.多媒體(圖片、視頻、音樂)

2.教師語言設置情境

無生試講的現場是沒有這種機會給到你多媒體教具的,所以這裡的內容完全那是你進行的預設,同時也給了你便利,想給同學出示什麼照片,就可以是什麼照片,但是不要忘記,對你的預設內容進行簡短的描述,考官什麼都沒看到,你還沒有語言銜接,只會一頭霧水。

新授(新課教學)

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為了能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我們就要設置多種互動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常用的互動方式有提問、小組討論、實驗探究、小組競賽、角色扮演等。

-減少你的無效提問

有些考生在試講時由於緊張,設計的互動常常無法呈現,全程幾乎只有提問互動、小組討論,以此顯現自己教學中確實以學生為主體。但在他們不斷的提問中,就很難避免提出一些諸如對不對,是不是之類的無效問題,這不利於引導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減少“這位同學回答的真棒”等無效評價

課堂評價用語一定要有針對性,多樣化,你不能對每一個孩子都回應同一句真棒,學會細節描述。

例如:

-××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妙的方法,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同學!

-你的思維很獨特,你能具體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這麼好的想法,為什麼不大聲地、自信地表達出來呢?

鞏固小結、佈置作業

這兩個模塊存在的主要目的在於體現課程的完整性的。

A.溫故知新

本節課的授課開端,先對必要知識點做鋪墊。在實際的課堂上,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每一節課的設置都需要能聯繫整個學期或學年教學計劃,所以能在試講體現這一點是非常不錯的。

B.設置情境

通過設置具體的、生動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開始時,就能處於預設情景,促使學生參與課堂。

1.多媒體(圖片、視頻、音樂)

2.教師語言設置情境

4、板書設計

板書,作為考官評價的直觀畫面,字跡的工整、設計的巧思都對你的面試得分至關重要。所以,板書應該是你在備課時現行確定下來的內容。下面我們來提兩個最常用的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教學課堂教學內容的深化和濃縮,而不是講解內容的簡單重複,而應把講解內容經過分解、綜合、歸納、演繹,使板書內容更加提綱化、系統化、形成知識網絡。

教學難點則是具體的教學任務與學生主觀知識能力水平之間的差距,即“教材—學生”的關係,需要教師根據教學要求準確的判斷學生的能力水平。

備課——抓住重點,利用時間

面試流程一般是報到、候考、抽題、備課和作答,其中備課和作答在不同的教室進行。抽完題後,監考員會帶你進指定教室備課,時間是20分鐘。題目一般是從課本中選擇一篇或部分課文,給出幾個要求,要你據此準備。下面列舉幾個往年真題供大家參考:

語文:根據柳永的《雨霖鈴》,設計試講教學設計。要求:

(1)朗讀所給詩詞。

(2)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3)針對該段內容,進行相應的口語教學活動。

(4)試講時間約10分鐘。

數學:正比例函數試講教學設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數學八年級上冊第十一章一次函數的11.2 一次函數)。要求:

(1)配合教學內容適當板書。

(2)教學過程需有提問環節。

(3)教學中應有過程性評價。

(4)當提出一個問題,學生不會回答,或回答錯誤,你該怎麼辦?

試講實際上就是講課,一切流程都和實際上課一樣,唯一不同的是,試講沒有學生,只有考官。但考官是“局外人”,只負責聽和評,不需要和他們有所互動。你要做的是把空氣當學生,假裝和他們溝通交流,對“他們”(實際是你自己)給出的答案進行評價和總結,完成你的教學任務,說白了,就是演戲,而且要相當自然。建議大家考前一定要自己講幾遍,錄下像或找朋友幫你看,發現自己的問題。

試講只有十分鐘,不是真正意義上完整的課堂,而是隻涵蓋一節課的一部分——主要是題目裡要求你講的重點內容。比如語文上面《雨霖鈴》中提到的組織口語教學活動,數學上一個概念的講解,英語上現在時和過去時的區別……

拿到題目之後,你要快速構想一下流程。老師會給你一A4紙寫教案用。一個完整的教案要有格式,因為最後可能考官會讓你留下教案作為打分的一部分依據。

教學目標那三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很重要,一定要結合書理解透徹。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你要給每個階段一個大概的時間(重點內容要有所偏重),並以此為依據在腦子裡組織一遍語言。20分鐘很緊,一般兩三分鐘構思,十幾分鍾寫,剩下幾分鐘一定要好好組織組織語言。記住一點,寧可講淺一些,也不要講深奧但自己不確定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