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检查来发现胰腺癌?怎样调理好身体?

haaooh


乔布斯都逃不过的“癌症之王”,该如何发现及预防?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香港著名艺人沈殿霞......这些人的离世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胰腺癌。 癌症之王——胰腺癌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以“难发现、易转移、难治疗”闻名。 我国胰腺癌发病率小于10万分之10,在过去未进入我国十大恶性肿瘤排名,现在胰腺癌的发病率排在第九位,死亡率在第六位,5年生存率仅为5%~9%。据国外统计,近五年所有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均下降,死亡率唯一升高只有胰腺癌。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发现时绝大多数属于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极高,治疗效果差,被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癌为什么凶险? 胰腺癌为什么那么凶险,除了胰腺癌细胞本身恶性程度就非常高之外,从胰腺的解剖位置上看有几点:

第一,胰腺是长在我们身体最里面,前面有很多脏器,比如胃、肠、肝在前面挡住,在出现问题后容易误认为是其他疾病。

第二,也是正是有这些脏器掩盖,目前医院经常用的检查手段如B超,在检查胰腺癌时基本看不到,CT和核磁是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但是做的不细或者操作不当,也会容易漏诊早期胰腺癌,所以说我们目前检测手段不是很好。

第三点,胰腺癌受前面的脏器影响,没有特异的症状,腹腔里的脏器,包括肝脏、胰腺、胃、胆囊、胆道病变引起的症状,良性和恶性病在早期都是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食欲下降等,基本都是共性的,没有太大区别。

出现腹部消化系统症状对于一般的医生来说,首先想到常见病,比如胃炎,基本上很多人都有,医生就会给病人做胃镜检查,或者其他一些检查。例如一个病人主诉半年前就不舒服,去医院做了胃镜说没事,或者说存在胃炎,用药以后症状可能会减轻,但不会完全消失,就会给病人造成一种印象:病应该已经好了,不用去医院查了。但是最后病情反而加重之后再去检查,CT发现胰腺癌,因胰腺癌进展迅速,两三个月已经过去,已经是中晚期。当然也并不是出现腹部消化系统症状的情况均考虑胰腺癌可能。

胰腺癌该如何预防? 胰腺癌的预防很难开展,现阶段胰腺癌的病因预防效果也是收效甚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界定胰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目前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没有统一标准,对于胰腺癌的高危因素较一致的观点是: 1.慢性胰腺炎,尤其是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2.肥胖、糖尿病,尤其是短期内出现的、不典型的糖尿病; 3.肿瘤家族史,特别是胰腺癌家族史; 4.短期内不明原因的消瘦,不明原因的上腹痛或腰背疼痛; 5.长期吸烟酗酒者; 6.胰腺良性肿瘤等。

这些均是目前明确的高危因素,吸烟导致胰腺癌占30%,其他一致高危因素占10%,还有50%连高危因素都不明确,因此胰腺癌的预防很难开展,现阶段胰腺癌的病因预防效果也是收效甚微。 胰腺癌如何进行早期诊断? 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是改善生存的关键,但早期诊断的成本较高,从经济效益比出发,不适合普通人群的普查,我们可以对符合高危条件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

符合高危条件者,进行体检时检测一些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有很多种,常见的比如有AFP、CEA、CA199、CA724、CA242、CA125等。 对于胰腺癌首选的肿瘤标志物就是CA199,如果再联合CA242和CEA的可能准确率稍高。 虽然普通的腹部B超能检查到胰腺,但由于受胃肠腔积气等的影响,准确性很差,早期胰腺癌体积很小,普通B超很少能发现。通过薄层增强多期CT扫描,这是发现早期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无创检查方法,也是判断胰腺癌是否能做完整切除手术治疗的方法,但CT准确性再高也不能取代肿瘤病理学诊断的“金标准”地位,当CT结果怀疑存在胰腺癌时,如有必要医生会建议做超声内镜。 超声内镜类似胃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不过检出率更高,同时如有必要行细针穿刺活检,取少量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有时候病灶太小或位置不好有可能取不到,病理学检查是诊断所有癌症最权威的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检查方法,比如核磁、PET-CT等。

总之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多采用结合病史(高危因素)、肿瘤标志物、薄层增强CT、超声内镜等多种手段联合应用,才能提高检出率。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存在于肿瘤细胞中,或是肿瘤细胞产生的物质,或是我们人体对肿瘤的刺激反应后产生的物质。检测肿瘤标志物可以早期发现肿瘤,用于肿瘤的普查、筛查,还可以用来监测肿瘤治疗后的效果,有无复发、转移及预后的判断。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数值结果的高低、甚至超出正常范围,也只是提供参考价值,不能成为身体一定有肿瘤存在的证据,因为身体的一些其他良性疾病像炎症、息肉、良性肿瘤、皮肤病或者服用药物等也会造成结果超出正常范围。令人崩溃的是,所检测肿瘤标志物都是正常的也不能完全排除身体一定没有肿瘤的可能。 所以说肿瘤标志物也只是提供一个参考价值,当接到化验单时发现异常时先保持镇静,心里默念三遍:“结果仅供参考,最终解释权归医生所有”,然后咨询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


南方健康


你好

早期胰腺癌大多数症状不是很明显,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因此有些早期胰腺癌很难发现。但是当患者有腹痛,体重减轻,进行性黄疸等胰腺癌的典型症状时,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了。因此遇到以下的情况应该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一,四十岁以上,有上腹部持续性的疼痛,疼痛可以牵涉到上胸部或者是背部,坐起来的时候身体向前弯曲,或者双膝向前弯曲时疼痛可以减轻。

二,胰腺癌以食欲不振为首发症状的约占10%,部分以消瘦为首发症状,其实这已经不是早期症状了。

三,进行性阻塞性黄疸伴有肝脏以及胆囊肿大的患者。

四,上腹部不适或者疼痛,突然出现糖尿病或者是血栓性静脉炎的患者。

如果出现以上的情况应想到胰腺癌的可能,应该及早就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临症指南


由于胰腺的解剖位置相对比较特殊,周围脏器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目前胰腺癌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比较困难,肿瘤标记物检测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可提高阳性率,有助于胰腺癌早期诊断。

一、胰腺癌高危人群

目前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特别重视如下的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不适;

2、有胰腺癌家族史者;

3、突发糖尿病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

4、慢性家族性胰腺炎和慢性钙化性胰腺炎;

5、患有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者;

6、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

7、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特别是术后20年以上的人群;

8、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者。

二、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1、超声

超声检查具有简便、经济、无创、无痛的特点,是首选的诊断方法。但超声检查受肠道气体的干扰,有时无法清楚显示胰腺全貌,特别对于小的胰癌或早期的胰腺癌诊断困难较大。随着内镜超声检查术、胰管内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内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效的提高了胰腺癌的早期检出率。

2、高分辨率CT

高分辨率CT图像伪影较少,成像质量高、速度快,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更清楚。

3、磁共振成像(MRI)

利用MRI的不同成像序列,可较有效的发现病灶,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于胆道系统病变和胰管阻塞性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于确定病变的组织成分和内部结构有较高的价值;

4、胰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

目前没有特异性胰腺癌肿瘤标志物,CA19-9是目前诊断胰腺癌最常用的标志物,但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不高。

5、胆胰管造影(ERCP)

ERCP为有创伤性检查方法,在X线机下的胆胰管造影,可实时观察示胆道系统病变和胰管阻塞的情况。此外,还可收集胰液、脱落细胞等,这些收集物可供细胞学检查、癌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是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可显著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

综上所述:对怀疑胰腺癌的患者或者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应该首先选择B超、CT、MRI、MRCP和血清学肿瘤标记物等无创性检查,进行胰腺癌的筛查。


天网医学影像


我母亲患胰腺癌经过手术治疗一月后复查己转移肝部,回家后用中药调理一年经医院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