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到底顿悟了什么?

心物一元


他悟到:人人本来是圣人,人人具有佛性。仅此而已。

这个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背后隐藏着两个很大的坑。

只盯着别人结果,只会走进坑里。

王阳明不是顿悟,而是渐悟到顿悟。

首先,盯着别人的结果,迟早会入坑


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历经二三十年的艰难探索才悟到的最后结果。

就好像我们都羡慕作为首富的马云,但很难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曾看过阿里巴巴拍的一个视频:一个现代人,穿越到1998年和马云一起创业。他以为人生从此走上巅峰,然而,即使他知道马云会成功,仍然熬不过日日夜夜失败与困难的折磨,最后不得不选择退出。

过了几年,他看到昔日的合伙人都成功了,又开始羡慕他们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的思维缺陷,也是学阳明心学最大的坑之一。


我们看到别人成了,于是把别人的结果,变成自己的行动。结果发现根本走不通,因为别人的结果是一堵墙,而不是一扇门。墙怎么进得去?

就好像有课程说:你来,我们教你马云如何走路、如何说话,来学他的手势和眼神,最后你也可以成为马云。

可信吗?

所以,对于他到底顿悟了什么,我们知道知道也就够了,当然,忘了最好。

其次,他不是顿悟,而是渐悟+顿悟


拔苗助长的故事,就包含了这个意思。

禾苗最后都长高了成熟了,就是上达,是阳明先生悟到的境界。

宋国人只盯着结果,直接把禾苗拔到那个高度,禾苗能存活吗,就好像把刚刚考中进士的王阳明放到龙场,他能够悟道吗?

当然不能。

因为龙场固然属于“顿悟”,但如果没有经过出入佛老、词章游侠、沉迷军事、以及入狱被贬这一系列的折腾和折磨,以及每一折腾后的“渐悟”,他怎么可能达到“顿悟”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除了龙场悟道,我们的渐悟之路,修行之门在哪里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你也对中国传统文化怀着温情,说点什么吧。


欢迎您给我留言。 我是作者陈桥,坚持原创,传播传统文化。


作者陈桥


我硕士论文写的是王阳明的思想,所以思考过王阳明在龙场到底悟到了什么。

其实王阳明顿悟的内容,用三个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阳明的全部学说,其实都是从这三个字上来的。

当然,这个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个人的本心。

王阳明指出,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朋友等等。

韩寒《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对错,说明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欲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镜子布满了尘埃。所以大人会看利弊,而不是分对错。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还是知道对错的。

王阳明曾做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个盗贼,他让盗贼脱衣服。先脱外衣,后脱内衣,最后只剩一条内裤,王阳明还让盗贼脱,盗贼就不干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贼,但内心还是知道羞耻的,这就是你的本心。

王阳明进一步说,既然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就应该时时努力去做对的事,不去做错的事,这就是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尘埃就被擦干净了,人也就回复了原本的良知。



梦露居士


王阳明在龙场顿悟的道理是: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没有必要从外面去苦苦寻道。

王阳明在三十七岁那年,因宦官刘瑾的祸害,被远谪到了蛊毒瘴疠、蛇虺横行、言语不通的苗夷之境——贵州。他始终为自己有怕死的心感到非常困惑,于是,王阳明在屋后面弄了一个石墩子,每天在石墩子上打坐参悟。

有一天夜里,他突然就顿悟了,说了一句特别重要的话:“圣人处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个心中自住着一个圣人,心中有能知善恶的良知,所有天地万物都在我心中,何必从外面去苦苦寻道呢。

这句话与释迦摩尼在菩提树下顿悟以后说的话有相通之处,释迦摩尼说的是“咦哉,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就是说每个普通人都有如来的智慧德相,只是因为妄想执着遮蔽了它,所以不能印证。

所以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自在人心”,也可以把它对应为佛性。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后,便开始做龙场教化,开始正式收徒,四面八方的人纷纷涌来听他讲“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道理。

致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

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笃实,便是行;行得明觉,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过程与行的过程是相终始的。这里的“知”不是指知识,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后真的去做。例如,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所表现的行为却与道理相违背,这就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着致良知达到了最高境界。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前,曾有过几三次的转变,也是他“自我发现”的过程。

王阳明从小有志于做圣贤。二十一岁那年他中了举人,于是就遵照当时学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说即“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开始了穷理工夫。朱熹认为世界万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

于是王阳明和友人开始对着竹子格,很不幸,最后什么也没格出来,还病倒了,他由此悟出:通过外物来寻求道理,是难以走通的。

王阳明因此特别沮丧,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于是一头扎进了世俗词章之学,一扎就是五、六年。 在二十七岁那年,王阳明动了入山修道的念头,在浙江绍兴阳明洞修炼功夫,据说已经修到能够“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为他得道了。但在他三十多岁时,因惦念父亲与祖母感到焦虑,于是他就反思,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连父母亲人都不思念的话,这就坏了人伦大体,这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区别,这也涉及到一个“同体”与“薄厚”。

佛教倡导无分别,人和人,人和动物没有分别,讲求众生平等,对待一切都要有一颗平等的仁心,这就是“同体”。“薄厚”就是你对亲人要比对旁人好,对人要比对动物好,对动物要比对植物好。与佛教独尊“同体”不同,儒家则兼顾了“同体”与“薄厚”。于是,王阳明决定放弃了对佛老的追求,专门学习儒家的的圣学精神。

在王阳明悟道之后,也有三次的变化,则是他“自我完成”的过程。

王阳明先是“默坐澄心”,也就是通过静坐,慢慢地去清除内心的杂念,然后分辨“真我”(本心真体)和“假我”(习气私欲)。王阳明在这个阶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谓人欲就是私欲习气,假我,已渐渐地向良知之说靠拢了。

但后来王阳明告诫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炼功夫才有益处,一味好静只是一种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乱,毫无长进。

王阳明在五十岁之际,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为口诀,成立讲学宗旨。

王阳明在五十一岁以后直到晚年的境界——圆熟化境。这和孔夫子所讲“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相似。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私欲早已消失殆尽,良知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不管他随意做什么,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500年前的龙场悟道与当代有如下两点的关联。

一,人类秩序的起点和依据都在天理,天理就在人心。 治平天下、维护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应当求助于道德律令,才能安顿人心、人身与人世,才能最终满足人类社会对于公序良俗的内在需要。

二,知识分子的使命与道路是以天下为己任。是面向民众,是“觉民行道”———这就是王阳明历经艰辛之后找到的一条新路,它起源于1508年的龙场悟道,这是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


凉荷高叶48


王阳明一生的转折点是“龙场悟道”,在所有写王阳明的书中都不得不提到这点。王阳明悟道的东西是“良知”。

我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良知。有一个罪犯,暂且假设为抢劫犯吧,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一个金银首饰店,拿走了很多项链戒指等等,但没过几天就没抓到了。在这个时候,我们99.9%的人都会认为,应该严惩这个人,抢劫这种事都能干。

但,假如他抢了金银首饰以后卖了钱,是为了给他儿子凑齐上大学的学费,你会怎么看呢?因为他们家实在实在是太穷了,1万块钱的学费实在是拿不出来,但又不能忍心让儿子不上大学。所以,被逼无奈之下就去抢劫了。

最后,不管是于情于理,这个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最终被判刑5年。在入狱前,他对媒体、警察及儿子说,希望儿子彻底忘掉这个有犯罪前科的爸爸,好好上大学,以后好好做人。

对于这种为了孩子上学学费,而去抢劫的父亲,你怎么看?

在王阳明的顿悟里,这位父亲就是有良知的。即使是他在抢劫的那一瞬间,可能眼睛都发红了,他也是有良知的。只不过,那一刻,他的良知被“一些东西遮挡住了”。

良知,就好比是太阳,24小时都在天上亮着,即使是我们所谓的“晚上”,太阳也依然存在,并依然在发光,只不过我们看不见而已,

因为晚上的太阳被遮挡住了。

不知,讲到这里,你是否能够明白王阳明顿悟的“良知”,到底是什么。

在我看来,或者说,在王阳明看来,我们人一直在学习正确的知识、正确的道理、正确的为人处世等等,最后变得都不是自己了,每天都带着一张面具上班下班,完全活在别人的世界和看法里。这是不对的。

我们不能主动“遮挡”我们的良知,我们的良知永远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所以,做你想做的、想你所想的,永远追随自己的心灵去走,接受良知的指导,这才是最重要的。

王阳明大师,在龙场顿悟的就是这个。

一句话总结:个人觉得,有点玄……不过,很受用!


我是千城,就是那个要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的男人。

欢迎留言说出你的想法。公众号:千城撩书。一起打开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王阳明顿悟的是佛教禅宗的明心见性之法,但是顿悟的不彻底,只是悟了前六识,我们来看看为什么顿悟得不彻底。


王阳明年轻时学习过佛法,也学习过道家,而他又是儒家思想的拥护者,因此他学佛还有段故事。


王阳明学佛时静坐比一般出家人都坐得好,坐得了天眼通,他的朋友要来看他,半个月以前他就知道了,时候一到,他就就去几里外等这个朋友。


“哎,你在这里干什么?”

“我来接你啊。”

“你怎么知道我会来?”

“我早就知道你今天会来。”


他常玩这个本事,道家、禅玩得都很好,后来他觉得玩弄自己的精神没什么意思,再后来就跑去学禅宗的明心见性。明朝末年,有很多和尚跟着王阳明学禅,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方法。


他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见闻觉知就是心,所以他还有四句偈子: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佛法是不二的法门,佛法若有二有三那说明悟得不究竟,就拿王阳明的偈子:‘有善有恶意之动’这句来说,它不但不止一个,有善一个,有恶一个,还有意之动一个,加起来就有三个。

而意在六识里是最后一个,第六识也叫显意识,有分辨善恶是非的作用,也就是分别心。第七识末那识叫潜意识,有维持身体机能保持正常运作的作用,无分别心,不分好坏全盘接收。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储存习性种子的地方,所以也有转识成智的说法。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

  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这几句偈子是六祖慧能总结唯识宗精华得出的结论,但凡修身养性都离不开这个步骤。

从上面可以看出他顿悟得并不彻底,他参破了第六意识,分别心不起,却连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影子都没摸到。离大彻大悟的距离远着呢。


借用《六祖坛经》里几句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眼耳鼻舌身意此为六识,真正的明心见性有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只有参到第八识才算见道了,知道、入道、得道、合道这是修道的修行次第。


以上是本人观点,有其它意见请留言。


有书知道


中国的禅宗讲究顿悟,就是你长时期思考琢磨一件事情,在很多次无功而返的时刻,脑袋好像开了个天窗,一下子恍然大悟,明白了社会、人生的哲理。这种顿悟,给人带来的是心灵的澄澈和一扫胸间阴霾的快感!史上最有名的顿悟要算是王阳明的龙场顿悟了,因为,自那一刻起,王阳明奠定了自己心学集大成者的地位。之所以说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而不是说王阳明是心学的奠基者,主要是因为,没有一种学说是从天而降而没有任何痕迹和因循。王阳明是儒家的学者,他所因循的,正是先秦儒家的大师,孟子。因此,我们可以说,孟子才是心学的奠基者。

孟子的性善学说,指出人人都有善端,有良知,只要人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并能将内心的善端发扬光大,那么人人都可以成贤成圣。在孟子之后,南宋的陆九渊提出“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的理论,从此开拓了孟子之后心学的一条大道。明朝的王阳明,反对朱熹的先知后行,反对他的格物致知的理论,认为,人生的终极使命不是格物,而是要革心,因为万事万物的理,不在事物上,而是在我们的心上。所以,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的思想。这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让我们再回到那一个伟大的夜晚,回到那一场天崩地裂般的顿悟。在历经无数次艰难险阻和人生磨难之后,王阳明日夜反省,突然醍醐灌顶: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圣贤的理想,但是到底如何去成为圣贤,完成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成圣之路到底如如何走?我们是否百转千回而无法找到答案?我们是否忘了初心和来时的路,忘记了我们到底要去向哪里?

我们可以看一首王阳明写给弟子的诗,这首诗中,王阳明告诉弟子们,我们苦苦寻找的东西,其实离我们最近,因为他就在我们的心中。原来我们都是骑驴找驴的人。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这个时候,王阳明顿悟到一个道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原来人生的真善美假丑恶,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而真正的终极价值和规律,恰恰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只有我们真正沉入到自己的内心,发现内心的价值,倾听内心的声音,按照内心的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人生的目标才能实现。

当然,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一种美好的假设,这种假设来自于孟子的性善论。人性是善的,但人性容易被蒙蔽,只有拨开云雾见青天,只有真正发现人的价值,才能走上成圣之路。王阳明的这种顿悟,恰恰是发现了自己内心的价值,这也让他走上了儒家圣人的道路。

在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写了一篇文章,告诉自己的弟子,做人和心学之要,这可以说是龙场顿悟的主要内容。在文中,王阳明告诉弟子的四种做人之要。

第一是立志:人生首要的任务是立志,因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说,就算是那些工匠,其技能的练成也要以立志为根本,更别说更大的事业。

为什么立志如此重要?王阳明举例说,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那么就好像船没有舵木、马没有衔环,于是只能随波逐流,人生就会一盘散沙。用现在的话说,志向就如同定盘星、指南针,关系着人生之路的平衡和方向。其实这个思想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以及曾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秉承了孟子的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思想,首先说明,只要你立志成为尧舜,你就有成为尧舜的可能。他说,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推而广之,不论你想做什么、做成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得到什么东西,立志都是第一步、大基础和真关键。从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上来说,立志其实也就是一个知的过程。

第二是勤学:聪明也许不需要勤学,但是智慧和大成就必须从勤学苦练中来!从知行合一思想的角度来说,知伴随的是行,而行是人的社会实践的行为,这个行为伴随人的一生,就是学。王阳明说: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王阳明说,立志成为君子之后,就要勤于学习,因为就像诸葛亮《诫子书》中所说的: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如果你立了志却做不到勤学,王阳明认为那只说明一个问题——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坚定。要立志,还要志向坚定,这才是王阳明所强调的立志的完整内涵。

第三是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这也是儒家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就是人时时刻刻需要砥砺警醒及,需要自省的人生精神。孔子就说过,人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重要的是要能勇敢地改正错误,并且能像颜回那样,不贰过,不犯同样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不是一个深刻的完整的人生。王阳明同样强调了自省和改过的重要性。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说,就算是圣人,也是不免要犯错误的。圣人与常人之别,其实不在犯不犯错误上,而在于能不能及时、不断地改正错误。所以,人“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第四是责善: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中国文化特别重视朋友之道,把朋友之道作为中国人的五伦之一。儒家的朋友之道,其实鲜明地体现了儒家灵活、中庸的思想。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对于与朋友相处,王阳明只强调了一点——要“忠告而善道之”。即对于朋友的过失,要做到尽力地劝告和开导,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到自己对朋友忠诚爱护的心意。怎样才是好的说话方式?王阳明说,就是在劝告和开导朋友时,要做到态度尽可能地婉转曲折,因为只有这样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进而反思,于是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进而改正,对自己则就只有感激而没有恼怒。这完全是从孔子的儒家思想生发而来。孔子就说过,朋友之道,忠告而善道之!意思是说,你交朋友,你对他一片冰心在玉壶,你关心他爱护他,他有错误你第一时间指出来,你觉得是为了朋友的进步,是好的,但是别人听到你一天到晚地指责他批评他,让他下不来台,朋友就会以为你看不起他,这样就做不成朋友了。所以,朋友之道,既要给他指出大道,又要给点面子。如此,才能实实在在地有益于别人,有益于增进彼此的感情。这是修养的体现,也是说话的智慧。

这就是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主要内容!


好玩的国学




王阳明,出身余姚书门世家,大明状元王华之子!

少时就显漏不凡之状,长至五岁尚不能说话。

要放到现代,估计都废了,五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医院如果也治不好就没法了!

他们家肯定也给看过医生,也没看出究竟来!

直达一天家中来了位高僧,摸了摸王阳明的头,说到:好个孩子,却被道破了!

王阳明祖父这时才明白,当时王阳明快出生的时候,他祖母梦到:有天神抱赤子从云头而降,给他起名为云,叫王云。

这时他祖父给他改名为守仁,叫王守仁。王阳明马上就能开口说话了!

故事不知道真假,反正圣贤之人都有不凡的故事!

现在就来说王阳明于龙场到底顿悟了什么?能让他在濒临死亡的情况下重获生机!

龙场那地方在明朝时属于蛮夷之地,都是贬犯错的官员去那受苦的!

王阳明得罪了当时权倾朝野的刘锦,所以被贬到龙场,中间还差点被刺杀。

王阳明假死骗过了刘锦派来的人,见了自己的父亲王华。

他父亲劝他继续到龙场,毕竟是朝廷任命,也有一份责任。

王阳明听从了父亲的话,来到未开化的龙场,在那里教导当地人各种中原文化。

可是龙场那环境太苦,王阳明跟随从都习惯不了当地的环境,不久随从就病死了,王阳明也是病魔缠身。

亲眼见证了随从的死亡,对王阳明来说打击很大,感觉自己也离死不远了!

但是王阳明没有放弃与病魔的斗争,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想。

因为自宋朝以后儒家学说分成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两派,但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讲究,去人欲,存天理。天理高于一切。万物离皆不开理。

“道理”就是这个时候产生的,把道跟理绑到了一起,成为天地至真!

所以后世干什么都要讲道理,道理讲不过事就干不成!

当然有些人也会告诉你,强权就是道理!武力就是道理!金钱就是道理!

但始终他们也逃不出这“道理”两字!

那王阳明是怎么超脱“道理”这两字的呢?

经过日日夜夜的思索,在一天深夜,王阳明说出这样一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自己就是圣人,与孔孟不差分毫。再去外面求理成为圣人,这是很大的错误!

自从悟到这个以后,王阳明一发不可收拾。战胜了病魔,熬死了刘锦,一路升官,收拾了山中贼寇,也打败了起兵造反的藩王!

后来王阳明辞官归乡讲学,正式发展壮大了新学一脉,后世称之为“陆王新学”!

王阳明讲出了:心既理也!意思就是道理再大也在我心之中!而我心所说,皆是理也!意思就是,我说的话就是道理,就问你霸气不霸气?

又讲出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传奇的四句心学总纲!

王阳明临终之言:“吾心光明,夫复何言”!


赤诚子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是阳明一生中心理上的重大转折,悟出了:心即理,这个是王阳明以后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论基础。现在重点阐述一下什么是心即理,为什么它的意义这么重大,宋明当时的儒家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学,主要就是朱熹的那套理论,它讲究凡事外求,事物的道理都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事物本身上,而王阳明提出的心即理,打破了朱熹的这套理论,王阳明认为事物的理存在于我们的本心,凡事应该向内求,本心就是理,正是基于此,王阳明提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都具备一颗成为圣人的心,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能成为圣人呢,甚至成为了坏人?这就是我们的内心被私欲蒙蔽了,王阳明把我们的内心比喻成铜镜,私欲就是铜镜上的锈斑,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修身、自省、事上磨练,把内心磨的透亮,人自然就会强大起来。


曾国藩遇上王阳明


是“人性”!王阳明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懂得了人性的本质,并能准确无误地看通一个人的人性,他认为人性才是解决人与人之间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是老王并没有把这个感悟完全地写下来,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不全写下来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三:1、人性的不可捉摸。人性是随时随地地变化的,你面对一个人可以完全捕捉他的人性,但他仅仅是他,而代表不了所有人,所以无法写下来作为共同之处;2、人性的不可表达。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很有意思的,叫做“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人性既是如此的一个东西,所以,你看老王的语录就会发现很多地方你是看不懂的,甚至自相矛盾的,这非常正常,因为这就是人性;3、人性的天机。有些事情可以看透,但不能说透,否则个人就完蛋了,所谓“天机不可泄漏”,是一句很有深度的话!所以,不是他不想写,而是根本就写不下来!


有点意思20635214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心学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部分内容。“致良知”就是指一个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的道德标准即可。“良知”不仅仅是指自身内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

王守仁认为每一个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则是指知要与行相互依存,两者不可分离。“知”是指认知,知善知恶知万物。“行”则是一个人在“知”的基础上保留善去除恶。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之中有关于某一种事物善恶的认知,那么他就会遵循自己内心的认知,将行动付诸实践。假如一个人并没有将其的心中的认知付诸于行动,那么简单来说就是他并没有达到王守仁所说的“知行合一”。从该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则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条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准则,两者不能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独特之处在于有没分离知与行两者的关系,认为只要两者相结合才会是一个完整的存在,这也是其思想成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现今的社会里,心学对我们认识自我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