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轉行做了哪些準備?

詹TT--


我原來是一名軟件工程師,做了16年,大概6年前轉行去了高校當老師,說說我的轉行經歷。

當時也覺得很糾結,是否應該在軟件這個崗位繼續做下去,因為我當時的單位也是事業單位,工作應該還不算特別辛苦的,當也面臨著新技術的衝擊和新員工的考研,於是我也做了一些準備,儘管當時還不清晰要轉行做什麼。


一、學歷上的準備

回去讀研究生,因為看到新進來的同事個個都是研究生畢業的,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去讀書,當時的老東家也是比較支持,還給我報銷了部分學費,當然,在我離開之後要還回去。


二、職稱上的準備

原來我的職稱只是工程師,於是用了幾年的時間,準備了材料,發表論文,參與做了一些科研課題,還有就是科研課題也獲得了一些獎勵(科技進步獎),這些對我晉升職稱幫助比較大。


三、瞭解將要從事的工作

當時我面臨的選擇就是去一個我比較熟悉的甲方單位從事信息系統的維護工作,可以獲得一個副科長的職位,或者是去高校當老師,前者我相對比較熟悉,那家單位收入也挺高的,高校當老師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我必須要重新學習,最後還是選擇了更加有挑戰性的老師崗位。於是很多東西需要學習,首先普通話,要過關,因為要拿教師證,還要學習專業上的知識,因為我從軟件工程跨界到電子商務,還要熟悉學校的各種規章、流程,教案的書寫,教學的設計等等。


四、心理上的適應

從一個行業到另一個崗位,從一個單位到另一個單位,陌生的環境,全新的工作流程,在心理上多少都有孤獨感,這個真的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您喜歡記得點個贊,讓我回到您來過來。謝謝。


美麗在望007


轉行是一件很需要勇氣,能力的工作者。說一下本人轉行的經歷。

原本是做銷售的,很幸運大學剛畢業一年之後發展不合適這類職業,本人不喜歡個人交流,不喜歡說話,於是就轉行做程序員—軟件工程師。

第一,在轉行之前要了解市場行業發展情況,再結合自己的個人喜愛選擇一種職業發展。

第二,學習。不管轉到哪種行業都要了解與學習該行業的優勢,需要的知識技能。本人用大概3個月的時間自學編程,一開始是學習比較簡單的前端開發與php開發,等到參加工作之後開始學習java,c語言mysql數據庫等。

第三,熱情投入工作。在學習的差不多時候就要出去找工作,要記得前面工作的教訓,要熱情投入工作當中,培養自己新工作的認識,有著積極向上開朗心裡。

在學習與找工作是最困難的時候,如果你選擇就要堅持下去,有一天會有收穫的。


Software科技言


為轉行,我準備幾年的時間。可能說到有這麼長的時間,大家都有點奇怪。


我現在的工作是一份文案的工作。以前我讀的專業跟文案一點邊都掛不上。從大學開始,我就是在些威客網,寫寫稿,那個時候的,什麼也不懂,也不知道什麼軟文,什麼是新聞稿,什麼是品牌故事。

但是,威客網上,總會發布些需求,我一邊學習,一邊研究,慢慢摸索各個不同文案的體裁,比較幸運的,在美圖秀秀當了一段寫手,在那時候,認識美圖秀秀的王老師,在那個時候,不但在思維方面,而且,在排版佈局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也可以說對於文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但是,從畢業後,由於所讀專業的原因,那時候,新媒體也沒有現在那麼發達,我一直都沒從事文案的工作,自己手頭的工作越做越壓抑,利用網上的時間,就做點自己感興趣的事,賺的錢也不多,當一直在讀書,累積自己的思維,閱歷,知識,我也感謝一直沒有放棄我所做的事。

後來,我從事的公司倒閉了,我也走了轉行的選擇。


落筆成蝶


有時候聽得太多“跳槽窮半年,跨行窮三年”,以至於自己限制了自己的步伐。

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確實需要考慮,但更值得去做的是一開始的“勇氣”,相信自己這一步跨出去之後,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其次可以提前去了解所要去的行業,信息化互聯網時代提前搜索相關信息,包括晉升空間和市場狀況,提前瞭解做準備。

還要不斷學習業內相關知識,而這種學習不是所謂的碎片化學習,畢竟跨行如隔山,從入門再到熟練精通必然要提前打好地基。以及隨時關注行業內動態資訊,市場狀況有何變動。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