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补血后,宝宝树靠什么“造血”

11月27日,母婴社区平台宝宝树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内地首家登陆港股的互联网母婴企业。与此同时,宝宝树也将继续基于与阿里巴巴的深度合作,针对电商业务进行战略调整。连续三年的高增长营收都未能让宝宝树摆脱亏损的现实,如今宝宝树又将如何依靠资本市场融资输血,通过产业闭环产生自我造血能力?

上市补血后,宝宝树靠什么“造血”

01

借阿里解压

从宝宝树首日的股价表现来看,开盘报6.91港元,较发行价6.8港元上涨1.62%,总市值为115.32亿港元。当日股价收于6.87港元/股,小幅上涨1.03%。值得注意的是,持股比例高达9.9%的宝宝树第四大股东阿里巴巴行使反摊薄权追加投资,认购宝宝树IPO额度。此前双方已于今年10月签署了一项电商方面的战略合作协议。

广告和电商一直是近年来宝宝树最重要的盈利模式,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广告与电商收入占所有收入的比分别为100%、99.7%和96.6%,其中电商业务占比本来也在稳步提升,从2015年的16.3%到2016年的47.1%再到2017年前6个月的50.8%。然而却在2018年上半年徒然降至了22.2%。同时电商的GMV也从2017年上半年的8.07亿元降至2018年同期的5.57亿元,降幅达31%。

宝宝树在招股章程中特意对上半年的电商业务占比解释称:“电商收入与2017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是因为在盈利方面应用了新的优先事项及我们缩减了直销及平台业务运营。”所谓新的优先事项是指扩大广告和C2M、知识付费等利润更高的新业务,同时精简普通电商业务以减少后端经营成本。

电商运营成本高,是宝宝树的痛。宝宝树CEO王怀南在IPO当天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宝宝树的战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前台精准引流方面有精准的优势,而阿里巴巴则在中后台方面具有世界级水准。合作正是基于此,我们巩固前台,积极和阿里对接电商的中后台。”

宝宝树副总裁兼商业总负责人魏小巍进一步解释道:“电商中存在着人、货、场,我们合作阿里就是我们负责‘人’,阿里负责货和场。”对宝宝树来说,只负责卖给谁,不负责卖什么,怎么卖,成本会低很多。

02

上市突围

然而背靠大树也不一定好乘凉。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母婴育儿市场里,刚刚获得C轮10亿元融资的亲宝宝可谓是宝宝树的劲敌,从用户数、月活、日活等多角度来看,亲宝宝和宝宝树已将其他企业甩在身后,成为母婴育儿市场的领跑者。近一年iOS用户数量排名也显示,宝宝树整体有下行趋势,亲宝宝则成稳中有升的态势。从2018年3月中旬开始,亲宝宝开始赶超宝宝树,并在2018年7月上旬开始明显超越宝宝树。

宝宝树旗下的美囤妈妈,则以直销和平台两种模式开展电商业务。但收入在2018年上半年则缩水至半。究其原因,目前在母婴电商领域,蜜芽、贝贝网这类垂直母婴电商早已布局,京东、阿里等电商巨头也在虎视眈眈,在垂直电商与综合电商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宝宝树想要发展电商业务并不容易。

此外,宝宝树的电商、社区、早教、健康相关业务都面临不少同业对手。如线上社区妈妈网和宝宝知道、早教产品如贝瓦儿童和宝宝巴士、提供互联网健康服务的育学园和线下众多早教品牌等,都将在宝宝树的各条业务线上与之正面相遇。所以借助上市突围的方式,宝宝树希望能够摆脱竞争对手。

03

谋求流量变现

作为母婴市场领域跑出来的独角兽,流量一直是宝宝树的核心优势。不过,宝宝树11月13日向港交所提交了的更新版招股书显示,截至6月30日,宝宝树月活跃用户数量几乎减半。宝宝树方面表示,主要由于PC端及WAP端平均月活用户数量下降造成。该数据从2017年上半年为1.6亿降至2018年上半年的7200万,因为PC端热门搜索引擎采用的算法变更影响排名所致。

在张华看来,宝宝树凭借庞大的流量加大自身造血功能不成问题。那么谋求流量变现成为了宝宝树在上市之后需要重点关注的战略方向之一。王怀南表示:未来宝宝树的电商和知识付费两块业务占比会越来越高,未来服务对象会拓展到女性、家庭用品。宝宝树于今年6月与复星共同设立宝宝树复星母婴产业基金,将投资拥有新渠道、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技术的母婴企业。此次上市融资所得款的30%也将用于宝宝树未来的投资与收购。

在业内专家看来,无论是作为宝宝树主要营收支撑的广告业务还是电商业务,其发展都离不开宝宝树巨大流量的加持。而流量数据的下滑无疑会对宝宝树的营收产生重要影响,在资本大考中,宝宝树还需守住自己的流量优势。此外,知识付费是宝宝树正在探索的另一新变现模式。自2016起,宝宝树的付费内容开始通过宝宝树孕育APP触及用户。付费内容覆盖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及时尚主题。

宝宝树的成功挂牌,再一次证明了母婴育儿市场继续被资本看好,有数据显示,2018年母婴家庭产业整体规模将超3万亿。到202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4万亿,母婴市场还是一片蓝海。但接下来,宝宝树的新盈利模式、新业务领域、新渠道打法都将有待时间验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