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谱九戒是哪些?

有的家谱中包括《九仪九戒》:尊祖、睦族、广恩、尽孝、务学、谨言、修行、体仁、尚义为宗之九仪,乃善之当劝者;无谱、忽谱、偏谱、误谱、肉谱、伪谱、遗谱、私谱、失谱为不善之所当戒者。也有的简陆为《作谱九戒》。

一、谱不可无


先儒谓图谱之作,肇于河图洛书①,图经书纬,错综成文,其学为至难。故姓氏之说,司马迁知之,后尚有遗议。佗②如宋张文定公,母年高,数被存问,而壶范③不少概见。

至并(笄)④,其父名失之,此其谱之不可无也可知矣。间如欧文忠公,表其父姱节⑤有闻矣,然未及郑太君,仅以荻画略传于世,亦谱牒所载闕如也,况于无谱者乎?

夫家谱犹国史也,司马氏司纪,为史家之宗,于国事无所不备。若家无谱以载事,则前无以考本始,后无以示将来,谱诚不可无者。

而郑夹际图谱略谓家有谱犹郡有志,祖宗遗墨在此,或不免逸失在彼,有能珍藏者,必求备有。按:陕西都统制玠公世次条例不为不切,倘宗人与我同志,或嗣有所见,或别有藏书,与今谱不同者,愿以见教焉。

正与郑夹际必求备有同,意乃世之识见私狭,谓吾有谱必不可示诸无者,吾无谱或有少差讹,必自以为讳而不及索诸谱者。单族孤宗,势必不免于伶仃,久或至于削弱者并失宗者有之,可不慎哉。


修谱九戒是哪些?



二、谱不可忽


龙门子曰:甚哉!谱牒之难考也。欧阳修谱图,世以为甚精,其自言“询生通,自通三世生琮,为吉州刺史。”当唐末,黄巢陷州县,率州捍贼,乡里赖以保全。自琮八世⑥生万,为安福令,修则万之九世孙也。

夫询,唐初人,巢陷州县,唐末也,始终相去几三百年,询生琮仅五世耳。琮在唐末,至宋仁宗,一百五十余年,则阅一十六世,其理竟何如耶?甚哉,谱牒之难稽也!君子当阙其所不知,信其所可知而已。自晋及唐,重其谱而深于谱学者,绝不易得。宋欧、苏二家,但纪其名,与世谱之所当载者,讵止斯乎。

三、谱不可偏


周平园序曰:“君子之著书也,有心于劝戒而无意于好恶,然后可以施当今而传来裔。昔者,世系之学尝盛矣,姓有苑,官有谱,氏族有志,朝廷以是定人品,士大夫以是通婚姻。然行之后世,其敝有不可胜言者,何也?偏好偏恶害之也。进新门则退旧望,右膏梁则左寒酸。

进而右者为荣,荣则夸,夸则必侈;退而左者为辱,辱则怒,怒则必怨。以侈临怨,则生乎其时者悉力以逞恨,出乎其后者贪名以自欺,此正伦所以凿杜固,义府所以陷不辜⑦,而无知如崇韬⑧者,所以流涕于尚父之墓而不耻,是好恶之偏也。”


修谱九戒是哪些?


又曰:“世臣巨室则必读书者,可以知先烈之有诒,而思保其阀阅;方兴未艾则必读书,可以知将相之无种,而思大其门闾。

至于四姓小侯,重茵叠袞,则知无两汉败亡之祸;勋臣劳旧,传龜袭紫⑨,则知无三世道家之忌⑩。以上彰国朝人物之盛,下以为子孙昭穆之序,向所谓有心于劝戒而乐意于好恶者,不在兹乎!”余按:周平园虽为百家族谱言,其实一家之谱,其不偏于好恶者益寡矣。故特采节文以昭劝戒。

四、谱不可误


容斋洪氏《随笔》曰:姓氏之书,大抵多谬误,如唐《贞观氏族志》,今已忘其本;《元和姓纂》,诞妄最多;国朝所修《姓源韵谱》尤为可笑。

姑以洪氏一项考之,云: “五代时有洪昌洪杲皆为参知政事。”余按此二人乃五代南汉僭王刘龚之子,及晟⑪嗣位,用为参知政事。其兄弟本连“宏”字,以本国朝讳,故五代使追改之,元非姓“洪”氏也。

此与洪庆善序丹阳洪氏云:“有宏宪者,元和四年尝跋《辋川图》,不知宏宪乃吉甫⑫之字耳,其误正同。

予髫年偶阅绍兴吴氏家谱序,内载文帝时,有讳公者为河南守。按《汉史》称:河南守吴公,治考第一,而失其名,遂以“公”字当其讳,谬误与宏洪也。

五、谱不可肉


孔子概杞宋,凡以国家纪纲理乱,恒于文献乎攸系文以彰。献文章固人所难,献以敷文通谱学者,尤人所难也。

是故谱牒所具,必有以昭家乘之盛衰,识教化之污隆,使人知所感发兴起,庶人懋修厥德而成身家,咸以谱牒为资矣。否则文士习于史学者,喜用巧词奇句,而无当于实行;浅学拙工,又不识谱学文章,而随意增减,岂是作谱之道哉?

六、谱不可伪


敖东谷曰:曾南丰修家谱,自以为先世之派出自曾点,欧文忠公亦否之。盖以遥遥华胄昧己欺众,是以君子不可不慎也。且曰:人当自立,岂可冒人为重?此巽齐所以为贤,而崇韬之为可耻也。故不羞盘瓠⑬、不辱於菟⑭者又可知矣。

粤考史牒及姓氏诸书,惟虞夏商周,无赐、冒、诡、别、改、易、卜、筮之伪,王氏则周之正封。自后赐者,如汉赐娄敬姓刘氏之类;冒者,如郑季与卫小儿通,生子青,青冒卫氏。

诡如范睢之诡为张禄,萧定之诡为张诞;别如智果别籍为辅氏;改如京房者姓李,推历自定其氏而改曰京;有避国讳而改,如庆之为贤,严之为庄;易如范蠡之齐,易为鸱夷子⑮之陶朱公;卜如陆羽不知其姓,筮得鸿渐于陆,遂系姓以陆是也,是皆不免于伪矣。不与浅陋衣食之徒市伪谱以诳人者,同为可笑乎。


修谱九戒是哪些?



七、谱不可遗


苏老泉族谱引云:服始于衰,而至于缌,而至于无服(16),则亲尽。亲尽则情尽,情尽则喜不庆、忧不吊;喜不庆、忧不吊则途人也。吾所以相视如途人者,其初一人之身也,悲矣。

谱牒以合族者,念厥初为一人也,族大人繁,类非一二,不收则遗,遗非所以语合矣。是故亲疏以代著,因代以分系,系分而理续,续而弗绝,绳绳秩秩,各自条贯,以究本末,亲疏之故,必明备而无渗漏。呜呼!谱斯美矣。故凡同姓者虽疏且远,决不可失孝敬敦睦之风,若彼自遗者,于吾心固无忝(17)矣。

八、谱不可秘


谱书之作,正所以敦睦族、昌风教,将使愚不肖者,日渐月染以变化其气质也。故谱书不当私秘于己而束之高阁,每岁时,族之贤否皆得聚观,讲律于公堂,以别亲疏,以兴揖让,以明训诫,俾长幼听之者,人人得而通晓易行,庶后之人知有规可循、矩可蹈,各安职分,无相踰越,无相欺凌,相率游于仁让礼义之场,则家虽微寒,必有亢宗拔族之才,挺生间出为族人之萃,岂细故哉?

如曰谱不可乱授,盖恐愚不肖子孙转鬻他族,所当珍秘者,此也,非云私当秘束而不得以晓谕子孙、传布族众也。苟不以晓谕传布,不惟后之人昧昧然不知先之所从来,而祖宗仁让之风,亦复顿然斩截矣。噫!后有大可惧者,时变靡常,水火莫测,罹警焉,则秘者乃泯之也,忍乎哉?!


修谱九戒是哪些?



九、谱不可失


杨成斋先生所授诰敕,身后有为妄男子得之,藉以争杨氏祖坟风水。当时,官司莫能明断,哀然移葬。此由子孙不能保守诰命,修明谱牒,以故人得而冒夺之也。

向使家有谱牒,则诰命虽失而世系明备,纵是妄男子,焉得冒而面夺之哉?甚矣!谱之不可失也。

黄山谷(18)晚年作《日录》题曰:“家乘,取孟子《晋之乘》之义。谪(19)使宜州,永州有唐士从之游,为之经纪,后而收其遗文,独所谓家乘者,苍茫间为窃去,寻访之不可得。后间余年,史卫王当国,有得之以献者,卫王甚珍之。

得黄伯庸师蜀,以其为双并之,族乃以赆其行。”是以谱牒之修,正所以为先人继述之计,诒后人保守之谋也,苟或失之,可乎哉?


修谱九戒是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