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何日本在領土上比德國強硬?

文|小河對岸

作為二戰時期的三大軸心國,意大利由於戰鬥力有限,對他國的危害也相對較輕,而法西斯政權垮臺又早。故而,在戰後,意大利遭到的懲罰也很輕。而德國、日本卻罪惡滔天,並犯有嚴重的反人類罪,作為對德、日法西斯挑起戰爭的懲罰。除了戰犯們得到應有的判決之外,兩國竊取他國的領地也必須得歸還。


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何日本在領土上比德國強硬?

而除了歸還侵吞他國領土之外,德國還喪失了近12萬平方公里的本土(約為二戰前德國領土的1/4),就連普魯士的發源之地也成了蘇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相比較而言,日本的本土仍舊完整,而對比日本明治維新之後、走向海外擴張之路。日本仍佔據了琉球(沖繩),而北海道也是到了明治維新之後才得到正式開發(德川幕府時期,北海道仍屬化外之地)。如今,日本與我國有釣魚島之爭,與韓國有獨島之爭,與俄羅斯有北方四島問題。


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何日本在領土上比德國強硬?

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何蘇聯(俄羅斯)佔據了德國的哥尼斯堡(東普魯士首府,普魯士國王的衛冕之地),德國都沒有什麼話。而蘇聯(俄羅斯)佔據了較為荒僻的北方四島,日本卻一直不依不饒,態度強硬呢?

其一,德國被割讓的領土,已不可能被改變,而北方四島問題卻存在商量的空間。德國被割讓的領土,開發程度較高,更適宜居住。且在領土交割之時,德裔居民遭到了驅逐,致使當地的人口構成發生了變化。這就使得德國被割讓的地區,並沒有太多的民族矛盾與複雜衝突。而國際上(包括德國在內),也都承認此二戰後的疆界變化。如果德國再提出當初被割讓的領土問題,將意味著德國否定二戰後的戰敗懲罰與既定秩序。


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何日本在領土上比德國強硬?

而北方四島,開發程度較低,人口也很稀少,涉及的問題就會少很多。就使得北方四島,容易被商談與交易。而國際上對北方四島問題的看法,也比較模糊、並不一致。蘇聯(俄羅斯)對北方四島的據有,也並沒有獲得國際上的公認。蘇聯(俄羅斯)給很多國家的看法,都是對領土貪婪成性,在很多國家眼裡,整個遠東地區都是俄羅斯近代擴張的結果,更何況是北方四島。故而,很多國家都站在日本一方,認為是蘇聯(俄羅斯)大國沙文主義,而趁日本戰敗之際,霸佔了日本的北方四島。故而,日本在北方四島問題上的強硬,並不構成對戰後秩序的挑戰。


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何日本在領土上比德國強硬?

其二,美國遏制蘇聯(俄羅斯)的戰略需要。隨著二戰結束,蘇聯(俄羅斯)成了美國最大的假想敵,而美國要想在亞太地區,遏制住蘇聯(俄羅斯)的勢力,就必須得扶持日本。故而,美日在亞太地區,形成了穩固的戰略同盟關係。有了美國的背後支持,日本也當然就有了叫囂蘇聯(俄羅斯)的底氣。


同為二戰的戰敗國,為何日本在領土上比德國強硬?

其三,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國家實力遭到了極大削弱。尤其是在經濟上,俄羅斯遭到了西方的封鎖,陷入了重重困難。就使得俄羅斯在經濟發展上,尤其是遠東地區的開發,更有求於日本,就使得日本有了討取北方四島的牌注。而俄羅斯幅員遼闊,遠東地區人口稀少,很多自身土地都處於莽荒待開墾狀態,就使得北方四島的價值之於俄羅斯,而顯得微不足道。而北方四島於日本,卻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領土完整。故而,北方四島被陷入經濟困頓的俄羅斯用來交易,以謀求自身經濟發展與突破,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