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女性容易被宫颈癌“盯上”?该怎么预防?

qzuser268201649


感谢“悟空小秘书”盛邀!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多发病于中年女性。由于此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出现明显症状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故很多女性朋友一到中年后,对此病惶惶不安。但宫颈癌是能找到明确病因的肿瘤,且可通过筛查预防其发生,故做好预防工作,可有效减低宫颈癌的发病率。


易患因素及人群

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几乎所有的宫颈癌患者与HPV感染有关,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HPV16和18)。由于HPV感染后产生癌蛋白,使人体内的抑癌基因失活,导致宫颈组织癌变。 其中,吸烟的女性更易感染HPV。

不良性行为:由于未成年女性宫颈发育不成熟,对致癌物很敏感,所以过早体验性生活的女性,尤其是性生活<16岁的女性易患本病。其次,有多个性伴侣的女性,尤其是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的男性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易患宫颈癌,戴安全套可有效避免。


多次分娩:多次分娩的女性易患此病。这是因为孕期免疫力下降,易感染HPV病毒,分娩次数增多后,宫颈受创严重,双重作用下,使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临床表现

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由于宫颈癌患者癌组织的脆性较大,故常于性生活或妇科检查时接触到癌组织出现流血,或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且多数患者阴道会排腥臭味的液体。


预防

由于宫颈癌是能找到明确病因的肿瘤:HPV感染,故有条件的朋友在时机成熟后可接种HPV疫苗。其次,尽量戒烟,降低HPV感染率;固定性伴侣,检点性生活;要求性伴侣戴安全套、减少交叉感染均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建议已婚女性定期进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HPV检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医学莘


几乎所有(99.7%)的宫颈癌都是HPV病毒感染所引起,性接触是HPV 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性生活、分娩次数、不良生活习惯或遗传因素,都可能诱发乳腺癌。


有点残酷,下面都是高危人群……

第1种人:初次性生活过早(小于16岁),青春期子宫颈还没发育成熟,对致癌物较敏感;

第2种人:多个性伴侣,HPV病毒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每增加一个性伴侣都会增加感染风险;

第3种人:初潮过早,性器官过早成熟;

第4种人:多孕多产,分娩次数多会增加子宫颈创伤的几率,而且分娩和怀孕期间分泌物和营养会改变,增加了患病风险;

第5种人:卫生习惯不良、不洁性生活,使用避孕套可以明显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第6种人:其他生殖道病毒的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第7种人:吸烟、吸毒等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效应,促进癌发生可能;

第8种人:与患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接触,易患宫颈癌;

第9种人:有宫颈癌癌家族史。

这些情况也要注意!

宫颈癌起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CIN还不是宫颈癌,大部分低级别的CIN会自然消退,只有少部分高级别的CIN会进一步病变,这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

CIN早期没有特殊症状,偶尔会出现跟阴道炎症很相似的症状,一般人容易混淆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出现下面情况,还是要及时请医生诊断:

①阴道流血

不管是发生在性生活后,还是妇科检查后,出现接触性出血,就应该留意。如果是不规则阴道流血更加要重视。

②阴道流液

阴道流液可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淘米水状,有时有腥臭。

③检查出子宫颈有异样

子宫颈出现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子宫颈糜烂样

哪些年龄段容易患病?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高发于25~35岁女性,从CIN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需要10~15年。符合上面两部分提到的情况,25岁之前发生CIN也是有可能的。

宫颈癌是仅次于卵巢癌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病例约 13.5 万,其中 8 万人因此死亡。听起来有点心慌……


如何预防?

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
2.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
3.早期发现及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阻断宫颈浸润癌发生。
4.健全及发挥妇女防癌保健网的作用,开展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5.接种HPV疫苗。


女性为何要注射HPV疫苗?

据统计,全球每年超过27万人死于宫颈癌,8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约有10万新发病例,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五分之一,每年约3万妇女死于宫颈癌。

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可以通过早期预防和治疗消灭的癌症。所以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提倡女性注射HPV疫苗,进行宫颈癌筛查,多关爱自身健康。



E创健康


宫颈癌是目前发现的为数不多的病因明确的癌症:主要由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而引起。因此,总结性回答为:因各种容易传播HPV病毒的渠道,而导致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或已经造成宫颈癌前病变,且未采取任何医疗措施的人群,容易被宫颈癌盯上。

HPV病毒及传播模式

HPV病毒目前一发现的有180种左右,按照其持续感染是否会引发宫颈癌,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才是引起宫颈癌的罪魁祸首)。其传播途径主要为性传播,个别也可通过暴露皮肤进行传播。

HPV病毒感染就一定会引发宫颈癌?

若检查时发现了高危型HPV感染,进一步检查并没有癌前病变。不需过度紧张,大部分女性在一生中都会感染HPV病毒,但多数会被自动清除掉(所以并不是感染HPV病毒就会发生宫颈癌),只有持续感染高危型HPV病毒才有引发宫颈癌额可能。通常从高危型HPV感染,到真正形成宫颈癌需10年左右的时间。

如何预防宫颈癌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回答,即:一、如何防止HPV病毒感染;二、如何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一、如何防止HPV病毒感染

  1. 注意性生活卫生;

  2. 减少性伴侣数量;

  3. 保持稳定、单一的性伴侣关系

  4. 若对对方健康情况不了解,性爱时请使用避孕套;

  5. 接种疫苗(目前宫颈癌疫苗已在中国上市)。

二、如何防止宫颈癌的发生

  1. 每年进行HPV病毒检查(了解是否有HPV感染);

  2. 每年进行TCT筛查(了解是否有宫颈癌或癌前病变,若有癌前病变通过阴道镜进一步诊断)。


宫颈癌并不是一种可怕的疾病,目前医疗上已经有有效成熟的早期筛查方式,做好筛查工作,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性情妈妈


这样更明了。



刘顺LST


①反复炎症

②高血糖

③梨型肥胖

④激素紊乱


S体脂管理师C


宫寒,宫颈糜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