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已出,你觉得哪所高校最委屈?

南国知事


相比于211和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引入了动态调整机制,力图避免名校身份的固化。



引入动态调整机制以后,入选双一流将不再是一劳永逸的事儿,这次虽然入选了,假如办学质量没跟上,下次就可能被踢出这个名单。但这个踢出去也有讲究,他先给你一个特殊的分类-B类,相当于学业预警,考察一段时间,有所改观,升为双一流A类,表现不好,当然就只能出局。

这个动态调整的机制,当然是很好的,只不过落实到具体高校身上,就不是那么愉快了。



双一流不是另起炉灶,而是211/985工程的继续,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冲锋号。也正因如此,第一批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大学名单,还是熟悉的面孔,包括全部的39所985大学,另外加上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三所政策照顾性大学,共同构成42所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大学名单。

这份名单分为A、B两类,新加上的云、郑、新三所大学,全部在B类中,也就是说,要表现得好才能成为A类,另外三所则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要说双一流建设,最委屈的大学是谁?肯定是B类中的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来985当得挺好的,现在倒好,双一流大学中虽然还是以前的985老哥们,自己却给整成了B类,这不就说自己是985中垫底的吗?实事求是的讲,这三所大学虽然不是什么拔尖的985大学,但确实也不至于垫底,和他们水平差不多的985大有人在,只是现在白纸黑字给整到B类中,确实很不好看,兴许招生的时候,还是会多提985,少提或不提双一流的事情吧。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相信大家都知道双一流高校是什么吧?所谓的“双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相比于211和985工程,双一流建设比较突出的创新点是引入了动态调整机制,这样可以避免名校身份的固化,使得名校由于友好竞争鲜活起来——入选双一流将不再一劳永逸,这次虽然入选了,假如办学质量没跟上,下次就可能被踢出这个名单。但这个踢出去也有踢出去的讲究,他先给你一个特殊的分类-B类,相当于学业预警,考察一段时间,有所改观,升为双一流A类,表现不好,就只能出局。   

对于985和211工程来说,双一流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它的进步和发展,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高潮。也正因如此,第一批双一流建设中一流大学名单,包括全部的39所985大学,另外加上云南大学、郑州大学、新疆大学三所政策照顾性大学,共同构成42所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大学名单。在这个名单中,新加上的云、郑、新三所大学,全部在B类中,另外三所则为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那么在双一流建设中,最委屈的大学是谁哪个呢?是B类中的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吗?


在我看来,最委屈的其实不是榜单上的那些高校,而是未能进入榜单的那些实力高校。在这次的140所双一流高校的榜单之外,有十多所“前国家重点大学”。建国以后政府多次对高校投入建设,这些重点建设的高校,都有一个头衔叫做“国家重点大学”,但是,在上一次国家高校建设中,共有十三所“前全国重点大学”未能进入211工程;这次双一流建设,重点建设高校名单扩大到140所,但仍有11所学校未能进入双一流建设,这些学校是:湘潭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江苏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燕山大学。   

其中,最委屈的我认为是江苏大学。江苏大学,原镇江农业机械化学院,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其后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2001年,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为新的江苏大学。江苏大学继承了镇江农业机械化学院的雄厚的实力,工科专业强,文科相对较弱。其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专业实力雄厚。 江苏大学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镇江,风景很棒,学校周围的设施也很齐全,交通发达,去宁沪杭都很方便。长三角,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



官网显示,江苏大学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13个一级学科,设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42个一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6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学校的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并列全国高校第34位)。2015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第三届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大学排名,学校列第181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16中国大学评价》,学校综合排名列全国高校第48位。   

不过由于机制的作用和影响,江苏大学如果努力的话,还是非常有希望在五年之后入选的。那么,你认为哪个高校最委屈呢?


大三老学长


首先我们看看哪些双非大学入选双一流(幸运儿):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宁波大学、河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如题:双一流名单已出,哪些高校最委屈,笔者认为,当然是落选双一流,实力又超群的双非大学了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江苏大学

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是全国74所“特色重点项目”高校和全国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江苏大学是以农机起家、最早系统开展农机教育的高校,培养了全国第一批农机本科、硕士和第一位农机博士。学校有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化学和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在农林机械方面,连南京农业大学也自叹不如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2个 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6个

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

在武书连等排行榜上是标标准准的全国百强大学,这次落选实在遗憾。

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方面:

农业工程学科由全国并列第五位提升至全国前三位,获评为A-等级,进入了全国前百分之十;食品科学与工程并列全国第8位,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提升至并列全国第9位(第三轮评估第12位),机械工程提升至并列全国第20位(第三轮评估并列第27位),这三个学科获评为B+,进入全国前百分之二十;另外还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学科获批评为B等,进入全国前百分之三十。与第三轮学科评估只有4个学科进入前30%的结果相比,共有1个学科进入前10%、3个学科进入前20%、5个学科进入前30%

此次落选一流学科大学非常遗憾


2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也被誉为中国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想当初211工程实施之前,是和苏州大学平起平坐的重点大学,评选211时期,大家以为肯定能选上,结果…令人惊讶。

最令人惊讶的是扬州大学超多的硕士点,博士点。

硕士点240个,博士点70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

师资力量也不差: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员工59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300多人,医护人员19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3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1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

扬大的排名也不赖: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五十七名;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位列五十四名;2012年武书连大学排名六十七名;2012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九十七名;2013武书连大学排名六十三名,2013中国校友会大学排名一百零二名;2014年武书连排名六十八名,2014年中国校友会排名111名,2014年中国校友会学科排名87名。2013年QS亚洲大学排名前300强

在教育部学科评估方面兽医学位列全国第三(A-)遗憾没有入选一流学科。

笔者认为江苏大学和扬州大学之所以落选,其一:区位优势不足,其二:学科门类太多,摊大饼,而经费有限,导致重点学科不精不尖。


3湘潭大学

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导创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亲笔题写“湘潭大学”校名,并嘱托“一定要把湘潭大学办好” 。学校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重点共建。入选“111计划”、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湖南省2011计划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湖南省首批招收留学生高校 ,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之一

湘潭大学是湖南四所全国百强大学之一 ,有“计算湘军”的美誉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四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是全国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发源地 ,是全国10个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 、8所“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高校之一,建有全国首家信用风险管理学院 。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62人(另有外聘教师780人), 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0%;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达到25%;先后从美、英、法、日等国家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拥有正高职称人员314 人,副高职称人员62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 双聘院士2人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英国物理学会会士1人、“长江学者”6人(含特聘、讲座、青年长江)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4个,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万人计划”人选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和师资人才2人,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专家2人 ,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 ”人才1人 ,中国高被引学者2人 ,教育部新(跨)世纪人才计划人选3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9人
    中央候补委员、湘大材料学院院长欧阳晓平院士

学科建设: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全球ESI前1%学科(4个)

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拥有28个参评学科中,有9个学科进入B类,其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数学表现较为突出,进入B+等级,占湖南省属高校B+等级学科总数的1/3;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这一轮评估中进步较大,连升两个等级,与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公共管理同为B等级,理论经济学、物理学和化学有小幅上升,进入B-等级。另外,还有11个学科分别进入C+和C等级。


4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建校历史可追溯到我国上个世纪著名军事大学哈尔滨军工大学

学科建设: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17个,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世界一流学科(3个)国家一流学科(4个)

师资力量:燕山大学有教职工3200人,其中专职教师2200人,教师中教授466人(含博士生导师219人),副教授634人 。截至2018年5月,燕山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00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5人。

特殊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3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 陈嘉庚科学奖1项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项(这是中国顶尖大学才有的水平) 传说中的国家级大奖

笔者评价:

令燕山大学学子不服的是,凭啥河工大入选双一流,而燕大没有!笔者认为,还是不说为好,怕查水表,也有网友是这个解释的,大家去看看http://tieba.baidu.com/p/5309999032


由于名单太多就不一一解析了

5昆明理工大学

6北京语言大学

7西南政法大学

8山西大学

9浙江工业大学

1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1南京工业大学

12华南农业大学

13中国医科大学

14南京医科大学

15东北石油大学

16山西农业大学

17江西财经大学

18深圳大学

19汕头大学、

20东北财经大学

…………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委屈的大学,委屈在哪,委屈在学科上。

1、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

南开大学有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五个学科入选。然而,历史更悠久的经济学科,全部没有入选。南开大学是中国经济学的发源地,建校不久就开始培养经济学研究生,绝对有底气喊出“建设世界一流经济学科”的口号。根据2015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学科转载位列第1名,综合指数位列第1名。作为国内最顶尖的经济学科,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竟然落选,让人匪夷所思


2、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文艺学(二级学科)

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著称,在大师辈出的二十世纪,山东大学在文史哲领域的实力不输于北大。但它入选“双一流”名单的学科却只有数学和化学,不知这算不算“校耻”?选“双一流”学科,既没有看到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也忽视它的特色学科在当下中国大学中的地位,如何能够说服人?


3、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

论历史,复旦大学1929年便创办了新闻学系;论学术力量,复旦大学的师资和学术成果敢说全国第二,便没有学校敢说第一;论人才培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素有“记者摇篮”之称。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都入选了,却没有复旦大学的份儿。其他新闻传播领域的强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大(近日在公关领域对战薛之谦大获全胜的李雨桐女士就是华中科大新闻系的毕业生)、清华大学,也统统名落孙山。那以后靠谁来做传播呢?


4、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

华东师大的文史哲向来是强项,在八九十年代,其中文系就是中国文学批评的绝对中心。近十年来,华东师大的中国史学科,风头之劲一如当年的中文系。如果没有华东师大的中国史研究,中国近现代的许多问题可能仍然迷雾重重,至少我们不会那么快就看到历史的本相。然而,这么重要的学科竟然被“双一流”遗忘了?


5、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心理学之二级学科)

1998年,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老浙江大学四校合并,组成了今日的浙江大学。而起源于浙大、发扬光大于杭大的应用心理学,绝对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学科。当其他高校的心理学专业还在搞理论研究的时候,杭大心理系在陈立教授的带领下,开创了一个跟北大、北师大完全不一样的应用心理学方向——工业心理学。这个学科包括了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专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是,此次“双一流”评选,北大和北师大的心理学都上榜了,浙江大学的应用心理学却没有一席之地。


6、厦门大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一级学科

厦门大学此次入选的学科是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统计学。遗憾的是,厦门大学同样重要的工商管理学科,竟然漏了!要知道,厦门大学是中国第一所提供会计博士学位的院校。更重要的是,厦大有葛家澍这座大山。1978年,葛家澍教授率先为“借贷记账法”正名,全面介绍和引进了现代会计理论,为中国建立了一个能够和世界接轨的会计体系,对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你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工资,你就应该感谢葛家澍和厦门大学的会计学系。


7、武汉大学水利工程(一级学科)

在水利工程领域,最厉害的高校有三所:清华大学、河海大学、武汉大学。1952年,武汉大学将水利工程这个优势学科分离出去,无疑是武汉大学最大的遗憾之一。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并入武汉大学后,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进入了建设与环保并重的新阶段,而中国水域出现的新问题,也迫切需要水利工程学科提供解决思路。长江始终是中国水利研究的重要基地,武汉大学同时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何以把“双一流”建设学科给了清华大学和河海大学,却忘了武大?


8、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一级学科)

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学院,前身华南工学院,是“建筑老八校”之一,但此次建筑学获入选的高校只有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近十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在公共建筑上的成就巨大,2008奥运会摔跤比赛馆(中国农业大学体育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汶川特大地震震中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北工大体育馆、天津博物馆、上海钱学森图书馆、深圳市宝安中心区图书馆、重庆理工大学花溪校区等建筑或建筑群,都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作品。此番落选,别说是沧海遗珠了,简直可以说是有眼无珠。




AND ADN

还有一些人提出质疑





PS:

本人是个小小的签约作者,实在不敢恭维某位砖家(其曰:从事40年志愿填报,这么算的话,他十几岁就开始志愿填报服务了)的志愿填报本领(他的问答实在无语,还没有评论区的网友懂,一旦斧正指出,他就拉黑)。为避免广大考生及家长不会受其误导,于是我被逼上了发奋学习志愿填报的道路(业余而已,专职学生),无偿为大家提供升学讯息。



叫兽小南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出来之后,最委屈的其实不是榜单上的那些高校,而是未能进入榜单的那些实力高校。

在这次的140所双一流高校的榜单之外,有一批高校失意到了极点,他们就是十多所“前国家重点大学”。建国以后政府多次对高校投入建设,这些重点建设的高校,都有一个头衔叫做“国家重点大学”,但是,在上一次国家高校建设中,即211/985工程,一共重点建设了116所学校,这116所学校未能覆盖之前历次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共有十三所“前全国重点大学”未能进入211工程;这次双一流建设,重点建设高校名单扩大到140所,但仍有11所学校未能进入双一流建设,这些学校是:

湘潭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江苏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南政法大学、燕山大学。

这些学校如果仔细分析,各有自己的优势专业或者成就,可惜他们错过了211/985工程,又错过了双一流建设,真是时运不济。

以下为这11所“前全国重点大学”的介绍:

1. 燕山大学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拥有“机械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

2. 东北石油大学

大庆石油学院,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具备“石油天然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3. 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农林学院,1970年全国重点大学,拥有五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经济管理、果树学、预防兽医学;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项。

4. 江苏大学

江苏理工大学,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拥有

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农业电气化及自动化;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

5.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学院,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拥有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经济法学、诉讼法学。

6. 湘潭大学

1978年全国综合性重点大学,该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三个学科 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有两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计算数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

7. 陕西科技大学

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8.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阜新煤矿学院,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9.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学院,1978年全国重点大学,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10.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农学院,1979年全国重点大学,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

11. 国际关系学院

这可是个特殊学校,可能不会注意什么211/985、什么双一流吧?


Start2015


很高兴解答:

我来说说一个吧。

“双一流”者,“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之简称也。

今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复旦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竟然没有评选上双一流,有点太委屈复旦了!

历史上来看,复旦大学1929年便创办了新闻学系,可以算是是我国最早的新闻专业了

学术力量,复旦大学的师资和学术成果敢说全国第二,相信几乎没有学校敢说自己是第一;

论人才培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被称为是“新闻记者摇篮”

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都入选了,却没有复旦大学的份儿

新闻传播学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入选,历史最为悠久,牌子相当响亮的复旦新闻,竟然特么的落选了!

虽然复旦名优评上双一流,但是不可否认复旦对新闻传播学的贡献,一个名号不是评价一个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评判一个学校是否优秀的是这个大学为我国造就了多少有用的人才!

对网上的双一流有这样一个说法,大家也可以看一下乐一乐,评一评。


PS学习社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出来之后,不少高校学子、校友都认为,本校入选学科数量较少、一些王牌学科不该落选等,觉得非常委屈。其实,最委屈的高校不是榜单上的这137所高校,而是那些未能进入榜单的实力高校。在这次公布的137所双一流高校之外,有很多实力强悍的高校未能入选,让人扼腕叹息。

曾几何时,“全国重点大学”,绝对是每个高中生的梦之所至。肯定有不少人,小时候对“重点大学”这座象牙塔充满着向往。因为小时候不少长辈谆谆教诲:要好好读书,将来上重点大学。90年代,国家启动211工程,尤其是1998年开始启动985工程后,“重点大学”逐渐成为历史名词,已经被211、985所代替。1979到1981年,又陆续增加11所全国重点高校,总数为达到99所。在建设211工程时,这99所学校中的大部分都成为了211工程建设高校,或是与211工程院校合并。可是在这99所大学中,或是因为平衡政策,或是这些学校自身发展问题,有十几所大学并未纳入211工程建设高校名单,这成为这些大学学子心中永远的痛。

曾经的99所全国重点大学绝大多数都已经入选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曾落选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靠大气科学的强劲实力,顺利跻身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成为本次双一流建设的幸运儿。

然而,还有一些高校却没这么幸运,例如苏州大学,这些年苏州大学发展有目共睹,学校对外开放广招人材,形成很多优势学科,今年十四所博士研究生改革试点,就一所211大学上榜就是苏州大学,世界大学排名也有不俗表现,比评选出“双一流”的某些高校还好,评不上“双一流”苏州大学最委屈。

尽管它们中的不少高校都有实力学科,可惜仍然遗憾落选。不过,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并不是终身制,五年后将会进行动态调整,这无疑将给这些高校创造一些机会,期待苏州大学未来能顺利进入。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委屈的高校很多,答主觉得最委屈的还是武汉大学,虽然武大也入选了双一流,但是和其他985高校相比不可同日而语。武大毕竟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可惜建国之后高等教育调整,武大没有接到一手好牌。后来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有刘道玉改革,但是被教育部人为中止,市场经济大潮,孔雀东南飞。跨校合并中武大实力增强,虽然生源不如清华、北大、人大、中科大和华东五校,但武大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全国前五,可以说成绩喜人,结果双一流马上现出原形,整个武汉市两所985、七所211,居然只有29个双一流学科,还不如北大和清华一所高校的多,的确是有些不公平。

还有中山大学,这所被誉为华南学派的核心学府、岭南名校,这只有

11个学科入选,和南京大学一样,当然在数据上还是可以的。但实际上中山大学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极其强大的影响力,只是因为现有的学科评价体系,地位被弱化了,可以说在当下的双一流建设中整个华南学派和东南学府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地位弱化趋向。苏州大学也是,苏州大学依托于国内唯一可以叫板直辖市的苏州市,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更多高校比如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等都来此“定居”,这也使得苏大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科研经费多,高端人才多,产出成果多,已经不弱于很多985高校,在整个211梯队中都属于排头兵,但在双一流建设中苏大这种优势被无形的打消了。还有西南政法大学,当年的法学黄埔军校;还有南京工业大学,当年的国防七子;还有中国石油大学,石油行业的最高学府,都没有入选双一流,这个还是比较可惜的。


青年史学家


有没有人跟我一样觉得武汉理工最委屈的吗?武汉理工的整体实体和国内国外排名都要高于郑州大学。每年武理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都要比郑大高,能上武理的学子一般都不会考虑郑大,然而郑大却成了双一流,武理落选。

武理第四轮学科评选一个A+,然而郑大连个A都没有。武理的科技奖数量和质量,学术影响力都超过靠规模堆起来的郑大。

武理在船舶技术,汽车制造专业方面很厉害,而材料科学更是国内媲美清华北航的顶尖专业。在2017年院士评选中一下就有两人获选为院士,且都是材料学科的。

武理的整体水平要比郑大强,更何况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这些。武理之所落选,是因为不像这三所学校的地理位置特殊吧!


俊世科客


燕山大学 江苏大学 湘潭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已经组建四非院校联盟。



啦啦啦lm


我觉的北京中国石油大学最委屈,因为我儿子今年刚刚考入。在7月份报考志愿吋,巳从内线获知郑州大学入选双一流,结局是冲一冲石油大学冲进去了,稳一稳郑州大学没戏了。说实话我的回答带有感情色彩。公正的讲,整个石油大学原来就没有一所.958,这次也没有一所石油大学入选双一流大学,石油行业有点不服。用浙江大学郑强教授在石油大学曾经演讲吋一句话说,关系着国家能源石油大学没有985,全国大学有多少985也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