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式刀叉遇上中國筷子,中西方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

筷子、刀叉這兩個司空見慣的用餐工具,很多人不瞭解兩者的差異。比如,在上海大秀之前,D&G(杜嘉班納)發佈了“起筷吃飯”的系列宣傳片。宣傳片中,一位濃妝豔抹的女模特,用誇張的表情展示如何用筷子吃披薩、甜卷、意大利麵,引發巨大爭議。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中西方交流的機會與日俱增,宴請賓客已成為日益頻繁的活動。但由於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在餐桌上的禮儀表現也各有不同,人們總是有意無意地會以本民族或群體的文化為標準,理解或評價另一民族或群體的文化,這就使得對餐桌禮儀差異的理解十分不易。現在,小編決定給D&G免費補補課,聊一聊“當東方筷子遇上西式刀叉”那些事兒,幫他們瞭解一下中西餐桌禮儀中的文化差異。

當西式刀叉遇上中國筷子,中西方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

結構主義理論認為,文化是指一個社會群體共有的具有差別性的行為方式。中國人習慣用筷子,西方人習慣用刀叉:中國人喜歡聚餐,西方人則偏愛分餐制;中國人樂於勸酒敬酒,西方人比較隨人意,種種餐桌上的差別性行為方式是在中西方不同社會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形成的,同時又是文化差異性的集中反映。

一、中和感性與獨立理性

易中天先生在《餐桌上的文化》中精闢闡釋了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內涵:“和”。“中國人的請客吃飯、聚餐共食,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緣,則其方式禮儀,自然也就以和為貴……比如筷子,也是‘一團和氣’,用筷子給客人夾菜,既客氣,又和氣,既穩重,又文雅,不像西方人進餐,用刀子切像屠宰,用叉戳像攻擊,還冰冷冷的,一點兒人情味也沒有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禮儀中最基本的差異。據專家研究,中國古代也用匙和刀叉,而且歷史比筷子還悠久。刀古稱為匕,有匕形和勺形兩種,叉是用來叉取肉食的器具,我國原始居民已開始使用。

而筷子的發明和使用在新石器時代開始,它的出現,就顯示了特有的優越性,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歐洲古代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有關,他們馬上生活隨身帶刀,往往將肉燒熟,割下來就吃。大約15世紀前後,歐洲人開始使用雙尖的叉,到18世紀有了4個叉尖的叉子。

當西式刀叉遇上中國筷子,中西方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

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還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一些史學家認為,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共同進餐相配。

一雙筷子功能的運用原則是中正,和諧,協調不悖。幾千年一以貫之,形成了“無過無不及”的“致中和”的中華民族心理和傳統文化特徵。

而西方一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後就獨立的想法和習慣。餐具的合併簡化,可以說明中國文化發展中抽象性與實用性的對立協調發展,而西餐餐具依然龐雜繁複顯示西方飲食文化在理性和精確中探索。

當西式刀叉遇上中國筷子,中西方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

中華民族對“和”的內涵的追求在飲食上還體現在對“色香味形”的追求。“調和鼎鼐”,“五味調和”,“調”可以說是中餐特有的方式。《呂氏春秋·本味》說:“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鹹,先後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保持食物原料的味道,並互相滲透,加以佐料,去除怪異之味,使之符合食用者味覺。調味之外,還要調香、調色,調形,使人達到全方位的感官享受,把El常飲食活動提高到審美的境界。

相對而言,西餐屬於理性的飲食觀念,注重保持菜餚本身的自然屬性和營養價值,食物分別烹製,組裝,缺少調和過程,即使調味的佐料,也是在餐桌現吃現加,諸般食料只待食至腹中,方能調和一起,體現了“西餐重分別”的特點。

二、群體認同與個人本位

易中天從不同的餐桌文化看到了中國文化的思想內核是“群體意識”,而西方文化的思想內核則是“個體意識”。中國的社會結構以家庭為基礎單元,中國人的社會存在首先依存於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家庭和宗族,再延伸至家國社稷。人的社會關係表現為個人、家庭、國家融為一體,文化上兼收幷蓄,價值觀以國家集體利益為重,必要時不惜犧牲個人利益或局部利益,保護全體利益。

“人之生不能無群,群而無分則爭,爭則亂,亂則窮矣。”中國人喜歡聚餐共食,在中國人心目中,“獨食難肥,共食才能汲取營養;獨食無味,共食才會其樂無窮。”目的是為了加強人情往來,群體聯繫。

當西式刀叉遇上中國筷子,中西方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

中餐桌上的熱鬧氣氛與西餐的雅靜形成了鮮明的反差。主人宴請客人往往為了表現熱情好客,鋪張排場,在餐桌上還頻頻給客人佈菜夾菜。客人們一上桌,便滔滔不絕,談天說地,勸酒敬菸,甚至吆喝划拳,現階段的這種風潮有悖於傳統儒家文化“食不語,寢不言”的教誨,已遠超出文明的界限。

與中國長期保持以自然經濟為主的農業社會不同,西方世界在古希臘時期便形成了農業、手工業、商業並重的經濟結構。以平等交換為基礎的商業原則促進了個體本位的文化精神,突出了個人價值。

西方分餐製成了自然的選擇,主人預先根據來賓人數將飯菜分為相應的份數,服務生將每份分別為食客們端上,各自享用。吃東西時閉嘴咀嚼,不應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時不搭嘴插話,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說話,即使有人同你講話,也要等嚥下食物後再回答。

當西式刀叉遇上中國筷子,中西方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

比較正式的宴席的座次安排,也體現出這種不同的文化認同。傳統的中餐宴席使用八仙桌,對門為上,兩邊為偏座。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餘客人按順序坐偏座。現代宴席,主要用圓桌及方桌,但往往男性與女性分桌,女性安排在次桌或次要座位。若家中請客,女主人往往在廚房和餐廳之問穿梭忙碌。待所有菜品上桌才就座陪客。

而西餐宴會中主角是女主人,一般使用長形或馬蹄形餐桌,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按男女主賓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以右為尊,左為次。入座方式為從左側入座,男士應拖拉餐椅,協助女士入座,以顯示女士優先的紳士風度。若家庭宴請,男女主人都應始終陪同,客人還應送瓶葡萄酒或鮮花,或為女主人準備紀念品等小禮物,這也是社交場合的起碼禮節。

三、中西方面子觀念

與文化認同問題相關的是中西方不同的面子觀念,西方社會也存在面子觀念,但遠沒有中國社會強烈而盛行。

面子是傳統和熟人社會中個人對自身能力、地位、尊嚴、財力、道德等社會身份在他人心目中的一種自我期許。由於中國傳統社會是以家族為核心的熟人社會,即人情社會,個人的價值取決於家族和他人的評價。在這種特定語境中,人們往往十分關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以尋求和捍衛自己的優勢,保持體面和尊嚴。在家族和交際圈子中,人們習慣用面子來解釋和調節社會關係和行為,誰的面子大,誰的話語權就大,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也高。

因此人們熱衷於請客和被請,誰的應酬多,宴請的檔次高,客人的級別高,誰就“有面子”,在人際交往中,也樂於互相“給面子”。比如餐桌上幾乎每宴必有的敬酒環節,敬酒者和被敬者競相表演的一套套說辭,言不由衷,醉翁之意不在酒,全在於面子。餐後爭先付款買單,即使無意出錢,彼此心照不宣,也要做一番“爭面子“的表現。

按照顧日國先生總結的中國社會“貶己尊人”和“求同”等交際禮貌準則,指謂己方和與己方相關的人和事要“貶”,要“謙”.指謂對方和與對方相關的人和事要“尊”,要“抬”,並且儘量不要反駁對方,而是要力求和諧一致。所以點菜要儘量迎合滿足客人的口味,客人們則每道菜都要留下一部分,以示飯菜的豐盛。就餐結束,主人應自貶“招待不周”,而客人以“添麻煩了”的道歉方式表示感謝。

當西式刀叉遇上中國筷子,中西方文化差異到底有多大?

在西方社會中也有面子觀念,Brown和Levinson於1978年提出了“面子保全論”,指出禮貌就是“典型人”為滿足面子需求所採取的各種理性行為。他們將面子分為“正面面子”和“負面面子”。正面面子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希望自己的願望受人順從,他的自我形象被人欣賞和讚許。誇讚對方就是西方人典型的生活習慣和交際方式,不管多麼簡單的菜餚,都會得到客人的讚美。

如果每道菜都吃完,會令主人很高興,說明自己的心意和努力得到客人的肯定。餐後告別,客人們總要表示“have a nice dinner”(吃得很高興)。而負面面子是與正面相對而言,指的是社會成員希望其行動不被人干涉,即具有行動自由和自主決定的自由,凡是有違這種自由願望的言行就會被認為對他人負面面子的侵犯。

與之相應,在西方更受歡迎的還有自助餐和雞尾酒會,形式更加自在隨意,按照個人的喜好和食量自由選擇,便於相互聯絡與交往。另外邀請他人外出用餐,往往是AA制,各人付各自的帳,或平分賬單,若為人付賬需事先說明。

有些時候不同的禮儀是不同文化之間產生誤解,導致跨文化交際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原因,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又是造成禮儀不同的主要原因。研究和理解深藏在禮儀背後的文化因素,能使我們更好地把握交際的原則和習慣技巧。

餐桌禮儀作為禮儀中的一種,是我們與西方人交往時難以避免的,因此,對餐桌禮儀的研究不能只分析東西方差異的表層,需要探索其背後的文化,這樣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以客觀寬容的態度對待異國文化減少因文化差異所造成的交際障礙,避免產生誤解與衝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