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送轉”好走不送,任性割韭菜時代或終結

繼發佈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細則後,滬深交易所再放大招,目標直指高送轉。

11月23日晚,滬深交易所雙雙發佈《上市公司高比例送轉股份信息披露指引》,為上市公司的高送轉劃清標準,遏制部分上市公司以送轉之名,行“割韭菜”之實。

“高送轉”好走不送,任性割韭菜時代或終結

11月26日,新規後的首個交易日,高送轉概念股集體“熄火”。

實際上,高送轉股票從嚴監管,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證監會當時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會從嚴打擊高送轉背後的內幕交易。

前兩年,投資者對於高送轉概念股過度痴迷,像來梅泰諾、凱普生物等這些高送轉企業,去年年底集體走強,就是典型的例子。

市場對高送轉的過度迷信,給了部分上市公司,通過“高送轉”名義割韭菜的機會,一些環保企業也不例外。

靠高送轉增加股價,只能起到短期刺激,不能長久維穩。

而按照新規,上市公司實行高送轉將會掛鉤業績,這杜絕了業績降幅較大企業的高送轉行為。

高送轉

何為高送轉?

即通過擴大送紅股和轉增股票規模,擴大股本總數,但是降低股價,讓公司的股東權益不變。

通俗點來說,就是把一張100元,變成很多張零錢,總價值不發生變化,仍然是100元。說到底,這僅僅是個數字遊戲。

既然高送轉未發生價值變化,它的意義又何在呢?

最大意義就是提高流動性,股價越高,股票的流動性也就相對越差。證券公司的朋友一定經歷過向散戶推薦在40元以上的股票,結果不問緣由就被拒絕的囧境。

“高送轉”好走不送,任性割韭菜時代或終結

騰訊股價最高曾漲到600港幣,這很難吸引普通的投資者。最終,騰訊將股價一拆五,就大大的增加了交易量。

很多“大媽型”投資者,由於缺乏金融知識,導致他們天生愛購買低價股,高送轉正是迎合他們的口味。

不過縱觀A股,流動性很差的公司,屈指可數。高送轉在很多時候,僅僅是推高股價的一種手段,有些環保公司也曾寄希望於此。

去年年底,榮晟環保曾推出了10送轉21的方案,公司股價在高送轉披露後逆市暴漲,4個交易日股價增長了近20%。市場痴迷高送轉程度,可見一斑。

無獨有偶,2015年,永清環保也把目光投向高送轉,在之後的一個月,股價攀升。

為什麼痴迷這種數字遊戲,只能強行解釋為,送轉之後,可能更加適合遊資進行大規模短線交易,從而炒熱股市,抬高股價。

這一招在A股屢試不爽,去年的梅泰諾、凱普生物等企業,都曾因高送轉帶來股價瘋漲。

上市公司一旦高送轉,立馬有媒體吹捧,資金湧入,市場也為之瘋狂。不得不說,這之中應該有著一些默契。

這樣的痴迷,給了某些公司可趁之機。


割韭菜

當然企業高送轉本身,並不會對投資者有實際影響。但是,如果大股東減持股權,吃虧的只能是散戶。

推出高送轉公司的股價,雖然在短期內有所上升,但基本呈現過山車走勢,快漲慢跌、漲少跌多,中小投資者極易被“割韭菜”。

人盡皆知的莫過於2015年的全通教育。2015年6月,通過機構操作和高送轉的方式,全通教育股價飆升至467元,快到了貴州茅臺的將近兩倍之多,一時間奉為妖股。

而實際上,全通教育當時的總部,就坐落在簡陋的居民樓。

2015年至今,全通教育實控人、董事、高管等已合計減持套現超8.6億元。股價已經墜入深淵,不足10元。

“高送轉”好走不送,任性割韭菜時代或終結

大家都心知肚明,送轉,本質上不對企業的價值造成任何影響。但是,為了加入這場賺錢的遊戲,都默不作聲。

你很難叫醒一個裝睡的人,更何況是一群。每個人都想成為釣魚者,以為可以撈上一筆,而更多的時候卻成了莊家的魚餌。

著名的“徐翔案”就利用了類似的割韭菜手段,徐翔通過與上市公司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合謀,發佈“高送轉”方案刺激股價,在股價高位時,拋售股票,從中獲利的。

高送轉不是想送就能送

高送轉往往出現在一些大熱的領域,尤其是高新技術業,當然也包括環保業。

最近,A股市場終於開始轉暖,不少企業的股價轉跌為升。面對這種情況,滬深兩市會更加謹慎,提防有人從中作梗。

這次政策嚴格規定了三種情形不允許高送轉:企業上一個報告期淨利潤為負;主要股東最近三個月存在減持行為;最近三個月有限售股解禁。

利潤為負的企業,很難實現長期穩定的增長;最近有減持行為的公司,大股東極有可能套利開溜;而限售股解禁,會增加股票的流動性,讓上市公司的送轉需求減小。

企業盈利、股東穩定、有送轉需求,這三方面的規定,有效減少了上市公司的投機行為。讓嚴重背離公司經營業績的“垃圾公司”高送轉行為,無所遁形。

當然這絕非一刀切。對於有送轉需求的企業,10送轉5以下的低送轉行為,上交所還是支持的。

在A股市場,並沒有太多因股價過高而流動性極差的企業。相反普遍股價都是偏低的,低送轉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新規,可以防止內部關聯交易,畢竟高送轉屬於權益的內部調整,無法直接反映和提升公司業績,更無法直接提升上市公司價值。

對於環保企業來說,如果融資環境改善,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會迎來春天。如果不能從嚴監管高送轉行為,上市公司繼續任性“割韭菜”,對整個環保市場也是一種傷害。

(本文在生態資本論和中國生態資本網同步更新,網站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生態資本網;微信公號轉載請註明來源:生態資本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