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蛋将是未来蛋禽业大趋势

近来,大家好像都有一个共识,也就是蛋鸡存栏并不多,也不缺涨的动力,有时候看似涨的轰轰烈烈,但就是涨幅不大,涨价的动力不强。其中原因,当然有消费乏力的因素,但人们膳食结构变化的因素没有得到行业内部大多数人的重视。

从中国总体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们的生活大部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特别是大城市,生活方式上追求的不仅仅是吃饱,重要的是要吃出健康,所以国家这几年对食品安全尤其重视,对食品各项安全指标的监管越来越严格,这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在食品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必然趋势。可我们大部分行内人士,从根本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还在拼规模拼价格上做文章。

可喜的是,少数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认识到鸡蛋品牌化的重要性,所有商品的品牌化,其实就是生产者对消费者作出的消费质量安全承诺,是一种包含生产技术含量的诠释。品牌化的商品,消费者消费的更多是质量和服务,是安全和放心,是商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当然在这个商品销售的过程中,附加值(也就是利润)会高于同类产品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可惜的是,作为世界鸡蛋生产数量第一的中国,鸡蛋品牌化率极低,据说连5%都不到,市场上特别是二三线以下城市的消费市场,大路货盛行,众多消费者不是不想消费品牌鸡蛋,而是可供选择的品牌很少。一些养殖户,对鸡蛋品牌化不以为然,甚至非常反感,不就是在鸡蛋上打个字码嘛,不就是用个包装装起来卖嘛,凭啥打个字码搞个包装就身价倍增了啊?殊不知,经过这层包装,其实就是给了消费者一个承诺。有了承诺就有了质量,有了质量就有了安全保障,有了保障就有了生产者的高利润!

当然,鸡蛋品牌化的道理并非打个字码,搞个包装那么简单,需要更多更长更难的路去走,但这是趋势,我们只能去适应趋势,而不是反向!

中国鸡蛋行业总量庞大,拥有14亿只蛋鸡,年收入近3000亿元,但行业极为分散,其中养殖规模在500到1万只的小养殖户有59万家,5万到10万的养殖户2250家,10万到50万的750家,超过50万养殖规模的养殖户全国仅27家。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杨宁预计,未来5-10年,鸡蛋行业品牌化程度将越来越高。


品牌蛋将是未来蛋禽业大趋势



加速品牌化

对于鸡蛋名目繁多的现象,杨宁不建议过度炒作,而应通过建立良好环境、采食和原料可控,从而进行生产方式的变革。

“鸡蛋本质上没有太大差别,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品质和安全性。如果过分追求‘纯天然’、‘农户自养’等概念,既不符合现代社会需要,也与食品工业有出入。”

品牌蛋将是未来蛋禽业大趋势


尽管我国鸡蛋产能过剩,但经营模式以小农经济、分散生产为主,冯斌预计

“若按照前十位合计年收入50亿元规模计算,有先进产能的品牌鸡蛋市场份额不足5%。”

而且,目前市面上不少走“公司+农户”模式的喷码鸡蛋,低价从农户收购,包装后高价出售。在冯斌看来,这是一种透支品牌的投机行为。

“风险非常大,中国初级农产品本身就因投资不够而经常发生质量问题。在成本导向下,通过寻找替代原料不断降低成本的做法不可能长久。”

他认为,真正的品牌鸡蛋:

  • 要有企业标准,比如优选健康种鸡,且只给母鸡喂食优质天然原粮;


  • 另外,必须拒绝使用抗生素,并通过紫外线灭菌,消除蛋壳表面99.9%的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


  • 同时,每一枚品牌鸡蛋要有身份编码,实现全程追溯。

小生产面临洗牌

品牌蛋将是未来蛋禽业大趋势

鸡蛋品牌化的大趋势带动产业链升级,包括上游养殖方式的转变、中游加工类别的扩张、下游冷链配送的提升。

自2010年农业部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以来,蛋鸡行业表现势头尤佳。

“这几年一些比较落后低端的饲养户都在退出,现在零散饲养户减少得特别快。”

杨宁认为,小规模饲养户的退出将给具有质量控制能力、意识、经验和技术的企业带来新机会,并购和行业洗牌是必然趋势,传统的家庭作坊面临淘汰。

“基于投资压力和落后产能,这两个原因都驱使行业更加集中。”

冯斌指出,目前小规模生产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找不到接班人。

“肮脏的工作环境,繁重的体力需求,不具规模并且收益极低,这些都让年轻人不愿意接手。其次,行业正向先进产能转变,这需要很大的投资,传统从业者在融资上困难重重。”

此外,落后饲养户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这也是小规模生产面临的一大问题。据杨宁介绍,在一些比较简陋的鸡舍,环境很差污染严重,单是在鸡蛋的收集上就有问题。

品牌蛋将是未来蛋禽业大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