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独立时,乾隆皇帝在做什么?

用户59082992755


从1608年起,英国在北美先后建立了13个殖民地,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雏形。


一百多年后,英国逆潮流而行,压制当地经济发展,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773年,为反对一部《茶税法》,北美居民拉开了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1776年《独立宣言》的发布,宣告北美人民要建立“按人民自己的意志来管理自己”的国家。


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取得全面胜利,标志着北美人民摆脱外来强权统治, 真正实现了独立。


纵观美国独立的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独立宣言》的主要内容进行的,即强调“人人生而平等,政府的权力是人民授予的”理念,使“法律即利益”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愿意自觉维护其尊严,反映出“法制”的意义。



而在同样十年间,是中国乾隆皇帝统治时期,他在忙些什么呢?


一、整理历代书籍


乾隆是位有理想有作为的皇帝,受同期《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的鼓舞,以及明朝《永乐大典》的启发,于1773年组织文人学者,开始《四库全书》的收集整理和编撰工作,历时十年,在美国取得独立战争胜利那年正好完成。


《四库全书》汇集了历代古籍文献,起流传、保存作用,但在修订过程中,为了迎合清朝的政治口味,同时又销毁、删改了更多珍贵著作,对中华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


希特勒说:“要毀灭一个国家,先要瓦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四库全书》使中国文化失去本来面目,从这点上来讲,乾隆为一族私利篡改整个中华文化,是历史的罪人。


二、修订人物传记


在此期间,乾隆还下令编《贰臣传》,把降清的前明朝120名官员列为“贰臣”:


意思是他们在明清两朝都做过官,对他们作出评价,大力褒奖如洪承畴、祖大寿之类的忠臣,录入甲编。同时把钱谦益等对清朝没什么贡献的人加以微词,编入乙册。


五年后,乾隆下旨编《逆臣传》,主要内容是鞭挞吴三桂等在两朝都不做好事的小人逆臣,把他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两部列传的出台,是清政府推出的价值观体系,引导人民去遵守。


三、建立武功


1776年,乾隆再次平定川西藏民的叛乱,史称“大小金川叛乱”。这次平叛,是乾隆所列十大武功计划之一,历经29年才得以完成。


乾隆所进行的战争,起到了统一国家的作用,但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皇权地位。



四、祭祖


辽宁沈阳是清朝的发祥地,称为盛京。


乾隆在68岁和73岁时分别进行了第三、第四次东巡,出关回盛京祭祀祖先,拜谒陵寝,同时考察民情,了解边防事务。


乾隆东巡,也是在宣扬满清的高贵感,向民众彰显满清贵族威力,借以震慑人心。


梳理这十年乾隆皇帝的作为,其所有出发点都是为维护皇权。皇权即法律,强迫人民为它服务,反映出“人治” 的弊端。


从结果来看,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逐渐强大,乾隆强权统治,使中国逐渐走向衰落。


由此可知,只有实现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才能使人民自觉背负起振兴国家的重任。


有书博物馆


大清盛世的乾隆帝,与美国建国总统乔治华盛顿是同时代人,两人是同一年去世,但意义却完全不同:一个帝国的出现开始了,而另外一个老帝国的衰落即将上演。

我们先看两人的生命几个大节点:乾隆生于1711年,1736年继位,1795年退位,在位整整六十年,1799年乾隆去世。

而华盛顿是1732年出生,1775到1783年任美国独立战争大陆军总司令,1789年担任美国第一届总统,两届任期满后,1797年结束任期返璞归田,两年之后,也就是乾隆死的同一年,华盛顿也逝世。

1799年,乾隆和华盛顿均去世,这是具有“天启性的年份”,美国开启了自由民主之路,并在短短一百多年间就成了世界第一强国。而“十全老人”乾隆在统治清朝六十年之后,大清政府消耗掉了康熙雍正和乾隆前期积累的财富,各级机构臃肿,贪污现象严重,而对外又闭关锁国刚愎自用,清朝进入了战乱又屈辱的晚清时期。



而在美国独立时,也就是1775到1783年这将近十年时间里,乾隆所做的基本与美国在做的事情的自由平等精神截然相反。1775年,乾隆已经继位40年,他本人也超过六十岁,除了日常的几件事:盖章签字批奏折之外,历史倒是记住了乾隆所做的两件事情:

一件就是兴文字狱,以文杀人,让有志之士根本不敢觐见,为国家出一份真诚之力。因文废人,乾隆朝的文字狱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几个时期之一。再有一件就是南浔江南,乾隆一生六次下越南,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不计胜数,美国在打独立战争的时候,乾隆依旧下江南游山玩水。


在18世纪尾声看中美两国发展的对比非常有意思,一个以自由民主精神为国家根基,一步步向上走的美国,另外一个就是皇权绝对权威,并且走到崩溃前沿的王朝。两种不同的选择,也带来了两种不同的国家命运。

你觉得乾隆还是华盛顿厉害?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美国真正独立一年后,乾隆皇帝终于完成了六下江南的心愿。

当时的乾隆皇帝可谓是18世纪世界级的历史人物,1736年登上皇位的他,实际上统治了中国长达63年。乾隆皇帝有多厉害呢?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共有三百多位皇帝,而乾隆皇帝则是做皇帝时间最久,寿命也是最长。在乾隆时期,中国的人口占据了世界的1/3,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伏尔泰称赞说“中国是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历史上把他和他爷爷这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称作“康乾盛世”。

此时的美国,其实还是非常弱小。华盛顿带领着美国人民进行8年艰苦卓绝的战争,弱小的美国最终战胜了强大的英国,赢得了独立。1789年,华盛顿因为自己卓越的战功和崇高的威望成为了第一届美国总统。不过当时的美国只有东部的十三块殖民地,发展并不顺利。1814年的时候,首都白宫甚至还一度被人烧掉了。但是美国人还是在不停的为发展而冒险,比如第三只到达中国的实验号只有84吨,是近海帆船。

当第一个美国商人到达中国的时候,是非常谦卑的用人参和海獭皮换取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当时的美国人对中国是非常无知的,由于英国有女王,所以美国人也觉得强大的中国也有女王,因此第一艘船便叫做“中国女皇号”。不过中国和美国双方合作还是非常愉快的,此后的几十年,在所有的外国商人中,美国商人是最恭顺的。

此时的乾隆皇帝正在江南游山玩水。三十年间,六次下江南的乾隆花掉了太多的钱财,并且对百姓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光建造的行宫就高达四十九座,他每次动用一千多艘船只,随行的人达到2500多人,沿途30里以内的大小文武官员都需要前来接驾。

在他心中,他肯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因为对乾隆,他已经有了“十全之功”,并且自诩为“十全老人”。乾隆一辈子有两个大癖好,一是喜欢作诗,据说一辈子写了5万多首诗,是历代写诗的人中产量最高的。为什么不说他是诗人呢?抱歉,后面的文人并不认为他是诗人,毕竟好诗不多。二是喜欢题字。可以说很多历朝历代很多重要的字画上都有乾隆的字,毕竟谁叫乾隆皇帝是著名的书法发烧友。


历史是什么


“老美闹独立”那时是1776年即乾隆四十一年。

(郎世宁所画乾隆皇帝)

那一年

老美闹独立成功了,发表独立宣言,开始追求自由与权利。

英国的瓦特的蒸汽机首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并且开始进入量产阶段,西方工业化序幕拉开了。

乾隆65岁活在康乾盛世的天朝上国里。

2亿6千万的中国人生活在皇权的统治下。

(1776年清朝疆域)

那一年乾隆在中国做了三件大事:

一、乾隆平定了大小金川叛乱

这场战争投入时间长达29年,投入兵力60万人,消耗军需最多,伤亡惨重的一场战争,耗尽了祖辈的积蓄。终于这一年迎来了成功。

乾隆更是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表彰立功者,举国同庆。

二、按照清廷的标准开始删书销书

诋毁大清的书籍都被销毁,被毁的书籍共有79万卷,堪称是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最大的一场磨难,《四库全书》成了最大赢家

三、给历史人物追加谥号。

给明朝那些忠义大臣追加谥号,将关羽的谥号由“壮缪”改为“忠义”

(平定金川得胜图)

乾隆四十一年,中国与世界分道扬镳。

明清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与世界严重脱轨,开始慢慢的落后于西方,并在鸦片战争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国门。

西方的世界日新月异,中国却是一片死水。

世界的一边是追求新时代,世界的另一边加强了独裁专制。

这一切切,导致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


扒哥历史


1783年9月,英美签订美英凡尔赛和约,承认美国独立。


同年是乾隆四十八年,这时的乾隆皇帝72岁,已经是人生的暮年。所以在这一年,乾隆干的事情记载并不多,比较重要的是他出了趟差,来回四个月时间。


在这一年的五月到九月,乾隆皇帝去了趟沈阳,其间路过了承德住了半个月,按传统,在承德接见了蒙古王爷们。当他从沈阳回来时,还不知道在地球另一侧出了一件大事:美国正式做为一个国家出现在地球上了。


当然,即使乾隆知道美国独立了,也不会觉得这事很有意义,因为当时美国人口不到280万,领土约为230万平方公里。在乾隆看来,不过是世界尽头一个偏僻的小国罢了。




而在前一年,即1782年,却发生了几件有意思的事:


第一:乾隆的一个孙子出生,取名爱新觉罗·旻宁,这个孙子以后成了道光皇帝,运气不好赶上了鸦片战争。。。

二:这一年的正月里,一件搞了十年的文化工程完工:《四库全书》告成。

第三,这一年的5月18日,乾隆皇帝夜读明史,读到袁崇焕这一段,感觉袁崇焕太冤枉,于是下旨给入继为嗣的五世孙袁炳授以官职。恐怕无论是袁崇焕还是当年的皇太极,崇祯都想不到吧。。。。


闭家锁的红枫



先说美国,如不是以狭窄的北美的视角,而以宽广的欧洲视野来看,美国的独立战争,不过是英法列强长期争斗中的一个局部战争。北美民兵(后叫大陆军)作为配角,支持了法国对英国在北美13个殖民地统冶的打击,法国海军率先挑战英国海军,并牢牢扼住老牌海上霸主英国海军的咽喉,继而又挑拨荷兰、西班牙等国群起向英国宣战。英国分身乏术、左支右拙、叫苦连天。北美地区则以“波士顿倾茶案”为引子,法国和美国(未被英国老大承认)各怀诉求、一致对英。1775年4月19日从列克星敦打响第一枪,意味着美国开始了推翻英国的殖民统冶的战争。接着,又任命后来的第一任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英王乔治三世远涉重洋派重兵5万前来弹压,1776年,第二届大陆会议签署了《独立宣言》,法国陆军在北美参战,西班牙、荷兰宣布支援美国。1781年,随着骄傲的米字旗在约克镇的倒伏,1783年《巴黎和约》的签订,英国垂头丧气地宣布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由此,法国也宣布,在北美地区成功击败了英国,逼迫英国在衰落之道上又迈进了一步。在这个世界上,当初谁都不知道,这个由北美民兵、印第安人等乌合之众组成的大陆军,在二百多年后,竟成为世界上超强的国防力量——美国军队的前身。在英国国力乘着滑梯下来之际,美国也顺势登上了成为世界霸主的晋阶之阶。


从世界史观点来看,美国独立战争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否则,不过是美国从英国冶下脱离建国,一件寻常事而已(这种脱离母国独立的国家有很多),而是它创造了一个在当时与众不同的国家政体类型。我们从《独立宣言》的一句耐人寻味的辞文中,或可稍见端倪,“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尽管美国革命在当时的影响力,远不如法国革命和俄国革命这么大,但美国的独立,是经上帝之手第一次在个人权利至上的基础上,做出建立一种新政体的有益尝试。这个尝试正践行着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说的一句别有韵味的话,“政府是人民的守夜人”。


再说我大清帝国乾隆王朝,秉承了康熙王朝的雄才大略、捭阖纵横和雍正王朝的恭俭勤勉、朝乾夕惕,以及革故鼎新的胆气而留下来的优秀国力家底。在美国独立战争的这八年,即1775年至1783年间(乾隆40年至乾隆48年)恰逢“十全老人”乾隆冶国的中晚交界期。1775年,世界上最恢宏、最伟大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论语、大学、孟子、周易、本草纲目、孙子兵法等巨著鸿篇)刚刚编纂了2年,于1782年成书,满族皇帝乾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卓越的贡献;1778年乾隆为多尔衮昭雪,复谥号、复爵位、重评价,旨载“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




1781年回民起义,同年,首领苏四十三被擒杀;甘肃出贪案,总督勒尔谨、布政使王亶望依律处死;1782年山西巡抚国泰、山东布政使于易简贪腐案,着和坤查办。后,此两人被处死。1787年美国推出第一部立国宪法之时,台湾暴发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义军首领林爽文,被将军福康安剿灭,湖南苗民起义,被总兵尹德禧镇压。此刻,大清帝国的国运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农民起义的此起彼伏、八旗供养的令国力不堪重负。人均耕田因人口剧增缩至3.5亩,低于警戎线人均4亩,吏冶腐败、贪腐成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


很有趣的是,经过各国历史横向的比较,大清帝国和大英帝国几乎是同步缓缓地走向衰落,这种衰落在当时,是不易令人察觉的。这点,无论是英国还是乾隆朝,无一不表现为一种虚假的盛世,令世人迷惑不已。在当时,英国的衰落来自于与法国在争斗中的落败。必然的,做为老牌海上摄取资源来补血的帝国,对外拓展的停顿、回缩,决定这个帝国国运的转折;而大清帝国的衰落,则因来自于自身的封闭制度的反噬,而步入了穷途末路。美国则因从历史的白纸上,进行了制度的崭新尝试,而进入一个发展较快的平稳昌盛期。同时衰落的英国与大清的唯一区别就是,英国得益于工业革命对其的支撑,虽已衰落,却依然有余力侵略了大清帝国。看国运潮起潮落、察诸国粉墨登台,拨剑四顾、局势板荡、望尽天涯、波澜起伏。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穿越历史的迷雾,检视历史的足迹,仰望历史的辉煌,感怀历史的沧桑。“剑雄品评文史经济”与您同学同行,同喜同叹。您的关注,是我奋笔疾书的动力,您的阅读,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剑雄品评文史经济


美国独立是在公元1776年,这一年,是中国的乾隆年间。这一年,乾隆65岁,但是,他并没有退休,是他登基的第41年,乾隆一共在位六十年,所以他的皇帝生涯才过了三分之二,正过瘾呐。


1776年6月7日, 弗吉尼亚殖民地代表亨利·李在大陆会议上,提出宣布“殖民地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并且按其权利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的议案。就这样,北美的13个殖民地从英国独立出去,宣布主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1776年,乾隆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此战持续29年之久,被列为乾隆皇帝的十全武功之一,代表大清从此控制西川,是乾隆一生中比较辉煌的一个时刻。所以,十分可喜可贺。

此外,乾隆还做了一些事,为明朝冤死的文人,比如方孝孺正名。还销书,把一切诋毁清朝或者具有反清复明反动激进思想的书籍都清空了。这代表着乾隆皇帝在文化上,并不那么存异。


历史密探


1776年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后来, 这天也被定为美国的国庆节 。 就在这一天,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即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但英国拒绝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并旋即向其开战,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鏖战,在1783年8月3日,英、美签署了《巴黎和约》,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最终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而在大洋彼岸的古老中国,美国独立时正值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位期间。那么,美国宣布独立时,乾隆帝在做什么呢?

1783年8月3日,美国正式宣布独立,而彼时的中国正值大清乾隆48年。乾隆皇帝在位长达60年,不论文治还是武功,都留下了一些可述的功绩,况且他在位时间之长、身体、精力之健旺在古今帝王中极其罕见,他对此亦十分得意。 在乾隆45年(1780), 他已经70高龄,自称“古稀老人”,并命高手匠人镌刻了“古稀天子之宝”御印一方。乾隆对自己的文治武功很是自得,尤其是武功,他上位后凭籍清初发展夯实起来的国力,东征西讨,威加海内,使清朝的国势在其统治期内达于极盛。

同时,他也给后世留下了好大喜功、爱慕虚荣、奢侈靡费、耽于享乐、重用巨贪和珅的不堪印象。乾隆一生曾六次游历江南,名为巡视,实则游览,耗费民力、惊扰地方不说,所费更是难以计数。

而至1783年美国宣布独立时,乾隆已经5次下江南了,而他最后一次也是其人生最后一次巡游江南又发生在次年,所以这一年他只是在处理日常事务,似乎没有干什么很有历史影响的大事。

查阅史料, 可以大致梳理出1783年美国独立时乾隆皇帝在做什么: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月初十,乾隆帝命追复睿亲王多尔衮封爵,补入《玉牒》,补继袭封。这年1月2日,由纪晓岚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第二部缮写完毕。2月10日,乾隆颁旨改热河厅为承德府。2月11日,云贵总督李侍尧奏报藩属国缅甸之缅王懵驳死后,内讧外衅,整日无休。5月26日,裁革两淮“老少余盐”名目。 6月2日,下令暂停中俄恰克图贸易。是年夏7月,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旱情严重,乾隆帝先后拨库帑一百六十万两赈灾。11月16日,原任叶尔羌办事大臣的高仆以贪婪罪被乾隆下令就地正法。11月21日,两江总督高晋、闽浙总督杨景素等联衔奏请乾隆四十五年圣主七旬万寿之期再举南巡盛典。乾隆准其所请······1783年美国宣布正式独立时,乾隆皇帝所做的有代表性的事情基本就是以上这些了。

【原创问答 搬运必究】 【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用小岳岳的一句话就是说“我的天哪”,乾隆生活的时代竟然是美国独立的时代,乾隆竟然和美国总统华盛顿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事实上乾隆皇帝只比华盛顿大了21岁,并且二人都是在同一年去世的,跨越空间的缘分啊!

1775年—1783年,美国经过八年的抗争,终于得到了独立,克莱星顿的一声枪响,打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是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英国一直以来对北美地区进行殖民剥夺,为了反抗,北美的人们开始进行了抗争,到1776年《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1783年的《巴黎条约》承认了美国的独立。

华盛顿则在1775-1783年独立战争的时候担任大陆军的总司令,1787年主持了制宪会议,一直担任总统到1797年,因为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过程中做出了很大贡献,也被称为“美国国父”。

1775-1783年这八年之间,是乾隆41年到49年,而这纪念之间,乾隆做了什么事情呢?

那个时候正是乾隆执政的晚年,肯定是以天朝上国自居,以为自己物产丰富,大清帝国无所不能。但是这几年间乾隆大致干了些啥事呢?

首先,编纂修订了《四库全书》,乾隆37年,有人提出了《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指示之下,1772年开始修订了中国历史上字数最多的《四库全书》,据说一共就亿玖仟柒佰万字。

另外1747年-1776年,平定了大小金川,扩大了一定的版图,除此之外,貌似也没什么建设性的贡献和令人值得称道的功绩了。


消失的月光


今天回答了一道题,就是乾隆和华盛顿都是1799年死的,为什么感觉两个人不是一个时代,其实把中外历史串联起来,也蛮有意思的事情。

很早以前美国一直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美国13个殖民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独立战争,并且组成了由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

1776,美国的殖民地代表在费城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美国独立,并且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到1783年,英美双方正式签订合约,英国承认美国的独立。

那么,从1775年到1783年,乾隆皇帝正在做什么呢?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乾隆下令编纂《四库全书》,一直到1782年编纂初成,恩,美国用八年完成了独立,乾隆用九年编纂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在乾隆的主持下,召集了360多位高官、学者,并且组织了3800多人专门负责抄写,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百科全书,当然,由于四库全书在编纂时,毁灭了大量的古籍档案,因此又被戏称为“四库毁书”。

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乾隆正是提出编纂《贰臣传》,收录明末清初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什么是贰臣呢?简单就是前头是明朝官员,后来又投降给清朝的,并且根据其功绩,投降后表现好的,编在《贰臣传》的甲卷,表现不好的收录在乙卷。在1783年的时候,乾隆还感觉不过瘾,又编了《贰臣传》的姊妹篇,《逆臣传》,就是把反叛清朝的大臣都加里面,比如吴三桂这样的将他们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乾隆为多尔衮翻案,以及追封多尔衮、代善、济尔哈朗、多铎、豪格等爵位。

在这八年里,乾隆还大兴文字狱,其中有“万年书”案,“徙戎论”案,尹嘉铨文字狱等。

在文治武功上,也先后剿灭很多农民起义,并且多次打击缅甸等边疆隐患。

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第五次下江南,乾隆一生六下江南,这只是其中一次。

当然,我们乾隆哥,一生著作四万多首诗,想必这八年,也创作了不少诗。

乾隆一生好大喜功,在西方资本主义革命如火如荼已经跨入近代的时候,依然,置若罔闻,使西方远远的甩开了清朝的,最终在乾隆死后的四十年1840年发生了中英鸦片战争,中国开始陷入落后挨打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