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韓國人的志存高遠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因為歷史的恩怨和現實東亞的戰略格局,韓國一直處處與日本爭高下,有時候還對我國不太服氣。軍備方面,韓國在美國的技術支持下,這麼些年搞了不少在世界都有影響的裝備。例如K2主戰坦克、KDX-1/2/3驅逐艦、授權生產的209/214常規動力潛艇、獨島級兩棲攻擊艦等。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但有一型裝備,這幾年才裝備的,卻採用了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似乎有點違背世界發展潮流,它就是“天王峰”級登陸艦。該型登陸艦共建造四艘,分別為“天王峰”號(LST-686) “天子峰”號(LST-687)、“日出峰”號(LST-688)、“露積峰”號(LST-689),今年11月21日,“露積峰”號服役,至此,“LST-II”新型登陸艦建造計劃全部完成。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為什麼說該型艦違背世界潮流,走回頭路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排水量太小,標排不到五千噸、滿排大約七千噸。相比之下獨島級兩棲攻擊艦排水量20000多噸,我國的071型綜合登陸艦排水量也是20000多噸。

第二、船尾塢艙太小,無法搭載LCAC氣墊登陸艇,只能放1艘LCM登陸艇。另有2艘LCM登陸艇只能放置於艦橋前方的露天甲板。

第三、無直升機機庫,垂直登陸能力有限。由於艦體規模過小,前甲板又要放置LCM登陸艇,於是艦橋移到艦體中部,為保障直升機甲板的作業面積,沒有設置直升機機庫。

如此看來,“天王峰”級登陸艦真的是不合時宜,違背現代登陸艦“超視距登陸、垂直登陸”的設計理念。韓國人為什麼會這麼幹,下面就從韓國海軍兩棲艦的發展史說起。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韓國海軍的發展得益於美國的大力支持。韓戰結束後,韓國海軍從美國陸續接收了8艘LST-1型坦克登陸艦。LST-1型坦克登陸艦世界最著名的登陸艦,美英聯合研製,二戰期間造了1000多艘,從戰後到70年代又造了40多艘。當年美國連賣帶送還給了中國幾十艘(具體數量已不可考),其中十多艘解放時留置大陸地區,成為解放軍海軍海軍陸戰隊最早的主力登陸艦。韓國海軍得到的這幾艘批次略有不同,但標準排水量都在2000噸左右,滿載排水量4000噸左右,一直用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

上世紀80年代,韓進重工開始研製第一代“高俊峰”級國產登陸艦。該型艦方案較為保守,繼續採用了原來LST-1型坦克登陸艦的整體設計,但排水量增加了幾百噸,艦體上層變化較大,艦尾增加了直升機甲板。整體水平與我國建造的072型坦克登陸艦差不多。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2000年後,韓國開始研製18000噸級的LP-X兩棲攻擊艦,就是世界聞名的的獨島級。在研製獨島級的同時,韓國推出了“ENFORCER-11000”出口型兩棲運輸艦,該型艦與荷蘭海軍鹿特丹級兩棲運輸艦、西班牙海軍加里西亞級船塢登陸艦類似(應該是得到了西班牙、荷蘭船廠的技術支持)。韓國船廠的方案獲得了印尼海軍的訂單,印尼海軍的這艘兩棲運輸艦被命名為“泰加達普內”號(KRI Tanjung Dalpele L-990),滿載排水量16000噸,擁有大型塢艙和雙直升機甲板,能夠攜帶2艘登陸艇、13輛主戰坦克或40輛裝甲車及500名陸戰隊隊員。

國際同行普遍認為韓國海軍第二代的兩棲艦將會是和出口型兩棲運輸艦差不多,沒想到韓國推出的方案卻和上世紀70年代的“新港”級坦克登陸艦差不多。這是為什麼呢?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一個字—“錢”。俗話講“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上世紀90年代,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韓國海軍的造艦計劃也受到衝擊。國產第一代“高俊峰”級登陸艦原計劃造9艘,結果造了4艘就結束。後來,金大中總統開展一系列改革,韓國走出金融風暴的陰影,但此時韓國海軍的工作重點集中在“KDX”系列驅逐艦上,謀劃已久的獨島級兩棲攻擊艦也開始建造。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2011年,韓國海軍計劃建造第二代登陸艦“天王峰”級(LST-II),而此時重點工程卻是KDX-Ⅲ型世宗大王級宙斯盾驅逐艦,“天王峰”級也被迫“縮水”,原方案標準排水量6500噸,滿載排水量達9000噸,結果改為標準排水量4900噸、滿載7000噸,塢艙改的LCAC氣墊登陸艇也裝不下了,只能搭載1艘LCM機械登陸艇,原方案的76毫米主炮和拉姆近程防空導彈被取消,直升機機庫也沒有了。

另一方面,韓國海軍認為東亞地區的兩棲戰壓力不是太大,主要任務是韓國近海、三八線附近預防北韓的襲擾,和中日爭奪爭議島嶼時,有獨島級這樣的大型艦足夠,暫時沒必要發展像我國071型這樣大型的登陸艦。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於是,韓國海軍的第二代“天王峰”級登陸艦就造成了現在這種非主流樣子,高不成低不就。小編認為:海軍建設是百年工程,貪大求全、好高騖遠是要不得的,有重點的引進裝備是必須的,但還要融入自己的作戰體系,韓國海軍念念不忘的宙斯盾驅逐艦是有了,還號稱亞洲第一,但許多國產導彈如果沒有美國授權,還裝不進垂直髮射系統呢!


理想與現實的差別—韓國海軍為何建造落後的坦克登陸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