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南有新田”精神 新田脱贫工作就是这样干的

南有新田 脱贫争先

——新田县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刘晓燕 乐国辉 吴桐英 卢默生

秉承“南有新田”精神 新田脱贫工作就是这样干的

东升农场 郭立亮 摄

秉承“南有新田”精神 新田脱贫工作就是这样干的

新田县潭田村富硒大豆基地一角 王雨松 摄

秉承“南有新田”精神 新田脱贫工作就是这样干的

远鸿食用菌项目 郭立亮 摄

秉承“南有新田”精神 新田脱贫工作就是这样干的

经过多年努力,新田县面貌焕然一新,全县人民正大步走在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上。彭明军 摄

在这里,有一种精神号召人们勇往直前。

——半个世纪前,新田人民凭借一副副铁肩、一双双铁手,兴修水利、大办农业,把自然资源极度贫乏的县,建设成为全省典型,赢得一代伟人毛泽东“南有新田”的高度赞誉。

在这里,有一种精神鼓舞人们敢为人先。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田人民秉承“南有新田”精神,扛起沙发走天下,纷纷走出家门,商海弄潮,把新田建成了全国有名的“沙发之乡”。

在这里,有一种精神激励人们奋勇争先。

——如今的新田人民在脱贫攻坚的大道上迈出铿锵步伐,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即将实现“脱贫摘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再次唱响“南有新田”。

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担起责任、真抓实干,只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咬定目标加油干,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这是今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而新田脱贫工作就是这样干的。

新田,位于湖南省南部,是一个“山不成脉、水不成系、田不成洞、路不成网”的贫瘠之地,一个40多万人的小县就有近8万的贫困人口。新田发展史就是一部消除贫困奔小康的奋斗史,经过数十年的连续奋斗,新田已经到了全县“脱贫摘帽”的关键时刻,今年将力争所有贫困村出列、20291名贫困人口脱贫。

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近年来,新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创新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建立大扶贫格局。

县委书记挂帅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14个专业工作组,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县重点工作调度内容。坚持领导包村包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联系深度贫困村,“四大家”班子成员每人联系5个行政村,县级领导每月到每个村走访调度不低于1次、到联系乡镇住宿不少于1晚;后盾单位一把手每周去村里工作不少于1次、至少召开1次脱贫攻坚专题会议,每月在村住宿不少于1晚。

县委、县政府还与各乡镇、县直部门,乡镇与贫困村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将12个乡镇划为12个战区,由县级领导担任战区组长,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干事创业的“赛马场”,贫困村不脱贫摘帽,乡镇党政负责人不提拔重用。2017年以来,该县把抓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突出的4名专职副书记和1名人大主席提拔为乡镇长,调整2名乡镇长和7名工作不在状态、不胜任现职的乡镇班子成员,问责扶贫不力干部42名,提拔重用成绩突出干部46名,形成鲜明用人导向,有效激发党员干部投身脱贫攻坚内生动力。

同时,新田县下足“绣花”功夫,创新扶贫举措,做好精准文章,推动扶贫工作落实落细。

——就业扶贫打造新模式。利用湖南省劳务协作脱贫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坚持精准识别、精准培训、精准对接,打造 “智慧就业”平台,力争因人实施一项培训,破解群众“就业难”与企业“用工难”的劳动力供给侧难题,探索出了就业扶贫的“新田模式”。

——社会保障实现新突破。以被列为湖南省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象联合认定试点县为契机,在全省率先开展“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脱贫工作,兜底保障对象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做到了不漏一人。

——健康扶贫有了新成果。整合多种保障政策,实施健康扶贫“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综合保障措施,执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政策,家庭医生签约率达100%。

——社会扶贫凝聚新合力。建立县、乡、村三级社会扶贫网工作服务体系,注册爱心人士3.1万余名,贫困户注册20502户,发布物资需求14516次,对接成功率84.3%。

——金融扶贫展现新亮点。以被列为“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为契机,创造性地设计《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证》,创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方式、平台和路径,全县流转土地18.5万余亩,累计投放贷款1.0893亿元,真正将土地变成了农业农村的“聚宝盆”。

因地制宜 因户施策 产业扶贫成效大

脱贫致富奔小康,产业发展是重要篇章。

2018年的初冬,在新田县龙泉镇潭田村的大豆产业园里,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50多岁的潭田村村民乐光凤正和工友一起在大棚里施肥除草,“我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老公失去了劳动能力,以前,村里没有产业,需要到外地打工,收入不高还不方便照顾家里。如今村里有了大豆基地,我不但通过土地流转能拿分红,在这里工作每天至少还有80元的收入。”

放眼新田,像潭田村大豆产业园这样的产业扶贫项目还有很多,就在今年,湘南现代农旅文化小镇项目开工奠基,国家林产工业示范园已经有22家企业入驻,年产5000万包食用菌的远鸿食用菌产业园里物流车辆来往穿梭热闹非凡……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新田县委书记唐军一直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

新田是全国有名的“沙发之乡”,有3000多新田人在外开办家具企业,遍布全国200多个市县区。新田县将家具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通过引老乡回乡办家具厂,建成占地5000亩的国家林产工业示范园。

国家林产工业示范园的成功创建,极大地鼓舞新田发展产业脱贫的决心。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依托富硒土壤的资源优势,出台了《新田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20》《新田县产业扶贫实施意见》以及年度实施细则等文件,重点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积极推动硒锶产业开发,完善产业链条,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网络。

——龙头牵动产业壮,打造“十”个重点农业产业园。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集中力量打造了东升蔬菜、新田大豆、林产工业、远鸿食用菌等十个产业园区,形成了龙泉和骥村的蔬菜、陶岭辣椒、新圩食用菌等“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小镇。2017年7月被评为“湖南省就业扶贫基地”的东升省级特色产业示范园,600多名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年产菌包5000万筒的远鸿食用菌产业园,年产值4亿元以上,直接帮助8000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大户带动产业旺,扶持“百”家新型经营主体。新田县着力打造“一村一品”,2018年安排资金700余万元,扶持新型经营主体145个,103个贫困村实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覆盖。这些新型经营主体通过采用捆绑式发展、订单式联结、项目契约式分红等模式,让贫困户实现土地流转、产业前端、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务工就业、股份合作“六个受益”,带动近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能人引领产业兴,培育“千”名农村乡土专家。在每个村培育3-5名、共评选农村乡土专家1000名,并聘请为贫困村科技扶贫带头人,每名专家帮扶1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共计帮扶1万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制定《新田县2018年产业扶贫直接奖扶实施细则》,对在家务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产业直接扶持。

党旗飘扬 党员垂范 打造脱贫攻坚强力引擎

“党员在前,扶贫就不难”,“党员示范,群众跟着干”。在新田脱贫攻坚的实际工作中,处处能看到党徽闪耀,党旗飘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是“南有新田”精神最忠实的践行者。

陶岭镇周家村曾是一个贫困村,村级班子不团结,大事小事形不成统一意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成了整村如期脱贫的“绊脚石”。2017年村支部书记周军华在换届中上任,把一个后进的党支部带成了全县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周军华从上任那天起,他就扎根在了周家村,先是带着村两委班子制定村庄发展规划,然后挨家挨户宣传动员,从环境卫生整治,到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周军华始终带领党员冲在前面、干在实处。短短两年时间,周家村从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变成了县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攻城拔寨,人才队伍是关键。新田县着力打造强有力的村党支部,培养优秀带头人。该县23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具有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分别占68.4%、25.2%,致富带富能人占58%。近两年还培养了1000余名优秀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641名村级后备干部,并把全县230名村党组织书记派送到浙江大学培训,随着党组织书记能力的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日益增强。

今年国庆节期间,新田县门楼下瑶族自治乡刘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存上脸上笑容洋溢。“今年的2万多公斤柑橘卖完了,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多亏了驻村帮扶队和新田县佰惠连锁超市老板卢宇苇带领爱心企业帮忙。”他高兴地说。

一个偶然的机会,新田县佰惠连锁超市老板、县个私协第九支部党员卢宇苇了解到刘存上2万多公斤有机柑橘销售困难后,特意在佰惠超市和摩鲜果园连锁店开设爱心义卖专柜,并派员工和货运车免费帮刘存上采摘、运货,还通过个私协党组织群联系新田当地超市、鲜果店和电商企业,线上线下一起销售,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刘存上家2万多公斤柑橘销售一空。

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扶贫的内生动力,新田县在县直机关、农村和“两新”组织中大力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行动,组织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2万多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同时创新共产党员“三亮两带” 、“企业联村、精准扶贫”和流动党员 “能人回乡、反哺家乡”三大主题活动,激活“红细胞”发挥作用,全县1.4万多名农村党员在家门口挂牌“共产党员户”,亮身份亮承诺亮作为。吉星家居、凤神油茶、竣宸房产等一批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身脱贫攻坚,1000多名流动党员活跃在扶贫一线。

新时代、新征途,新田人民将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决战全面建成小康新田发起最后冲刺,书写“南有新田”精神新的时代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