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審被判處死刑後,罪犯的心態會如何變化?

黃粱相伴莊生夢


淡薄也好衝動也罷,縱然法不容情;

恐懼也好落寞也罷,怎奈鑄成大錯;

徒刑也好死刑也罷,一切已成定勢;

遵紀守法談笑風生,縱情短短數十載。

作為一名社區法律援助社工,去往看守所看望在押人員有那麼幾次,這當中也不乏有重刑犯和死刑犯。每每見到他們,和我想象中得都不一樣,但是大部分人已經被羈押搞得”心靜如水“。記得社區那個打死母親得老葛,年輕時就因為私藏槍支彈藥被判10年,刑滿回來已經40多歲。整日遊手好閒嗜賭成性,經常向80多得來母親要錢。七月盛夏得一天,賭輸得他喝醉了酒找母親要錢,目前沒有給錢,他便接著酒勁兒,將親身母親打死在自己腳下......

第一次聽社區民警說起他時,我已經恨得咬牙切齒了。但當隔著鐵柵欄見到清瘦矮小得他,我得憎恨小了許多,當問及弒母這件事情時,他供認不諱,也悔恨得說早點判我死刑吧,因為那時候,他已經帶壞了3副腳鐐!他得首次開庭我去旁聽了,毫無懸念得判處死刑,原本以為他會默認判決結果,三天後,他還是提出了上訴,並且懇請我幫他寫上訴狀!經過再三得思想鬥爭,我還是幫他寫了。後來,工作太忙就忽視了他。直到半年後得一天,社區崔警官告訴我老葛已經執行了死刑(最後他撤訴了,應該時良心上壓力太大)。

其實在看守所那樣得強制機構,許多在押人員進去以後,都大概知道自己得歸宿,所以,心裡得壓力會慢慢放下,包括極有可能被判死刑得在押人員。俗話說:欠債還錢,殺人償命!雖然,我未曾親身經歷,但是我想任何人知道自己將要赴死,內心都會無言以對!


棟哥曰


2012年的時候我在廣東佛山南海看守所裡面,遇到過一個死刑犯,搶劫殺人罪。判決書是送到看守所的,首先交給管教。那個時候他已經在看守所裡面呆了了兩年了。接判決書的那天下午,管教打開倉門,叫他出去給煙給他抽,跟他談談心。然後給他上腳鏈,判決書沒下來之前是不用帶腳鏈的。他沒進倉之前,管倉的跟我們說,等一下話不要亂說。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了。後面他進倉了,我們發現他眼睛紅紅的,很明顯已經流過眼淚。我們當做不知道。但是我發現他的眼神很空洞。那天晚上我發現他躲在角落拿著判決書發呆。其他人也不敢去打擾他。至於那天晚上他睡不睡的著,我估計他是睡不著的。三天過後,就有人開始給他提建議,必須要上訴。後面我被送到監獄了,後面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但是聽說上訴成功了,被改判為死緩。


四眼此號不收米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多次接觸一審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對他們的情況有一個粗略的瞭解,下面就簡單說一下:



1、罪犯被一審判處死刑後,當即一審宣判後。看守所就給罪犯帶上腳鐐,以防止這些準死囚犯發生不測。

2、罪犯被一審判處死刑後,一開始心裡都非常崩潰,心亂如麻。但是求生的慾望又促使他們大多數人都要求上訴,因為上訴有可能改判,但至少可以拖延幾天。

3、罪犯被一審判處死刑後,會更加思念親人,留戀社會。一般都會給家人寫信,寫遺書。寫信的內容:首先就是謝罪父母,恕孩兒不孝等等;其次就是教育子女以後千萬不要犯法,可謂幡然醒悟;最後勸妻子該嫁還是嫁了吧。等等。

總之,罪犯被宣判死刑後,心情是痛苦、絕望和複雜的。“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法重情深


一審被判處死刑後,罪犯的應該是一種意料之中的想法,心態有變化但波動不會太大。為什麼?


因為他是因為什麼事情被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加上在看守所好長時間的關押,對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早就有了心理預期的判斷,而一審被判處死刑,也就有一種塵埃落定的感覺,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舅一定會死,因為她還有上訴的權利,一旦上訴說明還有一線生機,雖然很多時候明知道上訴也是白搭,但求生的慾望還是心存僥倖,也許會出現奇蹟呢?

當然,大多數的的上訴充其量也只是延緩了死刑執行的日期而已,並不會因為你上訴而能讓你自己活下來,這個道理在他上訴的時候他的心裡應該是很清楚的。



至於很多評論裡說的什麼罪犯接到一審判處死刑後當場嚇暈,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語無倫次等等,那純粹就是臆想中的想當然,假如你只是偷了100塊錢,最後卻接到判處死刑的通知,這種不可預期的落差感會嚇到當然暈厥,大小便失禁還差不多。


詩詞公寓


之前因為公司經營問題、進看守所待了一段時間、見過幾個死刑犯!無意冒犯

有一個是販毒、大概是二十幾公斤吧!海洛因。我進去的時候他已經判完了、他沒有我們想的會很絕望、心態很坦然。說後悔肯定是有的,因為他們死刑犯都是在看守所判完、也是看守所走的(在哪裡執行、並不是很清楚)因為現在國家對死刑不叫嚴格、每一個死刑都要去北京、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才會執行、並不是說當地法院判完就送走。被執行死刑、或者死緩都是自動去上訴;一般一個死刑下來週期大概是三年到四年(除非嚴打是從重從快)。

其實總的來說死刑犯一般判之前心裡都會有數、畢竟犯了什麼事自己心裡最清楚吧!

為了家人、為了父母!做什麼事情之前不要想自己會承擔什麼後果、想想家人會承擔什麼吧!

這個邏輯可能有點亂!並不是經常寫這些東西謝謝!


PS:其實大部分死刑犯判完死刑之後、家裡面並不是像電視一樣會經常來看、反而家裡面基本都會放棄這個人。


宿香


浙江省杭州市看守所四監區關押的都是一審判處死刑的。每個監房2到3個死刑犯。我當時在8號籠子。見過死刑犯殺人販毒的最多。後來調到隔壁籠子見過一個強姦死刑的。他們腳鐐24小時。而且下午6點到第二天早上腳鐐鎖在籠版上。旁邊兩個犯人做包夾。給死刑犯洗衣服等。說實話。睡在旁邊是有點怕。如果發生死刑犯戴手銬打人。那是相當嚴重的。全監室嚴管。死刑犯每天最喜歡的事情看小說。。。不知道這樣是不是會減少死亡的恐懼。。其實他們自己都說了。早點上路也是好的。那樣活著是受罪。跟動物沒有啥區別。


隨遇而安165038631


雖然沒有去接觸過死刑犯,從心理學上去揣測,一個將死之人,對於自己的罪行在判決之前,大致會處以什麼刑罰,都會心知肚明。我想可能心理都會有些預感和準備。但是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和對生活對罪行的認知都不一樣,我想大致上會有這樣幾種心態:

一種是心有不甘型。這種類型的人他根本不想死,或許也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會被判以死刑,存有有一點僥倖心理,在內心會極力給予否認。當他知道這個結果,情緒上會有劇烈的反應,害怕和恐懼佔據自己的心中。同時,在強烈的求生慾望下會導致他的情緒失控,會通過積極上訴想來挽回自己的一線生機;

一種是視死如歸型。這種類型的人早知道自己會處以死刑,甚至自己都在自己心裡給自己處以死刑。用一個詞叫心如死灰,生活對他來說是了無生意。或許他連親屬都未必相見,更不要說寫遺書之類的行為。所以,他們的情緒大多數也比較平靜,感覺是一種解脫。

一種是心存悔意型。這種類型的罪犯可能也明白自己將被處以死刑,在這真正判決時,也會平靜地接受。我想之前他會反思自己的一生以及所犯下的罪行,突然發現生活還有很多的牽掛未了,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是不可挽回的,為自己的作為感覺到後悔。所以也會知道告知自己的親友,讓後來的人汲取經驗,懂得珍惜。

一種是死不悔改型。這種類型的人或許本來就屬於性情暴躁、行為魯莽的人,對於自己的生命也不會懂得珍惜,過一天賺一天,甚至我猜想或許他還想說老子二十年之後還是一條好漢。


鵜鶘心理


慢慢會接受現實,我銷贓在看守所呆過八個月,死刑犯就睡在我身邊,我是非常瞭解,記得是2000年到過年還有半個月樣子,死刑犯經常嘮叨希望死刑執行快點下達,不想多活一天了,可見心裡是不怕死了,剛好過了十四天也就農曆12月28那天被執行槍決,那時夜裡經常聽到另一個監區傳來哭天喊地的撕裂聲,有個女的跟情婦下毒毒死了自己丈夫一審被判死刑接受不了整天大喊大哭冤枉啊我不想死,隔壁籠子裡有個中年男子強姦殺死一個收廢品婦女也被判處死刑,放風的時候看到用頭撞牆像瘋子一樣接受不了估計是無奈偤恐懼吧,記得第二年三月份那天拉出去槍斃了五個人,有兩個是販毒的死刑犯,那個毒販被他弟弟出賣,本來弟弟判死刑想活命出賣了他哥哥!


複製了別人暱稱


曾經聽在監獄的同事談論過這一事件,至今為之震動。

大概在2013年的時候,因工作原因結識了一位老哥,很善談,對生活有自己的理解,比較灑脫。後來知道是因為坐牢的原因對人生有了一些深刻的理解。


這位老哥在高中畢業時期因為喝酒後搶劫被判刑兩年,隨後因為在監獄內文化知識比較高,且又善談,被安排為死刑犯寫信和做最後的陪護。

據他說死刑犯在被判處死刑前後狀態起伏很大,主要有以下表現!

判決前——在判決前死刑犯不論是什麼文化水平的都會利用各種方法查閱相關法律知識,對自己的罪行有充分的判斷(知法懂法很重要),這個期間即便是確定了自己很有可能會被判處死刑,在崩潰的同時內心還會抱有一絲僥倖,每天就不停的翻閱相關法律書籍以求找到生的希望,飯大多人是吃不下的,每天生活在恐懼當中,有的則開始痛哭流涕後悔萬分。

判決後——在一審被判決死刑後,那段時光即使是那位老哥都感到活著真好,因為人真的在某一個瞬間死去的話,或許沒有痛苦,真真的就應驗那句話“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當法庭已經下了處決的日期,不管多麼堅強的人都會被擊垮,甚至有大小便失禁、生活已經不能自理的,這段時間會安排寫信給家人,有的人覺得對不起家人就會不寫,每天活在悔恨當中等待死亡,而有的人想要寫信卻已經提不起筆,只能讓人代寫,說一句話要哭一會兒。

在臨刑前幾天是最恐懼也是最難熬的一段時間,晚上睡不著,有的人還要撞牆,後來被強制的綁起來等待處決,在問到最後一頓飯想要吃什麼的時候,只要是提出來的要求大多都會被滿足,而多數人選擇了媽媽做的餃子,這種現象能否稱之為——人性最後的一點光輝呢?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這位老哥談到一個殺人犯,在凌晨五點多被帶走準備去法場,整個人已經站不起來了,完全就是被武警架著走出去的,事實證明在法律面前沒有人能不低頭。


做一個敬畏法律的人,我想那樣會活著更快樂。錘錘分享的事件並不代表所有的均同此類,但絕對真實。

如你有所得,點個關注可好?


錘錘知道


每個罪犯的心態都不大一樣,但死刑犯大致的心理變化是相通的。雖然沒有去接觸過死刑犯,從心理學上去揣測,一個將死之人,對於自己的罪行在判決之前,大致會處以什麼刑罰,都會心知肚明。

首先是在宣判那天,普通的被告人通常由兩個法警押送,但對於判死刑的被告人,通常會安排三個法警押送。一些比較敏感的犯罪嫌疑人,從法警數量上就能預感到自己命運。在押送的途中,這些犯人會有各種表現。一些求生慾望特別強的,會不斷地問判決結果。押解法警雖然心裡有數,但為了穩定他們的情緒,一般都會回答‘不知道’、‘等宣判吧’。等到了法庭,在宣判的那一刻,無論這些犯人的心理素質再好,還是會緊張得難以自抑。幾乎所有被判死刑的被告人,在聽到“一審判處死刑”時,身體都會抖動一下,心理還是接受不了。

宣判後在羈押室,法警都會主動問這些被判了死刑的被告人“要不要抽菸”、“要不要喝口水”,死刑犯基本都拒絕了,心情依然處於波動狀態。在押回看守所的路途中,由於擔心被告人在絕望的情況下自殺自殘,或者亡命逃跑,法警會向他們灌輸“生的希望”:“你還可以上訴,還有二審,最高院還要核准。你現在的表現依然很重要。”,死刑犯都是默不作聲。

一種是心有不甘型。

這種類型的人他根本不想死,或許也沒想到因為這件事會被判以死刑,存有有一點僥倖心理,在內心會極力給予否認。當他知道這個結果,情緒上會有劇烈的反應,害怕和恐懼佔據自己的心中。同時,在強烈的求生慾望下會導致他的情緒失控,會通過積極上訴想來挽回自己的一線生機;

一種是視死如歸型。這種類型的人早知道自己會處以死刑,甚至自己都在自己心裡給自己處以死刑。用一個詞叫心如死灰,生活對他來說是了無生意。或許他連親屬都未必相見,更不要說寫遺書之類的行為。所以,他們的情緒大多數也比較平靜,感覺是一種解脫。

一種是心存悔意型。這種類型的罪犯可能也明白自己將被處以死刑,在這真正判決時,也會平靜地接受。我想之前他會反思自己的一生以及所犯下的罪行,突然發現生活還有很多的牽掛未了,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是不可挽回的,為自己的作為感覺到後悔。所以也會知道告知自己的親友,讓後來的人汲取經驗,懂得珍惜。

一種是死不悔改型。

這種類型的人或許本來就屬於性情暴躁、行為魯莽的人,對於自己的生命也不會懂得珍惜,過一天賺一天,甚至我猜想或許他還想說老子二十年之後還是一條好漢。

如果覺得老楊說的有點道理,動動手指 點下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