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前辈对2019考研的人有什么要说的呢?如何准备呢?

帝1483138052


还有不到一个月了,不管是否成功失败,你要奖励坚持到最后一天的自己,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初试过了的话也得好好准备复试,复试比例也蛮高,而且高分现象被刷也不少。

肖四好好背吧,专业课的书多看看自己的薄弱点。英语多背模板。

俄语人小肥肥鹏总,公众号俄语邦(eyubang123),专注俄语、俄罗斯,解答各类问题,欢迎咨询。


俄语邦小肥肥鹏总


本人现在在广州一家民营企业上班,还是管培生的身份,工龄7个月。

本科普通二本院校,读的是管理类。2016年在大学期间考过一次,报考湖北某211高校,跨考,6月中旬决定考研,英语一一直在看着,专业课前后共换了三次,一直在九月中旬才决定好报考专业,中间可谓一波三折。

暑假期间没回家,那个时候定的是专硕,重庆某211心理学专业,因为是跨考,加上心理学书籍比较多,时间紧,暑假没回家呆在学校备考,那个时间段效率特别高,可能是因为每天下午都花1-2小时到学校跑步,状态调整的就比较好。

后期开学,辅导员建议不要报考该校,难度系数较高,后来换专业,转战湖北高校。因为大四上学期还有6门课要上,学习比较紧张,课程作业又繁琐,导致备考时间断断续续,状态也不好,一直到11月课程结束,才恢复正常的备考状态。宿舍8个人就我一人考研,休息学习环境什么的都不理想,12月份曾经一度想要放弃,幸而在远方实习的朋友打电话过来才重拾信心,继续备战。

初试结果并不好,分数不高,过国家线没多少分,险上校线。开始国家线出来,校线没出来之前以为自己不能进复试了,就去找了实习,一点书都没有看。三月下旬,校线以及复试名单出来,发现自己在名单内,因为时间比较紧张,还有6天就要复试,自己在这期间都没有看过书,犹豫过要不要去复试,在家人老师的鼓励下,决定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就和领导说了,收拾东西回本科学校补办各种材料。

回家收拾,回学校补办材料花了4天时间,期间在学校图书馆找了一些资料书,老师也帮我找资料。在第5天出发湖北武汉,其实自己心里没有底,但那个时候心态特别好,也不担心失败。

结果可想而知,复试失败了。

知道结果的那天,心情特别不好,丧了将近1个月,在老师的开导下才从中走了出来,那个过程特别难受,至今难忘。

家里想让我二战,但是失败的感受不好,自己一直抗拒,不想再接受失败的挫折感(在大学四年自己运气一直很好,失败的经历很少)。自己想到社会上看看自己 想要的是什么,工作会怎么样,其实就是觉得自己还有后路,所以不愿意接受二战的选择。在软磨硬泡之后,说以后也是可以再考研的,家里方才同意我出去工作。

出来工作后自己的运气也还OK,虽说不是特别顺风顺水,但是也还可以。工作期间每次和家人通电话,总是提醒我考研的事情,终于在2017年感恩节那天,我答应父亲在2018年考研,所以我今年是要准备二战了。

现在坐在公司里给大家码字,现在是开始每天背单词,详细的备考计划还没有,预计到五六月份辞职回家备考,希望自己好运,不辜负年华岁月,尽力一搏!

学历对于应届生来说还是很重要的,研究生学历会比本科生机会多一些,这是实话,但是后期混的是否比研究生好,还得看个人能力。


孤独的花朵0325


我讲一讲关于考研数学复习的一点经验。

去年我办的考研交流群共约400人,我总结了去年的辅导经验,同时总结了数十人的考研数学失败的经验,这都是血的教训,我将所有的总结为价值连城的三句话。对于19考研亦或者之后的考研的同学,相信对你们有用。


对于考研数学的复习,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同学,请务必记住“三个千万,三个一定”:


第一:不论是听老师讲题还是看书上的例题,千万不要光听懂光看懂,一定要亲自动笔把这道题完全地独立地算出来!

第二:千万不要一味地沉溺于听课看视频,一定要将听过的课看过的视频及时地去消化吸收总结。

第三:对待全书对待真题,对待一道题一个知识点,你懂没懂你掌握没掌握只有你自己知道,千万不要自己欺骗自己,不要单纯追求遍数,不要为了比较而赶进度,一定要真真正正踏踏实实地去复习,复习考研数学,容不得半点假。


如何才能做到真真正正踏踏实实?请将这三条建议再从头到尾看一遍。


对于上述三点的补充

  1. 对于第一点,看懂听懂都不是真懂,面对一道题,哪怕你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算,先将这道题自己独立算出来,具备了这个条件,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去计算,思考清楚之后才能称得上懂。
  2. 关于平衡看视频和做题的时间的问题,前期(基础阶段)看视频可稍占比重,看视频和做题时间可以五五开,中后期重做题(中期最多三七开,后期最多二八开)。
  3. 第二点中消化吸收的方式一般有两点:回顾上课时做的笔记,做相应知识点的习题。
  4. 对于第三点,不要单纯追求遍数,其实全书三遍论盛行了很多年,但是我认为真正的全书三遍论,前两遍需按照上述三条准则去复习,第三遍可以追求速度,着重复习自己的弱项,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至少第一遍按照上述准则来;而全书三遍的目的,第一遍是学习知识点,第二遍是梳理知识点,第三遍是形成知识体系框架
  5. 其实这些道理大多数同学都懂,可是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因为在复习考研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将以上三点抛到脑后。我们复习考研数学外在目标是想考研数学考高分,最终的目的其实是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6. 这三点其实有些部分是相通的,我想告诉大家无非是一个道理:勿忘初心,懂字为先

病状:既然这三点考过研的同学大多数都知道,但做不到也是大多数。那该怎么解决这个毛病呢?


处方:将此三点记下来(可根据自身情况稍作改动),贴在醒目之处,一日默念三次,一次默念三遍,早起饭后默念效果更佳。


切记去试试,如果有效果别忘了回来点个赞。


张丫头丶


政治注重答题技巧,英语略过,专业课多研究往年真题


转身8122


几千年的科举制度应试教育害人


1出发吧红色神鹰


背背背,下的了功夫肯定会有收获


JJedu123


对 我也要准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