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欣赏孟浩然的千古名篇《过故人庄》?为什么说其淡到看不到诗?

影视蜃楼


“淡到看不到诗”的诗说,出自闻一多先生,不过,闻一多先生并不是批评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不像诗,而是赞其极淡的诗味。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这首《过故人庄》,写于他隐居鹿门山之时,诗中用清淡自然的笔调,将田园生活写得亲切有味。诗题中的“过”,是的探访的意思。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具,置办,准备。

鸡黍,鸡和黄米饭,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语出《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乡间的家里作客。

诗的开头,写探访故人的缘起,诗起得简淡自然,无繁复语。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即环绕。

郭外,村庄外。

绿树在环绕在村庄边,青山横斜在村庄外。

颔联写诗人走进村庄时看到的农村风光。孟浩然以淡笔轻染,描摹出了风村风光恬淡的神韵。

“绿树村边合”,村庄隐隐,被绿树环抱掩映,显出来种静谧之美;“青山郭外斜”,借一脉青山,将人的视野延展出去,静谧的村庄顿显开阔清旷。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轩,窗户。

场圃,农家打谷的地方叫场,种菜的地方叫圃。这里合指场院。

把酒,把盏饮酒。

桑麻,桑树和麻,这里借指农事。

我们找开窗户,正对着院子,把盏对饮,闲聊着农事。

颈联写诗人与故人对饮的情景,于生活平凡的细节中,透露出朴茂渊永的情致。

诗人与友人本在家中饮酒,家中的环境往往是逼仄的,所以打开窗户。一开轩,对着空旷的场院,视界顿时开阔,外面的绿树青山,也映入眼帘,便人的内心更加愉悦透亮。诗人与友人把酒言欢,聊的也不在再是功名世路,而是农事,农村的淳朴无为,让人心更加越远淡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就,即赴。

菊花,古时风俗,重阳节登高赏菊,饮菊花酒。

等到了重阳节,我还会再来这里赏菊饮酒。

尾联以“就”字遥应首联“邀”字,由被“邀”而至到主动来“就”,将拜访故人之情升华成旷放勃发的意兴,余味无穷。

闻一多先生说,这首诗淡到看不见诗,并不是说此诗没有诗意,而是强调此诗极淡的笔法。

此诗用平常语,写平常景,叙平常事,发平常情,语极淡而味却极浓。

诗中用语虽平淡,但写景天致于妙境。写近树远山,以色彩之浓淡点染(“绿”浓“青”淡),写村庄的周围的环境,以线条的变化勾勒(树“合”山“斜”),极富画意,率然天成。

平常口语,孟浩然却情感表达得情深意长。诗人被邀至田家,立即被山村的风景所愉悦,被故人的情意所感染。他喜欢这里,这里清旷的风景令人愉悦,友人的情意令他温暖,所以,不等友人再邀,诗人便要主动一“就”。一个“就”字,便将诗人孟浩然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语言与题材,须相互配合,写山水田园诗,本就宜用淡语,如用精致华美的语言,反失山水田园的风味。孟浩然的这首《过故人庄》,淡极,故得田园诗真味,此中情致,须仔细品读。

清人黄生评:(此诗)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火候至此,并烹炼俱化矣。(《唐诗摘抄》卷一)亦上赞其极淡的诗味。


谢小楼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对照这首诗,我们先要弄明白三个问题:

第一, 这首诗所谓的“淡”淡在哪里?

从内容上来看,这首诗记载的是很简单的一场朋友相聚。就像是一篇短小的记叙文。一位农庄的老朋友,准备了一顿好饭,邀请了“我”去吃。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喝酒,一边聊聊农事,然后相约下次一起赏菊。没有王维诗歌中的“诗中有画”与韵味无穷,甚至也没有孟浩然以往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那般意境优美。

从语言上来看,也是平淡无奇,就是寻常话,仿佛你也是一位老友,他要把这件事告诉你。

或许正因为这样,大家都认为这首诗很“淡”,也即:没有华丽的文采和浓郁的诗情。

第二, 细品这首诗“淡”的味道。

这就是一首简单的农事诗,诗中小品一般,浅浅悠悠的,闲适得很。所以,如果浓郁的铺陈,必然会挫伤这种感觉。所谓,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歌,淡也有淡的风情。比如,白居易的诗,以村中老妇能听懂为标准,语言可谓平淡无奇,但是也能口口相传,流传甚广。

其实,时下我们也有很多人羡慕古人的隐逸生活。问多数人的理想生活,不是家财万贯,不是位居高官,而是功成身退后,回到田园,屋前种菜,屋后栽花。

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孟浩然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老友家里赴约,本身就是一桩诗意快哉的事。

人生一世,所谓的幸福,不过赴老友之约,而这约还在青山绿水之间。“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能与老友喝酒畅聊眼前农事,看看天气,谈谈收成,幸福就在彼此间弥漫,哪里还管他做不做得了官。

想起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也有这种味道。恰恰让人感到,这种淡淡的味道最适合农家闲适生活——看似淡,却很浓。

第二,细品诗中孟浩然的率真。

孟浩然是我国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他与王维,合成“王孟”。但他与王维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从世人的角度来说,王维比他会做人得多。王维是做官做烦了,去终南山买别墅,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孟浩然,是郁郁不得志,做不成官,才去隐居。

历史上有个故事,可见孟浩然的性情。孟浩然在隐居终南山期间,与王维、张九龄等很多人来往密切,意图大抵是期待能够为君所用,早日出山。但事与愿违。这一次,玄宗来到王维处,正在王维住处的孟浩然情急之下,躲到了床底下,不敢欺君的王维却将他“引荐”了出来。玄宗早闻其名,于是问孟浩然最近作了什么诗。孟浩然的回答是: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这便是那首有名的《岁暮归南山》,牢骚与埋怨之意从字里行间溢出。里面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更是直接让玄宗拂袖而去。

其实,孟浩然完全可以说出他的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你看,多美!诗情画意与理想情怀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要追求进步,才能进步。

可是,孟浩然就是个性直率,不懂圆滑世故。而这样的人,往往会格外的重感情。

孟浩然的这种性格在《过故人庄》里也有体现。

人家准备了“鸡黍”,邀请你,你就去了,也不见外。主人也是豪爽之人,喝酒不在家里闷着,非得把窗户打开,一起面对打谷场和菜圃,一起坐拥青山绿水。你说他们没诗意,可是显然诗意涌动在这仪式感里。而孟浩然,吃饱喝足了,拍拍屁股走人,并且毫不客气地相约再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率真多好。

这让我想起田园诗祖陶渊明。他是极爱喝酒之人,邀请朋友来自家喝酒。自己先醉,不管三七二十一,跟朋友说:我欲眠,卿且去!这种率真的气息便是纯真的诗。

因了这种闲适、恬淡的氛围,因了文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农人对这种生活的熟悉,因了诗人的率真与任性,因了诗句的朗朗上口,等等,最后大家对它爱不释手,让它流传至今,并且成为千古名篇。

 





司南趣园


 这个问题,有点简单,百度查一下即可。真的没有多少难点可言。没必要来头条问答询问。转一下给你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写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全文十分押韵。诗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作者以亲切省净的语言,如话家常的形式,写了从往访到告别的过程。其写田园景物清新恬静,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写田家生活简朴亲切。

  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从而成为自唐代以来田园诗中的佳作。

  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结尾两句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具”和“邀”说明此饭局主人早有准备,说明了故友的热情和两人之间的真挚的情感。“感惠徇知”在文学艺术领域真挚的情感能催笔开花。故人“邀”而作者“至”,大白话开门见山,简单而随便。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竟是这样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由此运用了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窗一开上句描述的美景即入屋里来,“开轩”二字也似乎是很不经意地写入诗的,细微的动作表现出了主人的豪迈。窗外群山环抱绿树成阴,窗内推杯换盏,这幅场景,就是无与伦比的古人诗酒田园画。“场圃”的空旷和“桑麻”的话题又给人以不拘束、舒展的感觉。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有这两句和前两句的结合,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这就是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走时,向主人率真地表示将在秋高气爽的重阳节再来观赏菊花和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作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杜甫的《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杜甫诗中田父留人,情切语急;孟浩然诗中与故人再约,意舒词缓。杜甫的郁结与孟浩然的恬淡之别,读者从这里可以窥见一些消息。

  这首诗没有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南郭箫生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是一首田园诗,全诗通过对村庄内外景物的描写以及对故人和“我”开窗面对稻场菜园而把酒话桑麻的刻画,显示了一幅美好和谐的田园风光图景和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诗的语言平淡无奇,丝毫没有浓墨重彩的笔调,这与平静恬适的农家生活相吻合。

《过故人庄》的全诗如下: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的大意是:

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食,邀请我去他家。绿树环绕在村庄周边,青山横斜在村外。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是稻场和菜园,举杯饮酒闲谈庄稼。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要前来和你饮酒赏菊。

诗意赏析: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老朋友;“具”是准备之意;“鸡黍”:鸡肉和米饭。老朋友准备了鸡肉和米饭,邀请我去他家做客。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诗人拜访故人的原因。老朋友为诗人准备的饭食是很平常的鸡肉和米饭,并非大鱼大肉那样的山珍海味,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和老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不需要逢场作戏,不需要讲究排面,不需要那些虚的东西。

  •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碧绿的树木环绕在村庄周围,青翠的山横斜在村庄外。这两句诗写的是村庄内外的景象,村庄内,绿树环绕;村庄外,青山横斜,好一派恬静美丽的田园风光。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轩”:窗户;“场”:稻场;“圃”:菜园;“桑麻”代指庄稼。打开窗户,面对的是稻场和菜园,举杯饮酒闲谈庄稼。这两句写的是诗人走进屋内打开窗户所看到的景象以及诗人和老朋友饮酒笑谈庄稼的画面。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到重阳节那天,我还来和你饮菊花酒并观赏菊花。最后两句诗是诗人的希冀,可以看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依依不舍和向往。

文字的二三事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作为一个看透世俗的田园诗人,更多的是淡泊名利,不只是嘴上说说,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这是一种境界,真正的表里如一。淡泊的友谊方能长久,直至一生。这才是真理。


陈无疴


这首诗没有那种刻意渲染雕琢的痕迹。自然的风光,普通的农院,醇厚的友谊,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

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一方面固然是每个句子都几乎不见费力锤炼的痕迹,另一方面每个句子又都不曾显得薄弱。他把艺术美融入整个诗作的血肉之中,显得自然天成。这种不炫奇猎异,不卖弄技巧,也不光靠一两个精心制作的句子去支撑门面,是艺术水平高超的表现。正是因为有真彩内映,所以出语洒落,浑然省净,使全诗从“淡抹”中显示了它的魅力,而不再需要“浓饰盛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