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朗读?一遍读响、二遍读通、三遍读美

如何朗读?一遍读响、二遍读通、三遍读美

作为一名老师,看着我喜阅童行花儿一样的学生们,深感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有益的、受用一生的好习惯。因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培养、规范我的学生们:

一、课前习惯的养成

俗语说:笨鸟先飞。对于课堂知识吸收欠佳的学生来说,预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拿我所任教的100本经典导读课来说,上课之初呢,我会让学生把将要学习的课文朗读三遍:

一遍读响、二遍读通、三遍读美。

在此过程中记下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并将自己喜欢的词、句、段进行积累,然后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

如何朗读?一遍读响、二遍读通、三遍读美

二、课堂中习惯的养成

首先从课前准备来说,我会要求同学们在下课时把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准备好、摆放整齐后再到室外活动。上课铃响进到教室后要保持肃静、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这些要求看似简单,但做起来难度不小。

开始时,有的学生因为动作慢不能及时去室外活动而失去了上厕所的机会;也有的学生因为散漫惯了,进入教室紧张不起来而把课间的玩兴眉开眼笑的延续着;更有的学生因为好动坐不住而时常溜号……

面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强调要求并善意提醒,如有屡教不改者就强制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习惯现已蔚然成风。

如何朗读?一遍读响、二遍读通、三遍读美

其次我注重抓课堂教学中倾听、思考、表述的习惯训练。我认为学会倾听、积极思考、完整表述在整个语文课堂教学中缺一不可。我会经常反复地和学生强调,只有听懂了老师的意图才能够正确地思考,思考成熟后才能完整地表述出来。

为此,我专门训练了学生们倾听的习惯:我会告诉他们在别人说话时你要保持安静,盯住对方的眼睛,让他们学会有礼貌地听;我会和他们玩“传悄悄话”的游戏,让他们有兴趣地听;同时我也会经常改变自己的语音、语调,吸引他们听。在他们有了倾听的习惯后,我会逐步地带着预设的问题让他们先听再思考。有思路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可以直接用语句表达出来;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同学我会允许他们在纸上写然后再读出来。

这个过程是长久习惯的一个培养,但却是学习生涯中最有益的习惯。虽然先写后读的同学会拖延教学进程,但我们愿意等,因为等的值,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三、课后习惯的养成

作业是检测所学内容的一种手段,也是复习的一种途径,所以我严格要求学生书写作业质量。要求按时完成、字迹工整、准确率高。而这一习惯是通过我即时批改、当面指正进行养成教育的。对于不合格的同学我要求重新完成直至合格为止。

过程虽然烦琐,但收效很大,贵在坚持。

(董正锋,黄埔书院特聘作家,阅读研究中心主任,新书《阅读就是起跑线》即将出版,欢迎留言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