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和萧何如此厉害,为什么刘邦一直打不过项羽,直到韩信加入才扭转局面?

老子家里有框


项羽的失败,并不是败在某个手下,而是整体上的失败。倘若一对一交锋,韩信未必能赢过项羽。

为什么说项羽的失败是整体是失败呢?其实项羽并没打得什么败仗,除了最后一战。只要他在,楚军就节节得胜。项羽并不是输在军事指挥才能上,而是输在政治上(比如杀了义帝),输在外交上(比如英布被策反),输在后勤上(没有萧何这样的大总管),输在板凳深度上(麾下将领能力偏差)等等。

在军事能力上说,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韩信对刘邦的评价,是能带十万兵,超过十万兵,就指挥不来了。你看刘邦出关中时,纠集五十几万大军进攻项羽,被项羽的三万人打得落花流水,这就是证明。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项羽只是作战勇猛,谋略水平不高。其实不然,项羽是罕见的军事天才,在战术层面上,很少有人能与他相比。他打仗并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技巧与智慧。比如说巨鹿之战,并不是一渡过河,一破釜沉舟,靠蛮力拼赢的,不是的。项羽是先攻击秦军最薄弱的环节,即运粮通道,据《史记》的说法,“项羽兵数绝章邯甬道”。在秦军出现断粮后,他才背水一战,大破秦军。可以说,项羽在战术上的功夫是炉火纯青的。

萧何固然是厉害角色,但他擅长是后勤工作,在汉军伤亡惨重时,他能源源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帮助刘邦度过难关。但若说在打仗,他是外行啦,靠他怎么跟项羽在战场上斗呢?再说张良。张良也是厉害角色,他是懂得点兵法,帮助刘邦对付些阿猫阿狗的角色是可以的,对付项羽这样的狠角色,就不够用了。张良的厉害,主要是在政治才能上,比如在鸿门宴上,救了刘邦一命。

在西汉开国名将里,几乎都曾是项羽的手下败将,包括才华横溢的彭越。只要项羽不在,他就打得很顺手,项羽一来,他就丢盔弃甲了。在刘邦与项羽第一次大交锋时,刘邦五十几万大军惨败于项羽三万大军之手,这次会战时,韩信有没有参加呢,史书没有明确写。如果韩信也参战了,那他也曾是项羽的手下败将。

在最后围歼项羽的一战中,韩信十面埋伏,固然表现出色,但也不能独领其功。因为刘邦的主力以及彭越的主力,都参战了,在兵力上是绝对的优势。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的功劳,扫除项羽的羽翼,平定魏、赵、代、齐等地,在战略上形成对项羽的环形包围圈。最后,韩信与刘邦得以东西夹击,把项羽给包饺子了。因此,如果说韩信打败了项羽,是在战略层面上打败了项羽。倘若两人各带一支势均力敌的部队,在战场上交锋,我觉得韩信不一定能打败西楚霸王。


君山话史


在实际上,汉初三杰各有死本领,各自在自身领域都有着非比寻常的能力!

项羽和刘邦之争,不仅仅是军事行动上的斗争,同事也是政治的斗争,也是人才的斗争。

那么,为何刘邦在没有得到韩信之前败多胜少呢?

这就要从张良和萧何身上说起了。

张良是什么人?谋士也,属于总揽全局的人,出谋划策是和高手,刘邦就是如此评价他的: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军事指挥方面却不是太擅长!

萧何,办事的人!这是个识人才,用人才的高手,属于伯乐性人才。正是因为他有识人的本领,才有了韩信被重用的机会。当然,也因为了解韩信,韩信最后死在刘邦手里。所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有道理的。

韩信,毫无疑问,是个排兵布阵,行军打仗的天才,兵仙的称号也不是白给的。自从萧何将他推荐给刘邦并得到重用后,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进而大败项羽。

刘邦能够夺取天下,没有张良的计策,萧何的识人,韩信在项羽麾下也只是个护卫而已。

为什么韩信给人感觉贡献最大,那是因为他领兵打赢了项羽,而且这在史记上有着不少笔墨。进而产生了韩信对刘邦贡献最大的错觉。

没有张良运筹在握手,没有萧何的识人本领,一切都是空谈。





马豌豆


这么说吧,萧何是个文人,擅长治国理财搞供给,而张良是个谋士,精通战略层次的谋划,他们二人在带兵打仗,排兵布阵方面可以说基本上都是外行。

关于这一点,刘邦总结的很到位,他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取得了天下,是因为他注重发扬了萧何、张良和韩信的作用。刘邦认为,管理国家筹划粮财人马方面他不及萧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他不如张良,带兵打仗,攻必克,战必胜他不如韩信,但他却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天下,主要在于他能重用此三人也,而项羽连亚父范增都不能相信,所以他失败了。

刘邦没有韩信之前,屡屡在军事上被项羽打败,就是因为萧何、张良包括他自己不具备韩信带兵打仗的能力。尽管他当时不缺冲锋陷阵的将军,但他没有统军驭将的统帅级人物,没有会排兵布阵、精通战术和会打仗的韩信,自从拜韩信为汉军大将后,才有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谋,更有了后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经典故事。

隔行如隔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有善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为己所用,才能最大可能的发挥集体的力量,这就是刘邦团队战胜项羽集团留给人们最宝贵的历史经验。



知未是也


张良出谋划策还可以,让他开疆拓土,带领将士去打仗,那就不行了。大家若是了解张良的肯定知道,他曾经谋杀过秦始皇。

但是,最终的结果是,不但没有把秦始皇杀了,甚至连秦始皇都没见到,自己更是打草惊蛇,被秦始皇通缉了,他不得不隐姓埋名过隐士的生活。

直到秦末乱世,陈胜吴广起义开始后,他也出山了,先是跟随项梁,然后遇到刘邦。在刘邦的旗下当了一个谋士。

刘邦得到了张良的辅佐,这是他建立大汉的开始。

萧何也是一个文官出身,打仗什么的他不懂,他唯一懂得是如何治理国家。刘邦在和项羽争霸天下的是好,刘邦的整个大后方都是萧何在治理。

萧何还负责给刘邦前线运送粮食,补充兵员,可以说是刘邦的后勤部长。他这个部长当的也是相当的不容易,因为刘邦和项羽打仗,经常吃败仗。

打了败仗就会死很多人,兵力就要不断的得到补充,否则,这个仗就是输了,但是,萧何总是在关键的时候,能找到士兵。真的是为刘邦建立大汉立下了汉马功劳。

但是,刘邦光有张良和萧何,还不足以夺取天下。

因为天下,不是靠动动脑子,补充补充兵力,就可以得到了。他必须有大将开疆拓土,在战场上杀伐决断,才可以真正的打败敌人,而韩信就是这样的典型的将领。

韩信是军事天才,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他是可以做到的,正如他骗过了秦末名将章邯,带领刘邦冲出了汉中,利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策略夺去了关中。

然后他又紧接着和刘邦杀出了关中,去和项羽逐鹿中原。这时候韩信和刘邦分兵两路,来夹击项羽。

刘邦主要是以防守为主,和项羽对峙在荥阳。

韩信则去开辟北方战场,他要从关中一直杀到齐地,然后占领齐地之后,就可以从项羽的后路杀过来,和刘邦一起前后夹击项羽。

当然,韩信的任务是很重的,因为他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否则,将会是前功尽弃。

还好,韩信这一路走来,竟然是有惊无险。

他先是打败了魏王豹,拿下了魏国,紧接着出兵代国,代国国小兵稀,更不是韩信的对手了。

拿下代国之后,韩信就要对赵国开战了。

赵国可是一个大国,光军队就有二十万,而韩信也仅仅是只有三万的人马。

但是,韩信是军事天才,他即使只有三万人马,也敢挑战拥有二十万大军的赵国,结果这一战,韩信用了一个背水排兵布阵的打法,导致了赵国二十万大军的溃败。

韩信胜利了,大名不胫而走。

韩信在打完赵国之后,利用自己的名声,去说服燕国,让燕王投降自己。燕国一看赵国都不是韩信的对手,也就投降了韩信。

至此,韩信的敌人就剩下齐国了,在和齐国大战的时候,项羽派了大将龙且带领二十万大军来联合攻打韩信。

结果龙且因为看不起韩信,骄傲自大,最终导致兵败身亡,齐国沦陷,这也就是说,韩信已经完成了整个战略布局。

之后,韩信联合刘邦一起击败了项羽,项羽兵败自刎乌江。

所以说打败项羽的是整个刘邦集团,而韩信是灵魂性的人物。他在整个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但是,若是没有萧何和张良,韩信想打败项羽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萧何和张良的辅佐,刘邦早就被项羽打败了,也就没有韩信和刘邦共同战胜项羽了。

所以是韩信张良和萧何的整个刘邦集团,合力把项羽击败的,缺谁都不行。


汉史趣闻



才华分很多种,比如刘邦自己脸皮厚,能够忍辱负重,善于耍赖使奸,还会画饼许愿,又能团结人才,这就是当老板的典型特质。


张良萧何原本也是治国安邦之才,但是张良属于谋才,多谋善断,在军事上却并没有特长。要说谋划一件事或者制定一项战略,乃张良之所长,但是要指挥打仗,他就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萧何具有管理之才,识人管事是其所长,他能够事无巨细的把柴米油盐、后勤杂物管理的仅仅有条,甚至是治国理政都是其所长,但是跟张良一样,就是不善于带兵打仗。


毫无疑问,刘邦能够在与项羽的对峙中屡战屡败而不灭,张良萧何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的,如果没有他二人的谋划和管理,刘邦的军队在不断的失败中恐怕早作鸟兽散了。正是得力于此二人,刘邦才能在屡战屡败中不但没有被消灭,还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直到韩信这样一个军事天才被萧何慧眼识珠拉到刘邦的队伍时,刘邦其实已经发展壮大到万事俱备,只差韩信了。韩信的到来,对于刘邦来说,算是久旱逢甘霖。韩信能够到位不久就开始对项羽发起反击,还得得力于张良萧何的有效经营。不然即便韩信是军事天才,恐怕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兵的军事天才到头也还是纸上谈兵的弱书生。


谢金澎


楚汉风云中涌现出来的英雄豪杰都是气贯长虹的绝世英才,在刘邦麾下的张良、萧何、韩信谓之于初汉三杰。

刘邦在夺得天下拥有汉家基业后曾不无感慨的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应该说取得天下之后的刘邦说的很是客观实在,没有他们的杰出能力要想在项羽的时代逐鹿中原并且竟然夺得麋鹿很不一般。

初汉三杰他们三人之中他们的能力各有不同,其个人的伟略亦有多方面的出处。具体到每一个人张良的长处是以略事见长。萧何的能力多于在做事上。而韩信的特长是以略军制胜之道为其目的。在这盘大棋中有略事的张良在谋略汉势:做事的萧何在不停的搬运粮饷以济兵卒;略军的韩信在计出无穷中垓下一战而定乾坤。这是他们各有千秋的不世之才都在楚汉相争中把个人的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了,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灿烂的星光,也是历史的璀璨辉煌。


杨柳青青春之声


纯粹胡说八道,谁说刘邦一直打不过项羽。楚汉战争一直打了四年,开始时项羽实力是刘邦几倍,但项羽向西进攻,连函谷关的门都没看到,被刘邦拖在荥阳一带,项羽是越战越弱,刘邦是越战越强,后来是项羽不行了,主动求和。韩信只是在最后灭项羽一战中才加入。就算韩信不加入,照样改变不了项羽被灭的命运。


周易天机


张良是谋略家,出谋划策是他的本领,而上前线带兵打仗是不太行的;至于萧何是搞内政后勤的,供养粮草、管理内部机构运转是没有问题的,上前线带兵打仗也不是他的强项。反观项羽一方,谋略有范增,带兵打仗、冲锋陷阵有项羽,至于内政后勤亦有范增安排人员统筹管理,谋攻内外兼备,可无往而不胜。在战争年代,尤其古代冷兵器时代,谋攻内外具备,退可以保一方平安、进可以攻一片区域进而兼并天下。刘邦虽有张良、萧何,一谋一内,却缺乏可以争天下、进攻的军事统帅,故韩信的加入对刘邦是决定性的,直接决定了他和项羽争天下的成败!


史文弓之父


刘项争霸,楚河汉界,刘邦对阵项羽屡战屡败,人数占优依然如此,而韩信的出现,打破了平衡!刘邦跟韩信可以成为双拳,刘邦正面对抗项羽,韩信横扫诸侯,最终韩信成势,跟刘邦双剑合璧,杀死项羽。

项羽不可谓不是军事天才,单打独斗无人可敌,然而,中国之大,不是靠一人可以横扫天下,刘邦虽然才能不足,但是善于用人,所谓恶虎不敌群狼,项羽刚愎自用,不能用人,最终左支右绌,难以抵挡,也就不足为奇。


心无羁绊夜未明


提问者能不能先补补课再出来?得到韩信之前刘邦和项羽有打过吗?何来打不过一说?抹黑刘邦也要有最起码的底线吧?即使后来刘邦项羽开战 韩信又参与过几次?项羽对刘邦的胜利又有几次?彭城之战那是诸侯联军又不是汉军一家 何以归罪到刘邦头上?说刘邦败多胜少那项羽又对刘邦取得什么样的胜利了?是领土扩张了还是把刘邦打退了?刘邦以弱击强寸土未丢还要他怎么样?黑他很有成就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