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诸葛亮为什么不自比更厉害的韩信、萧何,而自比管乐呢?

萧子北


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期间,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年轻人,但他口气却很大:

“我是一个堪比管仲、乐毅,能够匡扶天下的男人。”

旁人听了,不屑一顾,只觉得他太年轻了,不知天高地厚:这还是个毛头小子呢。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志·诸葛亮传》: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於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一、“我是隆中练习时长几年的明日之星。”不愧是你,诸葛亮!

诸葛亮没有搭理旁人的非议,他的心早已化作鲲鹏翱翔在九万里之上,只待云开雾散一鸣惊人那天。

这样的人,又哪里会在意嘲笑鸿鹄志向的燕雀呢?

诸葛亮继续哼唱着那首名为《梁甫吟》的歌:

梁甫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梁甫吟》中讲述的故事,颇有一丝萧索的味道:

我走出齐国国都临淄的城门,遥望着荡阴(古地名)的方向。

荡阴这个地方有三座坟墓,坟墓的外观以及主人的身份都很相似。

问这是谁的坟墓,墓中埋葬着的三人原来是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氏。

……

是谁设计害死了他们,原来是齐国的相国晏婴。

要理解诸葛亮为何要自比管、乐,《梁甫吟》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晏子春秋·卷二》: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位仗着自己武力惊人,对国家有所贡献,就不遵守法律,他们对君王没有敬畏之心,还经常打骂下属。

晏子认为重要这样的人,是国家的不幸,便设计除掉了他们三人。

二、诸葛亮:我是这样的管仲、乐毅

1、诸葛亮的施政理念更偏向于法家理念,而非韩信兵家,与萧何“无为而治”的观念。

正如同晏子除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一样,诸葛亮也强调国家必须要重视法律的作用,

诸葛亮治理蜀国时,强调要想让国家万众一心,必需“依法治国”。

只有明正典刑、教导百姓树立三纲观念,如此才能改变世人不尊奉君主、不重视法令的态度。

【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

诸葛亮《蒋苑·威令》:“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诸葛亮在与管仲、乐毅、萧何、韩信四人相比较时,他的施政理念,和管仲、乐毅颇有相似之处。

诸葛亮不同于萧何的无为而治,他与管仲、乐毅都重视通过“赏善罚恶、礼法并用”的手段,达到使国家稳定的目的。

2、诸葛亮在蜀汉政权中想担任的角色不是韩信这样的“将军”,也不是萧何这种“后勤”部长。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纵然不错,但当将军带兵打仗从来不是他的期望,至于萧何这种搞好后勤帮助刘邦管理后方的角色,也不是他的志向。

诸葛亮对自己提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像管仲这样辅佐刘备建立基业,又能如同乐毅那般开疆扩土、击败强敌。

《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虽然萧何与韩信都很出色,但年轻时候的诸葛亮,是个标准的靠笔杆子吃饭的读书人,他在制定人生规划时考虑得很明白,自己以后定要做那安邦定国的栋梁之才。

正如隆中对时,诸葛亮给刘备的创业规划书一样: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又何尝不是诸葛亮,给自己制定的人生目标呢?

一个既想统筹全局,平定乱世,又想扶大厦于将倾,救下风雨飘摇中的汉家天下的人,把自己的目标对标管乐,远比选择韩信、萧何更具有代表性。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脑洞趣味历史


自知者明,诸葛亮是一个自知者,他自比于管仲、乐毅是有道理的。

这里面有三重道理,一是政治偏好,军政一体,二是主臣非辅臣,三是偏于一隘而非天下。

第一,管仲和乐毅是政治家,而非军事家。

这一点说明诸葛亮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是政治家而非军事家。同时,管仲和乐毅又和我的一定军事能力,这又与萧何形成区别,萧何是专于政务,不事军事。

三国之时,只懂政务肯定也不行。

军政一体,军政兼修,这是平定天下核心人物的基本素质。

在这一点上,管仲、乐毅最具代表性,诸葛亮自然以他俩为人生目标。

第二,管仲、乐毅以一己之力,做到强国,而韩信和萧何不是。

管仲在齐国,乐毅在燕国,都凭一人之力,兴邦强国。

而韩信和萧何,属于专科人才,从整体来说,都是辅臣。

对于整体局势来说,韩信和萧何所起的作用,赶不上管仲和乐毅。

或者说,管仲和乐毅属于帅才,韩信和萧何属于将才。

诸葛亮对自己的定位是帅才而非将才。

第三,管仲、乐毅帮扶的是一国之君,而不是天下之君。

诸葛亮出山之时,天下有正统汉朝在。若他要学韩信和萧何,自然要归于汉家朝廷之下,而这个名义上的汉朝,在曹操的掌控之下,这又不能为他所接受。

而管仲和乐毅之时,天下同样也有正统,周朝。管仲、乐毅并未求什么正统之义,出仕齐国和燕国,一展心中大志。

诸葛亮同样如此,不拘什么名分,只要能基于现实,改变现实,就OK了。

这同样是政治家的务实作风。


萧十三郎说三国


趣谈答案:因为韩信和萧何都是偏科的,管乐不偏科。

门门80和一门100的区别

先讲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这个有趣的小故事是我从一个亲戚家感悟到的。

亲戚家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数学考了100,其他科目都不及格。

而另一个孩子几乎门门都是80分,相互之间也没有偏科,也没有瘸腿。

然后在成绩评比的时候,那个门门都是80分的人考了年级第一,而那个一门100其余门都不及格的人考了年级倒数第一。

如果我们把这个类比对比到韩信萧何和管乐身上,就不难发现韩信是带兵第一,萧何是粮草第一。

至于管乐,可能就是门门80或者门门90。

诸葛亮的野心

在历史上一谈到诸葛亮,大家总会有着这样的一个思想认知,那个坐在四人抬的轿子里面,手中拿着一个扇子,有着一缕胡须,洋洋自得的看着远方的一切。

并且抬手投足之间就能够掌控全部,成为了整个三国时期的主宰。

但是这样的一个外在潇洒的自身形象,却始终没有改变诸葛亮对于天下的认知以及对于自我的定位。

我们能够从诸葛亮的外号能够看得出来,卧龙先生绝非一般,什么是卧龙先生?

用张飞的话来说,卧龙先生就是一头卧着的龙儿,他现在跟在刘备身边,稍有不留意就有可能飞掉。

当然张飞这样说有着自身的情绪左右,更多的时候是早期对于诸葛亮的不认可。

即便如此,我们也能够发现,诸葛亮他本身的能力,本身的地位就绝对没有想过要和韩信去比,也没有想过要和萧何去比,他所要比的就必然是一个全能型人物。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趣谈唐宋元明清


我是喝了蜂蜜的小熊,我想分享。厉害不厉害,先定个标准,比如思考能力,说服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三个能力是顶级人才的标配。首先管乐的思考能力,并不比韩信和萧何差。管仲是法家思想之首,春秋五霸创建者,只是当时没有推翻周朝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只是割据一方。其次是说服能力,各有一套。都能说服君王和认清君王身边的心腹之人。最后是写作能力,管子的写作,名扬天下,绝对青云之王,萧何是财务算账,韩信是兵法整理,不能说谁比谁差。那么诸葛亮自比管乐,而不是韩信和萧何,主要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三足鼎立的目标和思想体系,最有可能是这个原因。

徐庶、崔州平、石韬等人与诸葛亮一起读书,诸葛亮对他们说:“你们做官,可到刺史、郡守这个级别。”他们问诸葛亮能做到哪一级,他笑而不答。

诸葛亮常自比管仲乐毅,这两位都不是凡人,管仲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乐毅助燕昭王差点灭掉齐国,建立了盖世功业。管仲与乐毅,一文一武,诸葛亮表明自己,能出将、能入相。

而当时魏国人才济济,诸葛亮基本没有那个可能,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务实的选择。而诸葛亮见到刘备就写出隆中对,说明准备了很久,研究了很久,思想动机决定一切。

传统知识分子文化价值观,可能是这个原因。

韩信萧何是起义,推翻暴秦。诸葛亮是辅佐刘备恢复汉室江山,身份不一样。

罗贯中借司马徽之口,把诸葛亮比为,“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老实说,罗贯中在小说里把诸葛亮吹嘘的有点大了,诸葛亮的能力跟姜子牙、张良相比,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

并且,诸葛亮自己也不想成为这种人,这俩人虽然声名显赫,但并不是诸葛亮心中的榜样,他想做的是管仲乐毅,来去自如,并不想掺乎政治斗争。

事实证明,后来的蜀国宰相管理,诸葛亮也没有建立自己的派系足以证明。只想做个独立快乐的知识分子,不愿意同流合污。

阶段性认知,比较可能是这个原因。

隆中对: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的战略计划,实行起来,唯独在统一天下这一段比较缺失,存在很多未知因素,韩信和萧何都是统一中国的人才,所以诸葛亮也看不到最终的结局,不好吹牛逼。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反复劝说刘禅一段话,足以证明已经知道刘禅不可能成为帝王,所以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在隆重对中,原本定的必须是刘备(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结语。

诸葛亮是儒家法家思想的中枢,是五千年文化的正统和完美,所以无论是罗贯中还是后人,也无法将其和草根出身的韩信和萧何相提并论。

外儒内法,逆取。内儒外法,顺守。最终回护独尊儒术,这是历史主流思想,诸葛亮还是有弱点,他是个顶级人才,而不是绝世高人。

只有绝世高人,才敢于破局,打破传统桎梏,成就未来盛世。

-END-


喝了蜂蜜的小熊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而不是自比韩信、萧何是有原因的。

这体现了《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匠心和巧妙构思。

谁都知道诸葛亮在三国时期辅佐刘备打江山,只是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结果,并没有完成北伐中原的梦想,更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这在古代建功立业的标准上考量,诸葛亮只是完成了称霸一方的事业,这和历史上上的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乐毅统帅燕国军队夺取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是一样的,只是建立了霸权,没有建立霸业。

韩信和萧何那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功臣,他们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刘备还有诸葛亮顶多是建立了一个偏安一隅的地方行政权,而且后来还被灭了。韩信和萧何辅佐刘邦建立了全国性政权而且传承了二百年。

所以诸葛亮不能和韩信萧何比,只能和管仲乐毅比。

此外,作者用管仲乐毅比拟诸葛亮,也是在暗示读者,诸葛亮不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这是一种文学手法。

第三,在管仲和乐毅的身上可以找到诸葛亮的很多相同点。

比方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乐毅也是在受到魏国国王派遣出使燕国时受到燕昭王的感召,才归顺燕国的。都是受到上级的感动才出山的。第二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霸权,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他不仅给齐桓公在军事斗争中出谋划策,而且还在治国理政上为齐桓公做好规划,制定政策,使齐国的实力大大增强。这和出将入相的诸葛亮非常相像。而且管仲死的时候想齐桓公推荐了贤才,代替自己。这很像诸葛亮在死了之后推荐贤才自代。

另外,刘备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燕昭王也一样,他的继承人也很昏庸。导致乐毅打下的江山损失殆尽。乐毅辅佐燕昭王联合赵、楚、韩、魏四国进攻齐国,五年时间,夺取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了,眼看大功就要告成了。没想到新继位的燕惠王不信任乐毅,而齐国的田单此时又用了反间计,散布谣言说乐毅迟迟不攻下这两座城池是为了当齐王。燕惠王闻讯立即下令骑劫取代乐毅,令乐毅回国。乐毅知道回国就完了,所以投靠了赵国,在赵国很受礼遇。齐国却趁势反击,收复失地。《三国演义》里边也有刘禅听信谗言把诸葛亮从北伐前线找回的故事,导致北伐失败。

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三国演义》的作者对诸葛亮是非常同情的,所以让他自比管仲、乐毅,这是一个悲剧英雄的比喻。管仲和乐毅在那个战乱的时代还是建立了一些功业,也得了善终,这与诸葛亮的生平际遇很相似。诸葛亮去世后,蜀汉政权江河日下,越来越差,直至被司马睿所灭。这个乐毅夺取七十座齐国城池后又全部失去还不是一样吗?

管仲在齐国的治理上是很有一套的,首先提出了盐铁专卖的制度。诸葛亮在治蜀的时候也很有成绩,设立锦官,劝课农桑,发展经济,否则也难以支撑连年的征战。

正是由于管仲、乐毅的很多特点与诸葛亮高度相似,作者才把诸葛亮誉为管仲、乐毅式的人物。


江南不缺水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谦虚的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事实上诸葛亮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他号“卧龙”,自比管仲、乐毅。管仲何许人也?管仲乃华夏第一相,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先贤前圣。乐毅何许人也?乐毅乃兴燕亡齐的上将军兼丞相,是军政两双的不世大才。管仲、乐毅两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变弱小为强大。

韩信国士无双,兵学天赋无敌,刘邦评价韩信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但韩信终究被汉朝官方认定为叛臣逆贼,因此诸葛亮不会自比为韩信。萧何的才能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因此萧何只是一位内政之才,不是军争之才。诸葛亮自认为自己军政双通,上马可领兵打仗,下马可治国安天下,萧何虽能,但诸葛亮并不看不上,故诸葛亮不自比为萧何。

韩信为兵争人杰,萧何为内政人杰,张良为谋略人杰,这三杰合于诸葛亮一身。因此诸葛亮十分骄傲,他认为自己可以凭一已之力再兴汉室。管仲兴齐、乐毅兴燕,两人皆受命于危难之时,扶大厦于将倾之际,且成功的完成了兴国灭敌之举。诸葛亮在《出师表》在写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可见诸葛亮以管仲、乐毅自许,是有信心完成兴复汉室的伟业。


大秦铁鹰剑士


我们先来看一下管仲和乐毅的功劳,再看看韩信、萧何的本领。管仲原来是公子纠的人,后来在和公子小白的战争中还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射中小白的腰带钩了。后来小白不计前嫌把管仲收到自己帐下。

这一下,管仲就开始辅佐公子小白打天下了,先是灭掉了实力很小的谭国。随后与鲁国交战,连胜三场,鲁国被迫将遂邑给了齐国。齐国和鲁国会盟,结果鲁国大将曹沫劫持了小白,要求齐国归还占领的鲁国土地,小白只得答应。

曹沫弃了匕首,放了小白,小白想反悔,管仲说大国不可失信,于是还了土地。郑国发生内乱,郑厉公称君,希望得到齐国支持。管仲抓住机会劝小白会盟,于是公元前679年,在管仲的策划下宋、陈、卫、郑在鄄会盟。

从此小白成为公认的霸主史称齐桓公。后来管仲又辅佐齐桓公打击山戎,接着又妥善解决齐楚对峙。直到晚年,管仲还向齐桓公推荐公孙隰朋以自代。

再看乐毅。燕国是个地处偏远,国力贫弱的小国,燕昭王继位以后希望能振兴国家,于是就采取措施励精图治,他本人则更是礼贤下士,想尽一切办法招揽人才。乐毅此时受魏昭王派遣出使齐国,乐毅在出使的过程中被燕昭王感动了,归顺了燕昭王,被封为亚卿。

此时的齐国是齐愍王执政,昏庸无能,燕昭王在乐毅的策划下,联合赵、楚、韩、魏四国进攻齐国。燕昭王封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将相国大印交给乐毅。于是乐毅统帅五国军队进攻齐国。齐愍王率领齐国军队主力迎战,结果大败。

乐毅挥军追杀,齐愍王讨回都城临淄。乐毅遣返了别国军队,准备率领燕军进攻齐国,谋士据辛反对,乐毅说齐国已经军心大乱,乘胜追击可获大胜,于是勇猛追击。果然攻下临淄,获得奇珍异宝,运回燕国。

燕昭王大喜,亲自到前线犒军,封昌邑给乐毅。乐毅又在齐国战斗五年,夺取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只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城池了。但是燕昭王死了,燕惠王继位,此人一直对乐毅不满,此时齐国的田单使了反间计,散布谣言说乐毅迟迟不拿下这两座城池是想当齐王。

燕惠王果然上当,立即派骑劫取代乐毅,令乐毅回国。乐毅觉得大事不妙,投奔了赵国,被封为望诸君,很受优待,结果齐国很快反攻收复失地,燕国的一场努力白费了。

这两个人都是很有军事才能的人,如果把这两个人的人生际遇和功业事迹进行合成,就会发现结果,就是一个诸葛亮,这是《三国演义》作者的精心安排,诸葛亮只能受刘备感召才出山辅佐刘备的,但是只能做到称霸,而且后来要受到后主的猜疑,前功尽弃,刘备的江山在刘禅手中丢了,等于是燕昭王打下的地盘在燕惠王手里丢了一样。

韩信和萧何则完全是另外一种人,刘邦对这两个人的评价十分到位:“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和萧何都是完成天下一统大业的武将和谋士。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用管仲乐毅比喻诸葛亮是暗示,诸葛亮虽有大才,但难成大事,一切的功业最后都会归于失败。如果用韩信和萧何比喻诸葛亮那就意味着他要辅佐刘备一统江山了,这是违背历史事实和作者初衷的,所以只能用管仲乐毅来比喻诸葛亮。


小小嬴政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诸葛亮之所以自比管仲乐毅,而不比韩信萧何,那是因为韩信萧何的才能远不如管仲乐毅。

韩信、萧何

刘邦曾经说过,他得到天下靠的是三个人,正是韩信、萧何、张良。

带兵打仗,刘邦认为自己不如韩信;

后勤补给,刘邦认为自己不如萧何;

运筹帷幄,刘邦认为自己不如张良。

也就是说,此三人,缺一不可,方为刘邦打下了大汉江山。

而管仲、乐毅是何人?

管仲

管仲辅助齐桓公姜小白把齐国治理成春秋第一霸,管仲不但善长外交、军事,还善长经济和吏治。

曾经,管仲还做过刺客。

这样的一个身份丰富的人物,怎能不让诸葛亮仰慕。

乐毅

至于乐毅,更是不得了,曾经带领五国联军横扫齐国七十余城,将当时如日中天的齐国打成了渣。

乐毅不但有军事才能,还有外交才能。

而后来燕惠王猜忌乐毅,乐毅逃到了赵国,即使这样,乐毅也没有加恨燕国,仍然往来燕赵两地,为燕国的事尽心尽力。

从以上简单描述就可以看出,管仲和乐毅两人是全能之臣,而非韩信、萧何之流,一方之能臣所能比拟的。

而崇拜乐毅的,同时代不只有诸葛亮,曹操也是每次读到乐毅,就怆然泪下。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诸葛亮不自比韩信、萧何,而自比管乐,有三方面原因。

一,诸葛亮的思想与萧何、韩信不同。

虽然有种种迹象表明诸葛亮崇信道家,但是从他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他的施政理念是典型的法家思想。

韩信和萧何的思想比较复杂,不能用简单的儒家、道家等派别来评价他们。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他们都不是法家。

而相比于韩萧二人,管仲、乐毅都是典型的法家代表,两人的施政理念与诸葛亮接近。

二、诸葛亮的自我定位与萧、韩不同。

萧何是典型的相才,军事水平不高。韩信是典型的帅才,政治水平不高。

诸葛亮很自负,他认为自己政军皆通,可以上马管军,下马管民,自我定位与萧何、韩信不一样。

这里可能有人会反驳:难道管仲、乐毅不是一文一武?诸葛亮为什么又要自比他们呢?

情况是这样的。

西汉时期流传的管仲、乐毅形象,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个是文官的代表,一个是武将的代表。当时的文献资料对他们的介绍,都是军政全才。

先说管仲。很多人都知道,管仲最有名的是他在政治、外交方面的成就,军事方面并不是很亮眼。不过西汉时期人眼中的管仲绝对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他早年是担任过将军的,也有实具体的军事指挥。

比如《韩非子》中就有记载,齐桓公伐孤竹,结果大军回师时迷了路,管仲建议老马识途,最后大军安全返回。这说明管仲对行军有所一定了解的。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韩非子・说林上》


还比如《史记》和《左传》中也有记载,说管仲为了维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先后讨伐了楚国和蛮夷。这说明管仲曾经亲自带兵进行过作战,并且表现了他维护周朝分封秩序的观念。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於周室。——《史记·管晏列传》
冬,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左传·僖十二年》

又比如在《管子》中,说齐桓公问管仲军事方面的问题,管仲答复齐桓公:咱们应该先通过内政、外交来强化军事力量。然后他还提出了对练兵和军队建设的具体意见。这反映了管仲在练兵方面的才能。

于是乎管子乃制五家以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以为军令。是故五家为轨,五人为伍,轨长率之。十轨为里,故五十人为小戎,里有司率之。四里为连,故二百人为卒,连长率之。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率之。五乡一师,故万人一军,五乡之师率之。三军故有中军之鼓,有高子之鼓,有国子之鼓。春以田,曰蒐,振旅。秋以田,曰獼,治兵。——《管子》

当然,学术界有很多人通过考证,已经证明了很多所谓的先秦著作,其实都是汉代人假托先秦人伪造的。比如代表了管仲军事思想的《管子》就是一本后世人伪造的伪书。

不过《管子》是否系后人伪造,根本不重要。因为诸葛亮当时并不知道。他通过当时史书对管仲的记载,得到的结果就是管仲是一个跟他很像的文武全才。

再说乐毅。乐毅同样也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全能型人才。他除了擅长军事外,在治理内政和外交两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举两个例子说。

乐毅伐齐时,明令燕军不准侵掠,对齐国人宽其赋敛,除其暴令,起到了拉拢人心的效果。乐毅的这招攻心之计。与诸葛亮后来平南蛮时采用的“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燕昭王改革,乐毅也是操盘手之一。燕国通过改革,为伐齐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乐毅在政务方面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综上所述。我觉得诸葛亮自比管、乐,而不是萧、韩,很大程度上,是他对自己才能的充分肯定和自信。



三、诸葛亮与萧何、韩信的三观不合。

萧何助刘邦称帝后,为了自保就协助吕后处死了韩信。后来发现还是难以自保,就采取自污的办法,主动归隐。韩信更直接,他被汉朝官方定义为叛臣的几个名人之一。诸葛亮当时想靠舆论造势为自己抬高身价,他当然不可能自比萧、韩二人。

相比于萧何、韩信。管仲、乐毅与诸葛亮的三观是合的。管仲辅佐齐桓公以弱胜强,称霸于诸侯,他取得的成就,恰恰就是诸葛亮当时向往的目标。乐毅辅佐燕昭王,也以弱胜强,并且乐毅通过合纵连横,说服相对弱小的赵、楚、韩、魏等国一起伐齐,这也与诸葛亮当时制定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

所以说,诸葛亮的三观与当时他所处的环境与管仲、乐毅高度相似,这也是他自比管乐而不是萧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Mer86


诸葛亮才能在管仲之下,管仲是中国改革的最早创始人,管仲帮助齐桓公称霸九会诸侯,为大周朝中后期国家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管仲对国内诸侯化解战争困扰,对内几乎没有利用齐国的强大军事力量发动过战争,凡是外族入侵华夏,管仲对待敌人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诸葛亮帮助刘备在国内制造了很多死亡战争,诸葛亮就个人品德上距离管仲差十万八千里,管仲治理的齐国是当世最富的国家,管仲对国内诸侯提出尊王攘夷,化解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和战争矛盾,站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管仲改革和管仲善待国民的思想,都是值得研究和发扬的,管仲对坏人的容忍,也为齐国后来衰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于没有惩罚贪官,后来贪官拉帮结派搞乱了齐国,四个公子争夺王位,齐国发生动荡,真实责任人是管仲没有安排好齐国的后事!熟读东周列国志,天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