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縣民間故事」第二期:看棋山

看 棋 山

「商城縣民間故事」第二期:看棋山


看棋山位於商城東南蘇仙石鄉關帝廟村。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個青年樵夫上這座山打柴。走到半山腰,見有兩位鶴髮童顏的老人,正怡然自得地在一塊平滑的大石上穩坐對弈。樵夫略懂棋藝,平時也喜歡下棋,見此情形,就將尖擔插在地下,在旁邊觀看,不禁越看越入迷。


「商城縣民間故事」第二期:看棋山


不一會,兩位老人從口袋中掏出幾個桃子吃,順手將桃核丟在地上。樵夫感到飢渴,又沒帶吃的東西,趁兩個老頭不注意,偷偷將桃核拾起來啃吃了。吃後,頓覺精神飽滿,不飢不渴,就又入神的看了下去。只恍惚看到周圍的草發芽,樹展葉。兩位老人見他不走,便對他說:“你身後又來了一個打柴的。”樵夫扭頭一看,根本沒人,再轉回身來一看,兩位老人已無影無蹤。樵夫感到十分奇怪,拔起尖擔一看,插在地下的一端已經腐爛。

回到家中,見妻子也已頭髮花白,孫兒孫女均長大成人。家裡人看到他,也大吃一驚,問他已失蹤幾十年了,怎麼又回來了,樵夫就把山中所見的情形向家人及鄰里說了。人們驚訝不已,便將樵夫砍柴的那座山取名為看棋山。至今,山西北坡一塊大石頭上的棋盤紋絡仍清晰可見。

講述人:閆忠鑫

收集人:樂祥濤 熊芳明

一九八九年八月採錄於商城四顧墩鄉

文章選自《中國民間故事集成河南商城縣卷》


「商城縣民間故事」第二期:看棋山


民間故事的“失落”與傳承

我們的社會發展得太快,環境變化太劇烈,原來講述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隨著城鎮化、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普通話的推廣,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審美趣味都發生了很大變化。農耕社會產生的這些故事,逐漸失去了它原有的講述環境和講述條件。加上生活節奏的急促,很多人無暇聽故事,也不太願意講故事,也不會講故事了。

民間故事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去打撈屬於自己的“故事”,不能讓它就這樣不斷地遠離我們的生活。

在過去,民間故事的傳承是代際傳承,現在這種傳承被削減了。

記憶中的民間故事,你願意成為傳承的一部分,把民間故事講下去嗎?

現在你的身邊可能坐了父母、愛人、孩子或朋友,不妨將這些商城縣民間故事發送給他們,同時也可以介紹一下你記憶深處的那些民間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