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致勝絕學:做人最大的底線,千萬不要算計自己人!

★點擊右上角【關注】中華鬼谷子智囊團頭條號,私信回覆“鬼穀日課”,贈送您100節鬼谷子內參課程資料。

鬼谷子致勝絕學:做人最大的底線,千萬不要算計自己人!

人在江湖,彷彿沒被自己人算計過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哎,這個習慣古已有之!

這個世界上有天才嗎?

有,真有,比如我們的楊廷和大人,堪稱人中龍鳳。

或許很多夥伴不知道楊大人是誰?估計是因為他工作太忙的緣故,所以壓根沒有空跟我們科普權謀知識。

楊大人可是與天鬥,與地鬥,與人斗的楷模,堪稱一代宗師。楊師傅可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能把兩位皇帝和聖人玩弄於鼓掌的超級內鬥達人。

管你老闆,還是同事,先算計一把再說。

這兩位皇帝分別是大明無敵小霸王朱厚照,大明第一權謀高手朱厚熜。而聖人嘛,可是如假包換的封建時代最後的聖人:王陽明。

而且楊師傅的戰績喜人,一路過關斬將,狂拽酷炫吊炸天。比如江湖傳言正德皇帝朱厚照就是被他整死的,明世宗朱厚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費盡心力,幾乎殘血才穩住局勢。

而王陽明呢?被楊大人整的只能在南方扮演聖人的人設玩。

楊師傅到底是什麼來頭?

聽阿信一句忠告,咱們在職場上永遠離“三高”人員遠一點,因為你被他們賣了,還幫著數錢玩,你玩不過他們。所謂三高就是:智商高、情商高、高顏值。

一般長得帥的,智商都不太感人,但楊大人是例外。人家十九歲就中了進士,他爹還只是個舉人。

然而老楊對此表示非常的不以為然:“我的才華明明是耍心機。”

按理說王陽明也是天才。但說句話您可別不開心,關於職場鬥爭這件事,他的道行其實並不高。他是儒家的聖人,講究的是道德第一性。而老楊則不是,他是屬於目的第一性的人,道德是他的信仰,也是他的工具。

有什麼區別呢?簡單的說,王陽明的良知心學伸張的是道德,勝負其實不重要,只要言行符合道德即可。老楊講究的是目的第一性,勝負很重要,至於是否道德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所以你會發現王陽明總是被人整,甚至被整了一輩子,比如明朝太監行業四大天王之一的劉瑾劉公公。

王陽明只是被幫同事說句公道話,就被劉公公往死裡整。王陽明沒辦法,也只能任其擺佈,被髮配到了貴州龍場搞學術研究去了。

劉公公其實也不喜歡楊廷和,但是他卻不敢往死裡整楊大人。打狗還要看主人的道理,劉公公還是懂得。因為楊師傅是李東陽的人,而李東陽是朱祐樘的人。

論站隊的藝術,楊大人敢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啥叫站隊?其實就是給自己找老大。在職場上,找對老大是件偉大的事情,找對了就是人生贏家,反之則註定悲劇收場。

翻翻史書,你看到的大部分名留青史的牛人們,大多都是懂站隊的。而那些被歷史遺忘的人不是不厲害,只是站錯隊伍了。

有夥伴會說了,與其站錯不如不站。

更蠢!

千萬別想兩邊不靠,只有蠢人才會這麼幹。就如鬼谷子說的: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啥意思呢?一個人不可能同時忠於兩個人,必須要有一個選擇。

在職場遊戲上,你能不能玩通關,找靠山找後臺找大哥才是第一要務。

遇到“三高”人才,儘量離遠一點。很顯然劉瑾劉公公不太懂。當年劉公公在公司裡上躥下跳,人五人六的。就有幾個人心道:看你能蹦躂到幾時?

一般高手玩手段是不為人知的,比如德高望重的九千歲劉公公前一天還得意洋洋,第二天就成了階下之囚,誰幹的?

可以負責任的說,鋤奸小分隊裡一定有楊大人的身影。何以見得?史書上記著呢:瑾伏誅,廷和等乃復論功。

很多人在職場上莫名其妙的被幹掉了,最要命的還不知道是誰幹的。看看誰受益最大就知道。最大受益者就是最大嫌疑人。劉瑾玩脫了,楊大人升官了,成了謹身殿大學士,太子太傅。

“楊師傅,你可別說這跟你沒關係哦。”

除掉了劉瑾,接著楊師傅就端好小板凳準備接班了,畢竟內閣首輔李東陽老了。根據慣例,大哥退休前,肯定會安排自己的心腹接任,

這個人自然就是小兄弟楊廷和。

鬼谷子致勝絕學:做人最大的底線,千萬不要算計自己人!

明武宗朱厚照名聲很臭。清朝皇帝往往把他當為反而教材教育皇子。只要皇子讀書稍有懈怠或思想開小差,就是劈頭蓋臉一頓好罵:“你到底想怎樣?是不是想學敗家子朱厚照?”

朱厚照只是嚮往自由罷了。但是他發現大明公司裡總有人想管著自己,那個人就是楊廷和為首的文官集團。實際上朱厚照扶植劉瑾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打壓牽制文官集團。

劉瑾被幹掉了,朱厚照就不得不直面文官集團。老實說他們並沒有處好。甚至說皇權壓制文官集團的天平也是從朱厚照那時候開始動搖的。

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朱厚照居然在29歲那年一命嗚呼了。與其他明朝皇帝體弱不同,《明實錄》記載:“帝東西遊幸,歷數千里,乘馬,腰弓矢,涉險阻,冒風雪,從者多道病,帝無倦容。”

人在壯年,身體棒極了。

那又是咋掛的呢?按照傳統說法是,朱厚照貪玩掉水裡受驚了,然後就死了。

聽起來好有道理,如果是個九歲小孩子還真有可能。但是朱厚照可是我國曆史上為數不多的,提著砍刀上陣,跟蒙古兵真刀對砍的驍勇皇帝,他偶像可是朱棣。他一直致力於重建宦官集團和武將集團與文官集團對抗。

難道就因為掉水裡受驚就掛了?這極有可能是一場陰謀,誰幹的?

有人說是江彬,但他是武將集團,自己還沒被扶正就去動朱厚照?誰會那麼蠢?而且江彬就算暗算了老闆,對他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老規矩,我們看朱厚照死了,對誰最有利。

廈門大學教授傅小凡先生的分析最為精彩:“皇帝朱厚照的突然駕崩,使得皇帝重掌朝廷軍事大權,和重建武將勢力的努力夭折了。同時朱厚照沒有兒子,迎立外藩的權力就完全掌握在楊廷和的手中,必然會給文官集團勢力的進一步膨脹帶來機會。因此,皇帝朱厚照的突然駕崩,最大的受益者正是文官集團,當然也包括楊廷和自己。

綜合以上幾個理由,我認為,皇帝朱厚照落水只是個意外,雖然朱厚照因此感冒發燒,或者得了急性肺炎,卻給以楊廷和為代表的文官集團提供了絕好的機會。楊廷和先以治病為藉口,控制了皇帝的行動,甚至將皇帝軟禁起來。然後,在楊廷和的授意之下,經過太醫的精心調治,最終,年僅29歲的皇帝朱厚照駕崩了。朱厚照的死意味著,皇帝與文官集團爭奪權力的鬥爭,以文官集團取得完勝而告終。”

不敢想了,一身冷汗。只祈禱這輩子別遇到楊師傅這樣的人,否則根本活不過第二集。

又說到王陽明瞭。

王陽明雖然是文官,但實際上他是兵部尚書王瓊的人,實際上他是武將集團的。讀讀王陽明的歷史,你會發現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在打仗和講學中度過的。

換句話說,在大明職場上,王陽明的老大是王瓊。有趣的是,王瓊和楊師傅一直不對付。所以愛屋及烏,恨屋及烏的原則。

楊師傅自然也不喜歡王陽明。

有多不喜歡呢?王陽明以一己之力平叛朱宸濠之後,按理說應該有機會往上調的,進內閣也不是不可能。但有趣的是,彼時大明管理層的態度驚人的一致:不行。

楊廷和不喜歡王陽明,他兒子楊慎還一度批判風靡一時的陽明心學。

有沒有鐵證呢?有的,比如王陽明雖被封伯爵,卻不予鐵券,不給歲祿,這就是楊師傅的功勞。

對,王陽明的新建伯的爵位,其實證書,沒獎金,只是個空頭支票。老實講,以王陽明的能力如果真的能進內閣,對百姓對大明都有好處,但是楊師傅不同意,也只好作罷。

有時候,人在職場,難啊。你能不能上位,能力是一方面,關係卻又是舉足輕重的另一方面。縱然你能力再強,如果關係不到位,也只能低頭做人。

連王陽明都是如此,更何況你我呢?王陽明的後半生基本上就徹底被排斥在外,只有講學論道。我猜他是不甘心的,

但是又能怎樣呢?領導不喜歡你!

鬼谷子致勝絕學:做人最大的底線,千萬不要算計自己人!

朱厚照掛了,朱厚熜來了。

為什麼是朱厚熜,其實一開始不是朱厚熜,那為什麼又是朱厚熜呢?除了有朱厚照的遺詔外,還有楊廷和的鼎力支持。

為什麼楊廷和要支持朱厚熜,是愛嗎?真相就扎心了:因為朱厚熜是小孩子,好支配。

楊廷和時代的文官集團早已經壓制了武將集團、宦官集團。所以他有充分的實力跟皇帝比劃比劃,事實上也是這麼幹的。

楊廷和失策的是,小小年紀的朱厚熜是個權謀天才,他繼續貫徹朱厚照的方針,不擇手段的削弱文官集團。

所以也就發生了“大禮議事件”,也就是皇帝“證明我爸是我爸”的事情。這本來不是事兒的事兒,但是在爭權奪利的派系爭奪中也就成了事兒。

楊廷和以道德的名義要求朱厚熜不準認親爹。朱厚熜不肯,所以雙方纏鬥了十多年。大家都在忙於內鬥,誰還關心老百姓呢?

大禮議不是簡單的禮儀之爭,而是一場激烈的政治鬥爭,即新舊政治勢力的較量。明武宗暴亡後,明代政治秩序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恢復正常。大禮議的發生和較長時間的持續,就在於身為皇帝的明世宗暫時並未擁有全部的皇權。

換言之,大禮議是明代皇權由明武宗流向明世宗的必要路徑,也是恢復明代政治秩序的必要步驟。明世宗在大禮議中一步步的勝利和楊廷和集團一步步的失敗,其實就是明世宗皇權一點點地獲得和明代政治秩序一步步地恢復。

嘉靖三年(1524年),朱厚熜欽定大禮,標誌著明代皇權從武宗完全流向世宗,至此,明武宗時代基本結束,嘉靖皇帝朱厚熜的時代真正到來。大禮議拉開了明代改革的序幕,楊廷和集團的徹底垮臺使清除弊政成為可能,嘉靖政治也因此進入全方位的變革創新時代。

胳膊還是擰不過大腿。

是的,朱厚熜贏了。楊廷和完敗,徹底退出,被削職為民。大才子楊慎被髮配雲南,終身不得歸家。

王陽明對於這件事兒的評價是:呵呵噠!

楊廷和是壞人嗎?實際上不算,甚至算個能臣。作為戊戌年的進士,他是一個治世的能臣,溫和的改革派。

楊廷和是好人嗎?實際上也不算。楊廷和、王瓊、王陽明都是不世出之人才,如果攜手匡扶朝綱,共建魏闕,那麼大明朝的國運說不定會日益盛隆。奈何,無論是公,無論是私,無論是忠良,無論是能臣,終究都敗在了一個“鬥”字上面。

最終,大明江山又何嘗不是輸在了內鬥上?

做人,不要算計自己人。算計外人是好漢,算計自己人是混蛋。

阿信的主業是讀鬼谷子的,而鬼谷子則是縱橫策士的鼻祖,縱橫家向來是以算計外人為榮,算計自己人為恥。

正如鬼谷子說的:外內者,必明道數。做人,一定要分清誰是朋友,誰是的敵人。如果內外不分,敵我不明,只會內鬥的人,那一定不是縱橫家。

說到底,內鬥終歸是一場盤滿皆輸的昏招,只可惜咱們內鬥了五千年,而一切終將會繼續,迎來的只有一聲嘆息:

生命不息,內鬥不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