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謝謝你關注小書房1538,同文學來一場充滿溫情與敬意的邂逅

本文系小書房1538(XSF1538)的晉公子原創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本期話題

周武王的死,讓尚未安定的西周政權發生了劇烈的動盪。管叔、蔡叔勾結武庚祿父謀反,而東夷諸國又趁火打劫,與他們遙相呼應?踐祚稱王的周公要怎樣度過這危急存亡之秋呢?

1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一手將殷紂王埋入鹿臺廢墟之下的周武王失眠了。

他很清楚,除掉殷紂,只是完成了一次對商朝的“斬首”行動。

慢說尚未來得及征服的殷商邊地和敵我難辨的東夷諸國,即便是新佔領的殷商王畿之內,龐大的遺民勢力也很難說對西周王朝心悅臣服。

殷商,這個一不留神被周武王的斧鉞抹了脖子的巨人,隨時有可能重新站立起來。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或許正是因為陷入了這樣的焦慮,周武王終於病倒了。

武王的重病迅速引發了朝臣們的集體恐慌

萬一武王真的一病不起,稚氣未脫的太子姬誦別說鎮撫殷商殘餘勢力的暗流湧動了,就連他的這些嫡親叔叔們是否能聽他的招呼,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在這個基業草創的節骨眼上,西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成年君王來控制錯綜複雜的政治局面!

但是,蒼天可能就是要考驗西周王朝的生命力,武王重病之後不久便撒手人寰

於是,一個原本朝氣蓬勃的新朝隨即便陷入了分裂動盪的困局。

原本在周武王的安排下負責監視殷商遺民的管叔和蔡叔竟然勾結殷紂王的兒子武庚祿父發動了聯合叛亂,而在西周滅商之戰中作壁上觀的東夷諸國也趁火打劫,遙相呼應。

放眼望去,剛剛在商周鼎革之際平靜下來的東部中國迅速地被這場叛亂的戰火吞噬了。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無論是在叛亂的當時,還是在後世,不少人都認為這場叛亂的發生,輔政大臣周公旦難辭其咎。

因為周公在武王駕崩之後決定攝行天子職權,代替年少的周成王治理下國,這引發了不少人對周公預謀篡位的猜想。

司馬遷在《史記·管蔡世家》中寫道: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

——《史記·管蔡世家》


根據這個記載,這場中國歷史上最早的諸侯叛亂——“三監之叛”(所謂“三監”,指的是西周封建的監視殷商遺民的三個諸侯國,國君分別是武庚祿父、管叔和蔡叔)其發動者實際上是管叔和蔡叔,也就是周武王的兩位親弟弟。

他們之所以決定窩裡反,是因為疑心周公旦威脅到了周成王的王位

而他們能夠調動的反叛力量,主要就是其監管的殷商遺民。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從殷商的遺民的角度來說,堂堂的“大國殷”居然讓“小邦周”給滅了,這是莫大的恥辱。

根據《尚書·大誥》中周公自述,這些殷商遺民一直希望恢復殷國,“鄙我周邦”,也就是把西周趕回到岐西去,讓它重新成為殷商的附屬國。

於是當管叔和蔡叔決定發動叛亂的時候,殷人自然樂意添油添柴,讓這把叛亂的戰火燒得更旺一些。

朝外,管叔和蔡叔已經因為對周公的懷疑而舉兵造反。

朝內呢,周公也面臨著同僚的質疑。

司馬遷就此說道:

周公攝政,當國踐祚,召公疑之。

——《史記·燕召公世家》

召公對周公的懷疑應該不是個例。

根據《尚書·大誥》的記載,當三監之叛發生以後,周公用文王留下的大龜進行占卜,問上帝興師東征,平定叛亂是否有利。

原本占卜得到了吉兆,但是諸侯、大臣卻齊聲強調出徵的困難很大,要求周公推翻占卜的結果。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2


周公踐祚監國是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如果他不代替周成王執政,是否“三監之叛”就不會發生?

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這個問題我無法作答。

但是回顧武王在世時的諸多徵兆,周公監國似乎是註定會發生的事情。

《史記·魯周公世家》說:

及武王即位,(周公)旦常輔翼武王,用事居多

——《史記·魯周公世家》

本來從兄弟排行來說,管叔度是周公旦的哥哥,如果要照兄終弟及的宗法繼承製來說,他的繼承權力應該優先於周公。

但是周武王在滅商之後,將管叔封到了殷商舊地為諸侯,而讓少弟周公留在朝中輔政,這一外一內的安排本身就說明了武王對周公的信任和青睞

至於

周公本人,也的確沒有辜負武王的信任。他勇於任事的作風在武王在世的時候已經表露無遺。

當初武王病勢沉重的時候,周公曾經築壇向太王、王季、文王等三位西周先王禱告:

如果你們真的欠上天一個兒子,要將姬發(即周武王)招上天去以償還這份債務的話,請讓我代替他吧。因為和他相比,我“多才多藝,能事鬼神”。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在周公以身相替的禱告之後,武王的病在第二天便有了些許的起色。

周公能自告奮勇地替武王事奉鬼神,自然也會責無旁貸地替他治國理民。

他是絕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西周歷代先王辛苦創下的基業因為武王的駕崩而毀於一旦的。

“三監”之叛的規模如此之大,來勢如此之兇猛,究竟周公用什麼辦法說服了同僚,齊心協力,共赴國難,又用什麼兵略將叛亂鎮壓下去,限於流傳的歷史文獻,我們對此所知不多。

《尚書大傳》只是很簡略地說:

周公攝政,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

——《尚書大傳》

從這個記載來看,這場歷時三年的平叛戰爭似乎分為了三個比較明顯的階段:

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殺管叔,流放蔡叔,消除西周的內亂;

第二階段的目標是鎮壓造反的殷商遺民;

第三個階段則是征服落井下石的東夷諸國,尤其是其中實力最強的奄國和薄姑。

《三國演義》裡的司馬徽曾經將諸葛亮比作“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

在我看來,這個比附似乎有些不倫。

因為太公姜子牙是一個軍事家,商周鼎革,攻城略地,太公的謀略居功至偉。

而諸葛亮是一個政治家,治國為長,奇謀為短。

這位鞠躬盡瘁地輔佐少主劉禪治國理民的蜀國丞相更像是相成王而治天下的周公旦。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軍事的謀略只能逞一時之勝,而政治制度的建設則可以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從這個意義上說,興周八百年的那個人,與其說是太公,不如說是周公。

而周公的傑出貢獻,正是他在“三監”之亂平定後做出的周朝封建格局的整體規劃。

“三監”之亂的爆發,殷商遺民的企圖復辟,說明周武王在世的時候對殷商殘餘勢力的控制與約束機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

因此當叛亂平定之後,周公首先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約束和限制這些殷商遺民,避免叛亂的再次發生。

為了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周公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營建東都成周。

本來在洛邑建都,將西周在關中地區的勢力向中原方向進行拓展是周武王在世的時候就定下的規劃。

但是還沒有來得及實施,武王就駕崩了,隨之而來的叛亂又遲滯了這項重要工作的開展。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為了營建東都,周公大量徵發了殷商遺民參與工程建設,並在東都建成之後將他們就地安置。

同時這裡還駐防有重兵即“成周八師”,成周由此被打造為為控扼中國東部的核心堡壘。

殷商殘餘勢力從“三監”地區也就是從前的殷商王畿之地發動叛亂,說明周武王時代對他們進行就地監視的方法是有一定風險性的。

為了控制這種風險,周公決定將這些遺民連根拔起,拆分遷徙

除了徵發到洛邑修建東都的部分遺民之外,周公又將親周的殷商王子微子分封到了商丘,讓他率領部分殷商遺民,建立宋國。

因為宋國地處在黃河平原的中下游地區,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周圍又有若干姬姓諸侯的包圍,再度發生叛亂的幾率便大大減小。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至於其餘的殷商遺民,則分配給姬姓封君們,如衛國的康叔,魯國的伯禽,都分到了一定數量的殷商遺民。

經過周公的分化與肢解,殷商的這些殘餘勢力對西周政權的威脅驟然減小,國家也從此真正安定了下來。


3


除了反叛的殷商舊勢力之外,如何應對趁火打劫的東夷諸國也是周公不得不認真考慮的問題。

因為當初殷商的亡國,東夷諸國始是掘墓人之一。

要不是他們蠶食殷商的東方國土,消耗殷商的軍力國力,西周又怎能趁虛而入,一舉滅商呢?

現在,商朝已經滅亡了,積極響應“三監”之叛的東夷諸國顯然並未放棄蠶食中原的企圖,如果放任不理,那西周就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被拖入東夷戰爭的商朝。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為了徹底解決殷商遺留的東夷問題,在戡亂戰爭的第三年,周公親征東夷,並且將西周的兩個最重要的封國即魯國和齊國分封到了東夷的國土上。

曾經有人疑心,周公將魯國分封到距離成周相對更近的山東半島南部,而將齊國分封到更荒僻的山東半島北部,是要讓異姓的姜氏齊國做人肉盾牌,為姬姓魯國擋住濱海地區的萊夷內侵。

但我卻覺得,至少在周公決定封建齊、魯二國的當時,他並沒有這樣的考慮。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事實上,對魯國國君伯禽和齊國國君姜太公來說,他們所肩負的建國使命是不一樣的

魯國的國都曲阜數世之前曾經是殷商的舊都。而在周公東征的當時,又是東夷大國奄國的國都。

對周公來說,這裡是殷商殘部與東夷勢力交匯的複雜地區。

從周公封建的一般規律來看,凡是殷商勢力盤踞的焦點地區,無不是由姬姓諸侯來負責控扼的:

成周由周公親自坐鎮,衛國康叔鎮守殷墟朝歌,魯公伯禽佔領商奄之國,都是如此,這是周公“親親上恩”的建國思想的典型體現。

魯公伯禽到任之後,也還在不斷地與拒絕服從周朝的淮夷、徐戎進行戰爭,《尚書·費誓》就是那時的遺存物。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至於說分封得更遠的齊國,它所承擔的是為西周王朝征服邊夷,開疆拓土的使命。

因此周公才會在“三監”之叛時讓召公給太公姜尚下達命令:

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

——《史記·齊太公世家》

這意味著周公以天子的名義授權太公姜尚,將整個山東半島北部乃至河北南部的區域都劃歸了他的拓殖範圍。

周公的目的應該是期待著這位西周開國的第一武將能夠發揮他的長處,為周朝在東方繼續拓展版圖。


老成謀國還是大奸似忠:稱王踐祚的周公,究竟有怎樣的真實面目?


戡定“三監”,征服東夷。

周公創立的西周封建格局就像兩支長臂,從東北和東南方向延展開去,將殷宋抱於肘腋之中。

從此,新生的西周終於走過了襤褸草創的艱難時期,一個延續了八百年的偉大朝代即將拉開它輝煌的歷史大幕。


--End--

歡迎走進小書房1538(XSF1538)

和我一起在錦江邊衝一盞蓋碗茶

擺一點關於文學與人生的閒龍門陣!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