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距离2018年结束倒计时32天,这两天深圳楼市的热情似乎又被重新点燃了。

万科星城15分钟卖掉近1900套、华强城去化9成、万科瑧山府被秒光......在11月最后一周,深圳新房接连传出“喜报”,甚至有媒体断言“深圳楼市要回暖了”。

南方楼事统计,近一个月来深圳入市新盘项目近40个,达到今年推盘量顶峰。尤其是最近一周,宝安各大刚需热盘相继入市,新房数量超过6000套。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戳大图 看详情)

回没回暖不急着下定论,南方楼事看到的更多是“大家都在拼了命卖房”。

开发商密集推盘,那些让购房者苦等多年的项目纷纷加入这场年末大混战,就连投资客们也悄悄放出存货。

当楼市进入下半场,深圳正在经历什么?

“好性价比”就有好成绩

就在楼市频频传出凉意的时候,本周入市的瑧山府三期、华强城和万科星城都表现优秀。

瑧山府三期397套房源连夜售罄;华强城开盘当天去化高达9成,超过1000套;万科星城3337套房,网友爆料称15分钟卖出1900套(戳链接看开盘实录)。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华强城销控表)

对于超大体量的万科星城来说,不管昨晚是销售1400套还是1900套(有媒体报道是1400套),去化率最多不过五六成,并不算太高。

然而如今市场环境低迷,能够“抢到”这么多刚需实属不易。至于后期剩余房源的消化,就得看开发商的能力。

不得不感慨,深圳的购买力依然非常强劲。

受调控影响,购房者观望情绪持续蔓延,但需求仍在,预期仍在。

反观这几个项目,无不是本身综合实力强,在价格方面也做出了让步,从而吸引了大批购房者。

瑧山府三期备案毛坯均价9.7万/平,而一路之隔的锦庐已经超过14万/平;华强城和万科星城也都是4字头,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价格。

正如业内人士分析,好楼盘只要愿意做出一些让利,都能卖出好成绩。

但必须强调的是,在楼市低迷期推盘,大佬也有“扑街”的风险。

上个月推出的香山美墅五期和实地剑兰郡,从各项配套和价格来看,都是综合实力还不错的项目。

但是开盘当天的去化成果都不是特别理想。

因为选择变多,购房者的心理预期也会更高。如果没有明显“占到便宜”的感觉,购房者更多选择继续观望。

无惧正面PK

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择突然增多,是甜蜜的负担。

尤其是同片区,同价位,却又瑕瑜互见的竞品楼盘。每一个都是关乎人生的艰难选择。

对项目来说,与竞品同批入市也是一种考验。

前有红树湾壹号和中洲湾,后有华强城和万科星城,囤客多年的现房遇到热门的预售盘,大家压力都不小。

但是,看似是剑拔弩张的竞争关系,背后却有某种默契。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同片区竞品楼盘相继出现,不仅能吸引更多人关注该片区,项目之间的对比讨论也会更热烈,市场热度也更高。

这种市场持续关注的氛围是单个项目难以营造的。

例如,本周沙井片区大盘密集出现,被业内戏称为“沙井周”。

看似是两个刚需大盘对同批购房者的抢夺,实际上有不少此前未密切关注沙井的购房者,经过此番热烈讨论,也成为该片区的潜在客户。

在深圳购房需求依然旺盛的现在,竞争的结果不一定是分个高下,也可能是共赢。

疯狂出货的开发商们

疯狂推货的项目背后,是压力倍增的开发商。

从近期的备案公示来看,万科和佳兆业都明显加快了项目入市进度。

万科不仅接连推出两个“网红”项目——万科星城和瑧山府三期,和风轩也进入开盘前的预热中。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建面64万平的超级大盘 图源网络)

其中,万科星城一次推出3337套房。加上瑧山府三期的397套,和风轩的833套,共计4500多套房源。

万科发布的前三季度销售业绩显示,前9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金额4316亿元。

但是,距离郁亮提出的6300亿的回款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据匿名小道消息,深圳万科原有270亿的回款任务,在瑧山府三期和万科星城开盘后,将集中公司资源加速清盘瑧湾汇,预计和风轩也将加速入市。

甚至为了加速回款,万科开盘前已与银行协商,签合同一周后即放款。(大房企原来还可以这么操作)

佳兆业推盘力度同样惊人,9月后,接连推出佳兆业未来城(住宅部分10月已清盘)、佳兆业盐田城市广场(建面107万平)、平湖佳兆业广场、佳兆业城市广场六期以及佳兆业E立方等多个项目。

尤其是盐田,几乎成为深圳佳兆业的未来粮仓。

据媒体报道,前10月,佳兆业总合约销售约为490.92亿元,已完成700亿业绩目标的七成。

对于开发商而言,同时期的大批推盘,不仅是外部的竞争,内部不同项目之间的竞争一样激烈。尤其是客户人群定位一致的项目,如沙井的星城和梅林的和风轩。

只能说留给项目的刚需已经不多了,留给开发商回款的时间也不多了。

“拖延症”扎堆入市


对购房者来说,等一个重度“拖延症”项目,就像等浪子回头,可能是下一秒,可能是多年后。

眼瞅着房价水涨船高,首付缩水,不少人在等待中投向了他人的怀抱。

但是最近,接连有三个重度“拖延症患者”通过备案,加入年末大混战。

第一个下凡的就是红树湾壹号。

从获取土地的时间来看,红树湾壹号项目开发时间已有6年,这个预计2015年下半年开盘预售的项目,直到今年才正式确定入市。

据中国经营网报道,为了赶在今年入市,绿景颇费周折地申请解除了与项目二期拆迁协议绑定的监管要求。

绿景地产2017年的合同销售额仅36亿元,而2018年设定的销售目标达到了100亿元。

红树湾壹号可售面积9万多平米,均价近9万/平,肩负着完成销售目标的重任。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红树湾壹号销控表)

从开盘现场(戳链接看开盘现场)来看,福田土豪们猛攻大户型,销售公示一路飘红。据开发商口径,当天整体去化约70%,其中大户型去化超8成。

但小户型因为与此前网络盛传的版本不一致,稍显凉意。

可以发现,楼市转凉后,购房者们也逐渐回归理性,更加看重综合条件,出手也更谨慎。

同样让人苦等多年的大族云峰花园,不仅扎堆入市,还在开盘一个月内再次加推。总房源数量超过1200套。

几乎是前后脚,预售熬成现楼的华强城也宣布入市,一口气推出1240套房源。(戳链接看开盘现场)

购房者态度冷淡的同时,项目却迫于种种压力,加紧推盘,更显出双方地位的悄然变化。

投资客凑热闹

除了新备案的项目,过去被“整售”的项目也在悄然入市。

新房市场的竞争,远比数据上呈现的激烈。

以月初“火爆”开盘的红山某公寓为例,投资公司在项目推广方面下足功夫,甚至启动了二三级联动。

为什么最近开发商都拼了命卖房?

(红山某公寓开盘现场)

开盘当日,96套房源,到访近千人。

中介称,他们在这个项目上的佣金高达5个点,还有现金奖励。

同样去年被“整售”的笋岗某公寓,不仅价格与备案价相差无多,还能争取到至少99折的优惠。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整售卖家突然放盘可能是年底资金紧张,拿出部分项目回款减少压力。

各界看法

回到标题,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拼命卖房?

南方楼事采访了多位业内专业人士,以及开发商方面的内部人士,提到最多的就是“业绩压力”以及“对市场的悲观预期”。

1

《朱罗纪》创始人 朱文策

一方面,因为临近下半年的时候,市场突然开始调控,导致很多开发商的销售量大幅下滑,企业年度销售目标面临完不成的风险。所以他们会加速推盘,确保完成目标;

另一方面,从6月份开始的贸易战,导致整个市场的情绪在短期内快速陷入悲观,影响了大家对整个形势走向的预期;

预期未来的市场会变得特别不好,比如万科喊出活下去。大家对这个预期看淡,所以会加快推盘,获得更多资金,以备不时之需。

2

深圳链家研究院院长 肖小平

整体来说,市场还是在低位运行。特别是从新增客、带看量这两个先行指标来看,目前并未出现上升趋势;

一般来讲,成交量是成交价的先行指标。新增客量、带看量是成交量的先行指标;

但是,目前也出现了局部热点,例如个别片区、个别楼盘,因为其卖点突出,吸引了大量需求集中释放。

3

深职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 邓志旺

一是上市公司年底冲业绩,从而加紧推盘;

二是市场憋了快一年,需求积累不少,目前也具备了开盘条件。

4

匿名开发商代表

推盘加快主要是为了年底冲刺销售任务。

由于调控的原因三季度大部分开发商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加上短期内看不到政策放松的迹象,目前是冲刺年底任务的最后时间。

相比16年跟上半年市场,现在的楼市情况肯定是下行了,但深圳相比其他城市相对市场情况还算良好。

目前整体看确实是“凉”了,但还没到“冷”的地步。

相比以往的几次宏观调控,今年调控手段更加直接,面临的形式更加复杂,宏观经济、外部环境等带来的不确定较多。

政府既不想房价上涨,也不想价格大幅下跌,从市场表现出来的特征可能是横盘时间会拉长、价格波动幅度没有以往的大,但开发商面临的销售压力更大。

5

匿名开发商代表

开发商每年推盘的数量和时间,是公司内部早就计划好的,不会因为市场不好就不推。来自多方的压力也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主观上来看,最近预售证的下发速度稍有加快,也算是刺激大家赶紧拿证。

毕竟现在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明年不会特别好过,观望情绪蔓延,可能跟今年差不多,甚至更糟。

现在各自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把项目推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