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应该经常给宝宝清理鼻腔?


为什么不应该经常给宝宝清理鼻腔?

图片 | 来自网络,侵删

一、如果经常为孩子清理鼻腔分泌物,会有越清理孩子鼻腔分泌物越多,好像永远也清理不“干净”的现象。

为什么不应该经常频繁清理孩子鼻腔呢?

1. 每次清理孩子鼻腔时,其实是在刺激鼻粘膜,鼻粘膜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它在受到过度刺激后,分泌会更加旺盛。所以就会出现“越给孩子清理鼻内分泌物,分泌物反而越多”的情况。

2. 正常鼻粘膜本身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组成,因此,平时分泌出的分泌物不一定就是垃圾。这些分泌物不仅可以粘附很多灰尘、细菌,防止过多颗粒物被吸入孩子体内,而且其中含有的酶具有破坏病菌的功能,是预防感染的一道防线。

3. 过度清理也会导致鼻粘膜轻度受损,反而易受到进出鼻部病菌的侵袭。很多时候孩子经常打喷嚏、流鼻涕也是由于过度清理所致,并非鼻炎。

因此我们不用每天给孩子喷海盐水,或用吸鼻器清理鼻腔。孩子不会因为鼻内分泌物多而使呼吸受阻的。

二、频繁清理孩子的鼻腔是很不妥的,但这不意味着放任不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引起呼吸不畅的原因有两个:鼻内分泌物阻塞和鼻粘膜水肿。当我们发现孩子呼吸不畅时,要先确定是由于鼻内分泌物阻塞导致的,还是由于鼻粘膜水肿导致的。这两种情况原因不同,处理方式自然也不同。

判断方法:使用手电照射孩子的鼻腔进行观察,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

护理方法:

1. 鼻内分泌物阻塞导致的呼吸不畅时,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清理孩子鼻腔,尽量做到既清得干净,又不损伤孩子的鼻粘膜。

具体方法是:粘稠的分泌物可以使用浸满油脂的棉签涂抹鼻粘膜,清理分泌物,同时刺激打喷嚏,排出分泌物。非常干的分泌物可先滴入少许海盐水,待分泌物软化后,用上述方法清理。当然,也可以在分泌物软化或稀释后,用吸鼻器或小镊子为孩子清洁鼻腔。

2. 鼻粘膜水肿导致的鼻塞,一般在感冒期间会比较常见,孩子常伴有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具体方法是:1)单纯地用吸鼻器、棉签等清理鼻腔很可能反而加重鼻粘膜水肿,不利于缓解鼻塞;2)通过小手电筒观察后发现肿得厉害的,应去医院开一些局部喷剂,帮助孩子缓解鼻塞;3)鼻粘膜肿胀不很严重的孩子,吸入一定的水分可以利于鼻腔内分泌物排出,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比如: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医用雾化吸入器将生理盐水制造成雾化气体,或选购合适的家庭雾化吸入器,这是最安全便捷的方法。

用温湿毛巾敷鼻,同样易于排出鼻腔分泌物。

为什么不应该经常给宝宝清理鼻腔?

图片 | 来自网络,侵删

三、鼻出血

1. 鼻出血的原因

1.)孩子鼻粘膜比较脆弱,受到过多刺激导致(家长过度清理鼻腔、孩子经常擤鼻子)

2)空气过于干燥容易引发鼻出血(秋冬季节是孩子鼻出血的高发季节)

PS:一旦孩子鼻粘膜破损,它痊愈起来会很慢。因为呼吸是不会停顿的,这使得鼻粘膜总会被干燥的空气、细菌等等刺激,这样一来鼻子就会不舒服,孩子经常揉鼻子,又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容易导致破口刚刚愈合,又破溃开,反复鼻出血。

2. 鼻出血的正确止血方法

低头,用手指按住流血侧的鼻翼,向鼻中线方向的斜上方推挤,并压迫10-15分钟,这样可获得有效的止血效果。流血止住后2-3天内,不要刺激出血的鼻腔。

并且止血后建议在鼻腔内用棉签轻柔地涂上橄榄油,每天早、晚各一次。鼻腔内导致出血的破口就像被贴上一块创可贴,可以与外界空气隔绝,更快痊愈。

PS:流鼻血时仰头没有任何辅助止血的作用。将头仰起来时,血会留在咽部,看上去似乎出血减轻,但实际容易发生呛咳,血液积存过多甚至可能引起窒息,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如果孩子频繁出现流鼻血的现象,要带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鼻部检查。

为什么不应该经常给宝宝清理鼻腔?

图片 | 来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