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艾滋病⑦我们是否接近治愈艾滋病?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名叫布朗的美国艾滋病患者奇迹般治愈的故事,据说他恢复得很好,再也不用吃药了,他成为世界上首例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难道艾滋病已经被医学攻克,难道我们已经可以治愈艾滋病了吗?

实际上,从目前的医学技术来讲,艾滋病的根治还是一个难题。布朗的艾滋病之所以治好,是因为他在患艾滋病之后又患上了白血病,他的主治医生给他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疗白血病,没有想到给布朗捐献骨髓的人的骨髓中有一种能天然抵御艾滋病病毒的变异基因,这是不可思议的巧合。所以从医学上来讲,这个案例目前是没有办法复制的,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布朗是第一例也是唯一一例艾滋病被治愈的案例。

想治愈艾滋病为啥这么难?

原因是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之后便会“藏起来”,在人体内形成一个病毒存储库。比如潜伏在我们的大脑、骨髓细胞、睾丸、肠道淋巴结细胞里等等,而我们现在临床当中应用的抗病毒药物都很难清除储存库中的病毒。

但作为艾滋病患者,也不要因为自己得的这个病尚不能治愈而消极懈怠。虽然目前的医学水平尚不能根治艾滋病,但让艾滋病患者控制好自己的病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要做好良好的控制病情,坚持科学服药是最关键的一点。

听说艾滋病喜欢低调潜伏怎么才能知道得没得?

被艾滋病毒感染,在最初的时候,也就是艾滋病的急性期,确实没有什么特异性症状,经过5-10年的的无症状“潜伏期”进入艾滋病期,才会出现症状。但等到有了症状通常就已经不是早期了。早一点发现并积极处理,病情通常会控制得更好一些。

艾滋病要想早发现,主要在于人们要有主动检测意识。检测是知晓艾滋病毒感染状况的唯一途径。对于有高危性行为史,包括仅发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异性性行为或男性同性性行为的人,以及有过吸毒史的人群,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准备结婚的伴侣、孕妇,感染了艾滋病目前所生的宝宝等,进行主动的艾滋病筛查尤为重要。

目前国际上抗病毒治疗指南主张发现就治疗,我国2016年发布的新的抗病毒治疗指南主旨就是早发现,早治疗。

好处一:有利于免疫功能恢复。有研究表明,如果开始抗病毒治疗较晚,CD4很低,即便把病毒载量控制了,十几年后,CD4涨到500的可能性就只有40%左右。如果很早开始抗病毒治疗,那CD4的复常率会明显改善。

好处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如果很早开始抗病毒治疗,患者CD4水平高,身体状况比较好,其发生药物相关毒副作用的概率就会下降,对抗病毒治疗的接收能力会增加,同时也会提高服药者的依从性。

好处三:减少并发症及机会性感染。从感染艾滋病毒开始,人体免疫系统就被持续破坏,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的疾病,这就是我们说的机会性感染。早治疗可以使免疫系统维持在一定水平,大幅减少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好处四:延缓疾病进展,延长生命。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尽早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HIV感染者的死亡率。如果在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并使CD4淋巴细胞计数维持在500以上,感染者的寿命可以与正常人类似。

好处五:减少非AIDS指征性疾病的发生。感染HIV病毒可能会造成身体多个系统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包括心脏、肝脏、肾脏等身体多个器官的损伤,还会使一些肿瘤的发生概率有所增加。如果很早控制病毒载量,会降低艾滋性非指征性疾病的发病概率。

好处六:减少HIV传播风险。HIV的传播效率与病毒载量的高低明显相关,早治疗将有效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极大程度地降低病毒的传染性,可以有效保护家人和朋友,从而也能与健康人一样,自由地融入社会、融入家庭。

牢记以下三点,降低HIV感染率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男性同性性接触者(MSM)、女性性工作者、多性伴者、吸毒者等来说,要想远离艾滋病,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感染者早期开始抗病毒治疗,其病毒载量将至检测限以下,那么其传播概率将大大降低。欧洲的非职业暴露指南认为,如果是无保护性交,但是阳性方的病载到检测限以下,那么阴性方可以不做暴露后预防,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抗病毒治疗对HIV传播风险的影响。

二是了解艾滋,规范行为。让大家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感染风险,疾病危害,认识到远离艾滋病的前提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是正确使用安全套。正确使用安全套是目前预防艾滋病性病最有效手段之一。我们的邻国泰国在性工作者中推广安全套的使用,这一措施降低了HIV的传播感染率。(衡阳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